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系简介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师资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师资队伍]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重庆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重庆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重庆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理工大学排名] [重庆理工大学考研群]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系简介正文

考古文博系
2019年03月13日 17:31 点击:[ 749]

重庆师范大学1954年建校时即设历史专业;1989年与重庆市文化局合作创办第一届文博专业证书班,以后又陆续办理多期专科、专升本成人教育学历班;1991年考古学专业建立;1999—2001年与北京大学合办“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班”;2001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为止本学科已经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数百名本科生。在201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本学科获得综合排名第13名,名列全国师范大学第一;其中核心指标“科学研究”指标位列全国第五,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及历史文化研究有影响的重要学科。
本系立足重庆,结合学科发展和国家与地方重大需求,围绕长江中上游区域及三峡考古与历史文化进行前沿重大问题研究,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注重科技考古,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凝练了以长江中上游为主要研究区域的四个特色研究方向:1、科技考古;2、先秦考古;3、专门考古【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4、汉唐考古。在科技考古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采用三维显微技术手段的动物微痕考古,并系统研究了三峡地区古人类化石遗址。先秦考古方向,对中原与古代周边地区关系,黄河、长江流域礼制,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进行了探讨,部分成果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在长江中上游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向,产生大批原创性及前沿性成果,对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本学科有专职教师19名,其中教授12人,高级职称占84%;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人员11名,占专任教师比例58%;55%为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85%研究人员具有出国留学以及国内访学的经历。
科研成果多,水平高。近10年来,学科成员在《科学通报》《考古学报》《考古》《历史研究》等高级别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考古学报》《考古》发表论文17篇),在CSSCI等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一般刊物250余篇,学术著作2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等项目60余项,先后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9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
平台设备先进、支撑有力。本学科拥有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实习中发挥中重要作用;本学科拥有重庆市人文重点基地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其中考古实验中心先后获得中央财政部等1500万的资金资助,拥有文物保护技术、动物考古、微痕考古等多个重要实验室。该实验中心已逐步成为西部高校规模大、设施先进的实验机构之一。本学科与日本东北学院大学文学部共同建立了实体性的研究所“长江清江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共同建立实体性考古研究中心“中俄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系我国第一个与俄罗斯共同建立的考古学科研究所。本学科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资料室,藏书2万余册,拥有“中国期刊网”“中国基本古籍库”等丰富的电子资源。
本学科已经成为西南地区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及展示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文博单位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目前,重庆市70%考古、文博技术人员,50%考古、文物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均出自本学科培养的各层次学生。多名硕士生进入中国社会院考古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院校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学科的第一志愿填报率不断升高。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zhongqing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33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