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简介]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简介]

扬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扬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扬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扬州大学考研难吗]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 [扬州大学排名] [扬州大学考研群] [扬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简介正文

扬州大学化学学科是扬州大学发展较早、水平较高的学科之一,现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江苏省优势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本学科秉承张謇先生倡导的“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的办学思想,历代化学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本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60年,学科自行研制的5套仪器得到全国表彰,原化学系吴骥陶主任由此出席了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大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由本学科团队研制的“标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公式”为国际副基准,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导电高聚物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分别在导电高聚物二次电池和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该学科的二级学科物理化学学科、分析化学学科分别于1993年、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3、2006年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化学学科于2001年获得江苏省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化学学科于2007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1年和2014年分别获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一期、二期建设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发展成为目标与定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科方向稳定、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学科。
  学科定位与目标:充分利用扬州大学学科门类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本学科与材料、生物医学、食品、环境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立足学科前沿,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打造一支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在胶体与界面化学、电化学与传感器、绿色合成与超分子化学、功能材料化学、环境化学与材料、食品化学与安全等学科方向不断攻克学术前沿难题,获得对学术研究和行业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批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社会适应性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化学专门人才;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重大影响、特色鲜明、对地方经济建设有重大贡献的学科。
  学科优势:扬州大学化学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科研创新和为社会服务能力强。主要表现在:(1)本学科ESI全球排名不断前移,现为0.58%,;(2)建设了高水平的化学人才培养平台: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次,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专业2个;(3)科研水平高:平均每年新增国家级项目近20项,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近200篇,平均每年获得授权专利30多项。(4)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力强: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孵化基地,与行业、企业开展各类合作、技术转让、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学科特色:本学科既注重化学学科各方向之间的融合,也注重化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如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医药、食品科学及环境科学等的交叉,以化学学科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解决相关学科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与协同发展,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使本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最新排名全球前1%(0.66%),材料科学学科达到ESI前1%的接近度为0.94;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本学科为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增加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掌握某特定化学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博士生培养具有某特定化学学科方向的研究技能(包括理论体系、合成技术、性质与性能表征和专门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科学研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与化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或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拔尖人才。硕士生培养具有某特定化学学科方向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强实验动手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产品研发能力的高层次化学专门人才。
  学科方向设置:扬州大学化学学科现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除学科目录内的五个二级学科方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外,还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交叉自设了环境化学、食品化学、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三个二级学科方向。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胶体与界面化学、电化学与传感器、绿色合成与超分子化学、功能材料化学、环境化学与材料、食品化学与安全等六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国内外影响:本学科在国际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内有地位、省内有优势。本学科是ESI全球排名前1%(0.58%)、江苏省优势学科;本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显著,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全国化学学科中享有美誉;本学科中的胶体与界面化学学科方向已成为我国该学科方向四个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扬州大学是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y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1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