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北京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传播学]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介绍:法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介绍:软件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介绍:建筑与艺术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交通大学排名]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群]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正文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专业代码:081704,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化学工程(专业代码:081701,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工学)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理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在应用电化学、有机发光光致材料、信息显示及储能、无机材料等研究领域都处于国内前列。获省部级奖10余项,科研成果显著。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承担着国家、省部委攻关项目和企业立项的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充足,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和环境优良。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新能源系统与材料

  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关键材料的研制;燃料电池结构改进、电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电池结构优化设计、功能与性能评价;相关结构、性能、机理和应用技术研究。

  2.应用电化学

  新型高能电池的应用研究;电化学合成与加工;电化学保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表面的化学改性以及相关作用机理研究;电化学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3.精细化学品化学

  各种精细化学品合成、性能、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催化剂、石油化学品、表面活性剂、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工艺与工程技术研究;乳化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微环境对化学反应及物理化学过程的影响。

  4.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吸波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介孔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有机、无机光致和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发光、导电、液晶及特种光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相关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功能材料的开发应用;有机--无机表面包覆改性技术以及应用研究。

  (二).化学工程

  化学工业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业领域,而化学工程是将化学实验室研究成果实现工业化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担负着设计、放大、强化、推广的职责。本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应用电化学、新型功能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研究,获省部级奖10余项,科研成果显著。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承担着国家、省部委攻关项目和企业立项的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充足,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和环境优良。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应用电化学

  新型高能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的应用研究;电化学合成与加工;电化学保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表面的化学改性以及相关作用机理研究;电化学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2.精细化学品

  各种精细化学品合成、性能、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催化剂、石油化学品、表面活性剂、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工艺与工程技术研究;乳化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微环境对化学反应及物理化学过程的影响。

  3.功能材料与应用

  吸波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介孔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有机、无机光致和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发光、导电、液晶及特种光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相关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防腐、耐磨、陶瓷材料及复合功能材料的开发应用;有机--无机表面包覆改性技术以及应用研究。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第一学年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应修最低学分为28学分。学位课17学分(公共课5学分,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少于8学分),非学位课11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任选课8学分(专业选修不少于4分))。补修课程(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由导师指定补修若干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当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较多时,各学科可指定若干门主干课程集中开设。)

  课程学时与学分,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公共外语课每学分对应30学时,公共政治类课每学分对应18学时。课程教学一学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75学年时间内完成。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jiaotongdaxue/paiming_18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