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简介]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扬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扬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扬州大学考研难吗]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 [扬州大学排名] [扬州大学考研群] [扬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正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
发布日期:2019-08-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电气、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按照应用需要进行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和利用等相关领域,培养具有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电气装备的设计制造、电气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如下5个方面:
1.掌握电气、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
       2.具有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具有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电气装备的设计制造、电气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
       4.熟悉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5.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特色
积极加强应用型与研究型课程模块之间的合理整合和协调,使各模块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立体交叉性和关联性;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一方面保持稳定与规范、注重一贯性,另一方面又讲究灵活性与机动性,以适应社会需求,保证就业率,跟进专业的发展动态。坚持应用型、技术型培养为导向,积极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以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电网为服务对象,服务江苏的中小电气相关企业,逐渐辐射至全江苏乃至全国的企业”。以电力设备智能化、高性能伺服电机系统开发与设计、功率变换装置设计与创新、新能源开发应用等训练,采用从科技创新项目、到课程设计项目、到毕业设计项目等实践内容和实践过程管理一体化的模式,培养满足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的基础厚、知识面广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预期工作5年左右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所在单位技术骨干,或自主创业初有成就。具体如下:911111.docx
1.能够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能够跟踪现代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从事电气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工程管理能力,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发挥有效作用。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自我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培养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等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综合运用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电气类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气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学制、学位、毕业最低学分
四年、工学学士学位、189学分
六、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Ⅰ、线性代数Ⅱ、大学物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Ⅰ、电气学科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供配电工程、电气工程CAD
七、学位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供配电工程、电气工程CAD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y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1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