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院系介绍,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浙江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浙江大学考研难吗】【2021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是一所以“高起点、强辐射、可持续、国际化”为发展理念的学科型、研究型学院。2012年6月,浙江大学与舟山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校址位于舟山惠民桥地块,横跨定海区和临城新区,校区占地58公顷,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南端距海260米,勾连摘箬山岛,交通便利,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校园经济,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与舟山市形成良好的政产学研及文化互动。
    学院现设有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建有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等5个研究所,筹建海洋化学与环境、海岛海岸、船舶与海洋结构、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4个研究所,在建有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装备试验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并建设浙江大学外海实试基地与科技示范岛(摘箬山岛)。同时,海洋学院在舟山设有市校共管共建的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学院拥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工程硕士专业2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780名(本科生373名,研究生384名,留学生23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264名,其中专任教师121人(正高41人,副高32人),专职党政管理人员33人,博士后20人,舟山海洋研究中心43人,有海洋二所兼任教师34人。国家千人4名、国家杰青1名,国家外专千人1名、高端外专3名、国家青年千人2名、浙江省特级专家1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3名,外籍教师10名以上。学院专任教师中海外博士学位占48%,具有超过2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的教师占59%,其中不乏获得哈佛、MIT、东京大学等名校的博士。
学院着力推进科研能力与平台建设,打造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教学实习船、学院专用码头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试基地,大力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工程(地方联合)实验室,将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作为涉海学科发展的大平台,积极发挥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服务地方的功能,整合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需求。
    经过2年多的建设,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已于2015年6月28日通过综合验收。以7月15日为搬迁起点,海洋学院分批完成了实验设施、内设机构、海洋工程学系、海洋科学系的搬迁工作。9月9日,浙大海洋学院正式入驻舟山校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正式启动。下一步,全体海洋人将扎根海岛,拥抱舟山,开创浙江大学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纪元。依托舟山海洋区位优势和浙大多学科综合优势,市校将合力把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海洋人才高地,并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海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1人(在库人员),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9人、副高级职称人员2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机关党政管理人员25人。教师中有国家“”3人、国家“青年千人”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浙江大学讲座教授3人、求是特聘教授1人、青年求是学者19人、浙江省“”6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一、二、三层次培养人员8人、双聘两院院士2人。专任教师中包括海外博士在内,有52%以上为海外引进。
海洋学院现下设9个研究所,拥有“一院一岛二中心”:海洋研究院(筹)、摘箬山科技示范岛、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已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筹)1个,以及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能力建设平台,共建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科研特色
1、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设计研发高响应、大载荷海洋工程吊放装备、高灵敏度升沉补偿吊放装备和恒张力ROV甲板吊机等系统。同时开发与现代化造船工艺相适应的船舶自动化组装集成装备。
2、海洋地质、热液、油气等勘测
研究海底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及其对大洋成矿作用,深海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与成矿条件。海底热液、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海洋极端环境的探测与采样技术开发与应用。
3、船舶先进制造技术
“无余量”船舶设计与建造技术,包括船舶装配、舾装等。自主开发设计了船舶舾装装配工艺的自动生成系统,实现舾装预舾装的3D动态演示。
4、海洋立体观测技术
以海底观测网与海底移动观测为核心的海洋立体观测技术,为探索海洋提供全新平台。浙江大学摘箬山岛试验研究观测网(ZJU-ZR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bservatory, Z2ERO)将于2013年完成,届时将成为国内首个集成海底高压供电、实时数据获取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完整海底观测网络。研究海底观测网络的标准化技术,为我国即将大规模建设多个大型海底观测网络提供技术和依据。
5、近海及海洋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对海洋动力环境的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尤其是对我国近海的关键海洋动力环境(如潮汐潮流、环流、物质输运等)进行数值模拟。
6、河口海岸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
采用数值模拟、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手段,研究河口海岸潮流泥沙运动、海床演变基本规律和近岸波浪运动及其输沙,预测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岸动力环境变化和泥沙冲淤,分析工程海域的海床稳定性,为河口海岸区港口码头、深水航道、围海造地、跨海桥梁、海底管线、海岸防护、海洋防灾减灾、近海养殖等工程建设的规划、可研、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7、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耦合及其环境的响应与反馈
海洋生源要素循环与环境变迁,人类活动、自然现象与海洋酸化、海洋碳循环和氮循环,自然流和人工上升流中的营养盐与生态系统以及环境的响应与反馈。
8、海洋装备的防腐/防污涂料
海洋结构物的腐蚀机理与防腐。金属结构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过程,失效机制,以及海洋生物、微生物介入金属腐蚀过程的生物化学机制,研究开发防生物侵蚀、防化学侵蚀的复合涂料。
9、具有抗HIV潜伏、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
运用现代分析和生物学技术,从海洋动物或植物的共附生微生物、海底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中发现具有抗HIV潜伏、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重点研究南麂列岛来源的生物资源。
国际交流编辑
为实现海洋学院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学科,海洋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学科与科研的合作,使学生既能享受到浙大综合性大学优质师资,又能享受海洋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专业特色培养,以“三引进”(引进国外课程体系、引进核心课程及教科书、引进优秀外国教师)为国际化办学的主要手段,积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大力做好国外优质师资的引进工作,逐步推进全英文教学。

