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科技大学转发四川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 [西南科技大学考点2022年研招考试(初试)考前公告] [西南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西南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网上报名须知]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西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科技大学保研夏令营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0702物理学

一、培养目标
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高度社会责任感、强烈创新精神、精深专业素养和开阔国际视野。
具备物理科学研究基础,掌握固体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高等量子力学等核心学位课程,并在光电子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激光核聚变靶物理基础、核辐射物理等某一方向课程上具有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熟练掌握物理学类软、硬件开发工具,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与材料学、核科学与技术、晶体学、信息科学、微波技术、光学工程等学科相交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成为品行优良,身心健康,数理基础宽厚,方向明确,视野宽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光学
主要开展非线性光学、微波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的理论、实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在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与基础应用的研究,重点对强激光与光学玻璃、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等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对强激光诱导光学材料损伤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强激光辐照材料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及诊断技术等进行研究。在应用上,利用飞秒激光和微电子技术,制备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光波导无源器件等光电子器件。围绕新一代高功率微波源的研制工作,利用等离子体动力学和电磁场理论,研究等离子体加载高功率微波器件中束波和等离子体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分析高功率微波源的技术指标和电磁特性。
2. 凝聚态物理
主要在凝聚态结构与物理性质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着重研究凝聚态材料的成分、结构、形貌及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并开展各种晶态、非晶态和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可控改造性及关键应用技术。
3. 理论物理
主要在功能材料与微纳结构特性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以X射线晶体学、电子晶体学、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为检测手段,研究和计算功能材料的微纳结构与力学、电学、光学、磁学等物理性质及其在微纳尺度特有的量子特性,研究微纳结构功能材料与特殊光场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机理。研究晶体结构、微纳结构的量子特性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功能材料性质的调控。
4.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主要在核聚变物理与材料和核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两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在核聚变物理与材料方向重点开展惯性约束聚变靶物理与靶材料相关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及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过程,包括激光传播与吸收及激光-靶能量耦合过程、电子热传导、等离子体数值模拟,此外还涉及X光输运、直接和间接驱动内爆动力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快点火物理基础等方面。
在核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方向主要研究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开展核辐射探测原理与方法的研究。结合核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与成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研制开发具有高探测效率、高能量分辨率、高位置分辨率、快响应时间的辐射探测器,包括带电粒子探测器,γ探测器,中子探测器等。研究不同类型探测器件的整合技术,研究核辐射探测器的宽量程、智能化运行技术。开展核测控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环境地球化学示踪、环境核辐射监测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一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经批准休学创新创业的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对于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本人申请,全面考核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2年。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见附表)
每16学时计1学分;完成学业至少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硕士生导师负责指导硕士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允许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选择1~2门课程作为本学科的选修课;对于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生,要求自行补修物理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3门,但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硕士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硕士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入学教育:内容包括物理学学科前沿、专业方向现状、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等,硕士生全程参加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小论文和考勤等形式考核。合格者(60分及以上)获得0.5学分。
2.社会实践:内容包括三助一辅,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每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助研+X”,助研工作主要由导师或导师组负责实施,X是指在助教、助管和辅导员中任选一项来完成,主要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统一组织实施,若助研和所选X均合格(百分制为60分以上者)后,将材料报学院检查备案,获得0.5学分。
3.学术活动:为了提高硕士生学术交流能力,拓宽硕士生的知识面,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其中校内9场,校外1场,其中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的物理学领域学术会议),并作1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每次参加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与参加学术活动证明材料一起交导师考核认定。要求至少有8次参与学术报告合格认定和1次作学术报告合格认定(具体见《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关于物理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办法执行)。达到学术活动要求后,将材料汇总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1学分。
4.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30篇以上,而且近三年文献不少于10篇,写出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上不少于1000字的英文详细摘要;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物理学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通过后,将材料报所在学院检查备案,获得1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并经导师同意后,在第三学期结束或第四学期初向物理学科归口建设的学院提出开题报告申请,并同时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学院组织导师组在进行公开开题答辩和集体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后期工作。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学术不端检测前止)。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对涉密硕士生论文应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和内部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在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接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
(2)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由物理学学科3位副高职称及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检查备案。
(4)开题报告未通过者,3个月内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列入下次硕士生开题范围或建议退学。
(5)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硕士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中期检查
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开始论文工作半年以后),学院组织检查小组(3~5 名副高职称及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物理学学术、科研、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检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专利专著、获奖成果、成果转化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未通过者,限期整改,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中期检查,或另行选题,重新开题。
4.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5.预答辩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定稿之后、正式答辩之前3个月应进行一次预答辩。预答辩须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3位副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通过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通过预答辩者,完善论文后准予进入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环节。未通过者,限期整改,1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预答辩。两次预答辩不过者,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6.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非涉密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涉密论文由导师把关,防止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1)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2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30%的可安排论文送审。
(2)20%<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30%<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按时间要求进行复检,复检如达到送审要求可安排论文送审;复检后如果仍未达到送审要求,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要求继续修改,6个月以后根据学院安排重新进行预答辩。
(3)总体文字重合百分比>50%或章节最高文字重合百分比>70%的,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7.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由2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校外专家不少于1名)。学位论文评阅采取通讯评议方式进行,论文最迟在答辩前2个月送达论文评阅人。
论文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者,可以进入后续环节;如有1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则再增聘1位评阅人进行评阅,最终评阅结果如有2位评阅人持否定意见,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继续完善论文。
评阅意见是同意修改后答辩的,应与导师讨论评阅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确定修改内容,完成论文修改,并填写《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回复及修改说明》,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可申请答辩,如未通过检测,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8.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校外专家不少于1名),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前应进行公告。
答辩委员会意见是修改后通过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答辩委员会所提意见与导师讨论,按要求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核,如检测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答辩委员会审核通过,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审核未通过,取消当次学位申请资格。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后进行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通过后再次答辩;检测未通过或再次答辩不过者,应报学校批准终止其硕士学业。
七、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1. 毕业要求
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
申请学位者须获得毕业资格,在校期间无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75分(含75分)以上,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及科研成果要求,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因未满足学位标准规定的外语或科研成果要求而未获得硕士学位申请资格者,若在其毕业后两年内达到要求,可再申请硕士学位。


