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硕士点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硕士点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安徽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 [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硕士点简介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98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1999年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安徽省首批博士后岗位学科,学科建设经费达700余万元。学科为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新安医学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主干,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2008年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团队被遴选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中医基础理论被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先后承担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30余部,为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主编与副主编单位,国家级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专论》副主编单位,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优秀图书一等奖各1项、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3项,获国家三类新药批号1项、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转让1项,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
学科在探索中医基础理论认识规律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在继承名老中医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实验技术与方法研究中医理论,主要围绕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及其应用、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体质学说、内经研究等方向开展一系列研究。首创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首次系统提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提出“肾精-脑髓”相关理论,采用中医治法、病证和方药的不同角度互补研究,不同治法比较研究,首次开展了益气活血法、补肾生髓法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缺氧诱导模型增殖分化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与调控影响的研究,查新表明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对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提出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是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法,鉴于化湿法在中医临床中特色地位,开展化湿法研究。在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中,着重对中医藏象学说进行深入探索挖掘,并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藏象本质、内在规律及将其指导临床应用,同时注意挖掘新安医家对藏象学说的阐发和创新。运用文献学、临床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医体质理论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学科重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源流中探讨理论实质,同时注重中医传统文化发掘与研究,使中医学理论有一个坚实人文基础,以利于引导其正确发展。
学位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学科拥有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安徽中医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两人破格晋升教授。目前学科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已经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研究;3.中医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4.《内经》养生学说研究;5.新安医学学术经验研究;6.中医体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科1986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是我校较早获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学科)、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之一。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08年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课程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课程,2006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现已培养出50余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及学术专著20余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中华中医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2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6项,科研经费30余万元。上个世纪80年代,与解放军105医院合作研制成功慢性胃炎新药:“益胃舒”、“养胃舒”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医药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
本学科积极探索中医诊察和辨证规律,在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中医证候学研究及舌诊、脉诊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在病证相关性及证候是指研究方面,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及慢性肾病综合征等为切入点,通过制造证候动物模型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的揭示相关疾病的证候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的演变规律,探索中医证候本质科学内涵。在四诊客观化及规范化研究方面,对舌象、脉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进行研究,探讨中医舌诊、脉诊等特色诊法在现代疾病诊断中临床意义及客观化和规范化。在病证辨治规律研究方面,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和特色,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文献整理及新安医家的相关诊疗特色的总结,探索相关疾病的诊治规律,指导临床的辨证治疗。针对中医护理的特点,以辨证施护及其规律研究为切入点,应用中医基本理论研究中医护理机制。
学科还拥有安徽省优秀教师1名、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已经形成了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1.四诊及其客观化的研究;2.证候实质及辨证微观化的研究;3.证候规范化的研究;4.常见病的辨证规律的研究;5.虚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6.中医护理辨证施护与规律研究;7.新安医家诊断方法及其学术思想研究。
方剂学
方剂学科是中医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现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方剂学》课程2007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学科目前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学科围绕方剂的文献与组方理论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方剂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客观化研究、方剂的疗效机制及新药研究等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自然科学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3项,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学科先后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方剂学》、《中医英语》、《医学英语》等国家级规划、统编教材及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已培养出具有坚实的方剂基础理论、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临床诊疗技能的硕士研究生近40名,分布在省内外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岗位,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
主要研究方向:1.方剂的文献与组方理论研究;2.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3.方剂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客观化研究;4.方剂的方效机制及新药研究。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学位点是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学家,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博士学位7人。几十年来,学科组辛勤耕耘,代代相传,取得了丰硕成果,确立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核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及其具体运用,“立足临床,继承创新”为培养硕士生的指导思想。
本学科在安徽省和国内都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内,共发表论文264篇,获省部级奖4项,出版《伤寒论通俗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讲义》、《中医外感病学》及《金匮要略临床新解》等专著70余部。目前承担各科研项目共21项,科研经费达122万。
主要研究方向:1.仲景学术发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温病理法方药及临床应用研究;3.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机理研究;4.经方的本草学研究。
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硕士学位点于1986年建立,由中医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医古文等学科综合组成。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博士学位4人。曾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完成和在研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承担教育部重大人文课题一项,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两项,参与国家973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5本,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近代医学史研究;2、中医文献整理研究;3、中医古籍语言文字研究;4、新安医学研究(历史、文献、流派)研究。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ahzyydx/yjsy_25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