师资力量:
海洋科学系
海洋地质与资源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叶 瑛 陈望平 楼章华 夏枚生 王英民  李春峰

副教授(副研究员)
金爱民 朱 蓉 陈雪刚

讲师(助研)
纪晓声 张平萍 何小波

博士后
 张世瑕 潘发斌
 
海洋生物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王 岩 马忠俊 张治针 刘建华

副教授(副研究员)
徐金钟 章春芳 林 璐 佟蒙蒙 王品美 

讲师(助研)
许莲花 邸雅楠 郑道琼   丁婉婧 沈立

博士后
 何耀东 颜世伦
 
物理海洋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黄大吉(兼)宋金宝 贺治国  Weiming Wu(省短期千人)

副教授(副研究员)
Thomas peahtz 张继才 李 爽 林颖典   胡 鹏

讲师(助研)
宋 丹  何昊哲 游景皓 潘军廷 袁野平 贺双颜    樊伟

讲座教授
 刘安国  李晓峰
 
海洋化学与环境研究所(筹)
 
教授(研究员)
陈建芳 (兼)  张朝晖  吴 斌

副教授(副研究员)
郑 豪 罗佩珊 

讲师(助研)
潘依雯 刘淑霞 范佳佳 江宗培

讲座教授
陈镇东
 
海岛海岸研究所(筹)
  
教授(研究员)
吴嘉平 齐家国 George Christakos 乐成峰

副教授(副研究员)
杨续超 朱渭宁   肖 溪

讲师(助研)
万海波  荆长伟 叶观琼 屠奇超

博士后
张 焕 杨 程 吴春勇
 
海洋工程学系
海洋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陈 鹰     

副教授(副研究员)
张大海 樊 炜 陈家旺 黄豪彩 
讲师(助研)
宋 宏 黄 慧  孙丹

博士后
陈 刚 詹舒悦 管 珣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
孙志林  孙红月

副教授(副研究员)
姚炎明 邱建立 赵西增    高洋洋    沈佳轶   梁旭 

讲师(助研)
夏乐章 李 莉 李 薇 刘小为 刘维杰 何 方 邓争志   于洋

博士后
许 丹  王杭州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究所(筹)
教授(研究员)
冷建兴 郭真祥

副教授(副研究员)
万占鸿 焦 磊 王 诚

讲师(助研)
葛 晗 魏 艳 陈振纬

博士后
刘 硕
 
海洋传感与网络研究所(筹)
教授(研究员
徐 文 韩 军 徐志伟

副教授(副研究员)
瞿逢重 孙贵青 徐 敬  黄善和   宋春毅 王华萍  

讲师(助研)
吴叶舟 马东方

博士后
刘祖斌         

海洋机器人研究所(计划)
教授(研究员)
 朱世强
 
副教授(副研究员)
冀大雄  陈正

讲师
宋伟   

  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系
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副教授(副研究员)
阮 啸

讲师
冯雪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