附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学位课 公共课 11116709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考试  
1111670998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6       考试 2选1
1111670997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考试
1131670996 硕士生英语一 2 32       考试  
1131670995 硕士生英语二 2 32       考试  
专业课 1081670001 数学物理方法 2.5 40       考试  
1081670002 固体物理 2.5 40       考试  
1081670003 高等量子力学 3 48       考试  
非学位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2101680993 研究生创新创业指导 1 16       考查  
2101680992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 16       考查  
1141670994 公共体育 1 16     考查  
专业选修课 1081680001 光电子学 2 32       考试 方向1必选
3031680977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2 32       考试 方向2和3必选
1001680001 激光核聚变靶物理基础 2 32       考查 方向4二选一
1001680002 核辐射物理 2 32       考试
1081680002 非线性光学 2 32       考查 ≥6学分
1081680003 凝聚态物理导论 2.5 40       考试
1081680004 激光物理与技术 2 32       考试
1081680005 晶体对称群 2 32       考试
1081680006 工程电磁学 2 32       考查
1081680007 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工程 2 32       考试
1081680008 X射线晶体学 2 32       考试
1081680009 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 2 32       考查
100168000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2 32       考查
1001680004 新能源材料 2 32       考查
1001680005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 2 32       考查
1001680006 核探测技术 2 32       考查
1001680007 核聚变物理 2 32       考查
必修环节 1081690001 入学教育 0.5         考试  
1081690002 社会实践 0.5       考查  
1081690003 学术活动 1       考查  
108169000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考查  
 

 
 

添加西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南科技大学排名、西南科技大学保研、西南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34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