发布时间:2019-04-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桥梁与隧道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经济与管理]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民商法学 、经济]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社会学]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分析化学]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应用化学]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矿物学、岩石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科技大学排名]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群]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桥梁与隧道工程正文


  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交通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行作用,在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建设中,为跨越江河、深谷和海峡或穿越山岭和水底都需要建造各种桥梁和隧道等结构构造物。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是集设计、施工与工程管理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工程学科,旨在培养与工程建设领域相关的各种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该学科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中基础工程建设,涉及工民建、交通、水利、矿山、铁道及空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该学科除了与结构工程学科有许多共同的基础理论外,在水文、地质、荷载作用、结构体系和基础工程方面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点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为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制定目标如下: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具有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献身精神;
  2. 在坚实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之上,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掌握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结构分析方法及桥梁与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学习和掌握结构分析方法、数值计算方法等并熟练用于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分析;学习和掌握桥梁施工控制理论和方法;掌握和运用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的监测监控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同时应具有相邻学科和人文学科较广的知识面。
  3. 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理论、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从事桥梁与隧道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研究方向
  (一) 桥梁结构工程与抗震分析
  以物理和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为基础,传统桥梁和新型桥梁结构(如连续梁桥、刚构桥、斜拉桥和组合梁桥等)的受力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
  通过桥梁在车辆、地震、风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动力可靠性及损伤、失效机理、寿命评估及可靠性设计方法。
  (二) 桥隧检测、加固技术与可靠性分析
  桥梁及隧道施工信息监测、分析与反馈理论、技术和应用,包括各类桥梁及隧道健康检测方法、加固技术、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结构可靠性实用设计的原理及方法等。桥梁及隧道运营过程中的可靠性诊断与维护技术理论。
  (三) 桥隧工程仿真分析
  掌握桥梁隧道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结构尺寸拟定、荷载确定、结构内力分析以及钢筋配置等;运用混凝土理论、钢结构理论、现代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桥梁及隧道施工方法、工艺措施等。
  掌握计算机仿真数值模拟分析原理与方法,模拟桥隧施工方法、施工过程、移动荷载、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支座沉降、温度变化等桥梁隧道结构分析特定问题
  (四) 隧道设计理论与优化运用结构力学、混凝土理论、现代岩土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地层处理、开挖、支护及衬砌的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复杂情况下隧道及地下结构分析原理,运用现代非线性分析、优化设计等方法,研究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及其评估方法、硐室开挖后的力学动态、支护结构的力学效应及其特征、隧道支护体系的设计及优化原则和方法等内容。
  (五) 隧道施工新技术及信息化
  掌握隧道主要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期间的力学动态与行为;掌握隧道施工新方法和新技术,包括盾构隧道的受力特征及主要的设计分析方法、盾构隧道结构形式及最新发展趋势等,并能够对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复杂隧道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
  研究控制隧道工程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理论体系,隧道防灾控制工程规划与设计理论框架等。运用工程测量、力学、计算机、管理等专业及基础知识,研究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信息化方法,包括信息监测、分析与反馈理论、技术和应用等。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keji/paiming_19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