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南大学民族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介绍]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正文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该方向主要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等问题,为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特定区域内部要素利用、外部环境塑造、区域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运行机理;以经济学理论为支撑、计量经济学方法为手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与指标体系,为区域经济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以制度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治理与政府干预、为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张应良教授
(博导)
余世勇副教授
周洪文副教授
 
2 区域发展战略与管理 该方向主要以古典区位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等理论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从特定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出发,研究区域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区域发展与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管理等内容。 王志章教授
(博导)
周黎明副教授
黄林秀副教授
3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该方向主要以分工理论、贸易理论为基础,研究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运行机制与内在规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要素流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区际分工与区域贸易,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产出与要素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等内容。 王  炯副教授
苗建青副教授
朱玉碧副教授
李玉梅副教授
4 区域创新与协调发展 该方向主要以制度创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研究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与规划布局,区域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区域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西部开发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等内容。 向东梅副教授
王晓东副教授
刘新智副教授
5 城市与旅游经济 该方向主要以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集中研究城市旅游经济理论、城市旅游形象和定位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等内容。 杨晓霞教授
涂建军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本专业培育具有改革开放意识,严谨求实,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区域经济学专门人才。
(2)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运用外语进行研究和专业角力,并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研究工作。
(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区域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区域经济政策和计划的决策与执行能力、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4)毕业后能承担政府、区域经济组织的中高层次的区域经济的管理、咨询与策划,以及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5学分。
其中:    必修: 20 学分,其他必修环节4学分;选修:不低于 11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20202001 高级计量经济学 1 54 3 高远东、杨丹 考试  
11020202002 高级微观经济学 1 54 3 温涛、高远东 考试  
专业课 11020202003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模块课)
读书报告
文献综述
张应良
11020202004 区域经济学理论 2 54 2 张应良 考试  
11020202005 发展经济学理论 1 54 2 祝志勇 考试  
11020202021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3 54 2 王定祥 考试  


11020202008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 3 36 2 段豫川 考查  
11020204050 高级宏观经济学 1 54 2 谢家智、李海明 考查  
11120301004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1 54 2 余世勇 考查  
11020202006 制度经济学理论 3 36 2 张应良 考查  
11020205052 产业组织理论 2 54 2 王 钊、邓宗兵 考查  
11020202012 经济地理学 2 36 2 苗建青 考查  
11020202013 城市经济学 2 36 2 王志章 考查  
11020202014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3 36 2 赖亚兰 考查  
11020101021 西方经济学流派研究 1 54 2 朱泽山、李海明 考查  
11020205022 发展金融理论专题(模块课) 3 36 2 王定祥等 考查  
11020101022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2 54 2 祝志勇 考查  
11020202015 旅游经济学 2 36 2 杨晓霞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1 统计学原理 1   不计学分
2 管理学原理 1   不计学分
3 西方经济学 1   不计学分
4 会计学原理 1   不计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①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②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③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④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至少参与导师或其他老师的一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2.攻读学位期间,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至少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
3.攻读学位期间,积极参加教学实践,至少担任10个学时的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
4.攻读学位期间,于第二学年撰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学年论文,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作为中期考评的重要参考。
5.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参加不低于五次的学术研讨活动。
6.硕士论文答辩之前,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地公开发表(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一致。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资本论》选读1—3卷 人民出版社
2 《经济学》(最好是原版英文) 如:萨缪尔森
3 《高级计量经济学》(包括《计量经济学方法》,最好是原版英文》 如:约翰斯顿
4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系列参考书) 如:诺思
5 《公共管理学》(包括相关参考书) 如:克里斯托福
6 (美)艾萨尔德:《区域经济学导论.区域分析方法》 高教出版社,1995
7 (美)艾德嘉.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 复旦出版社,2004
8 (德)奥古斯特.勒施:《空间经济秩序》 商务印书馆,1990
9 杜肯棠:《区域经济管理学》 商务印书馆,1995
10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 北大出版社,1999
11 厉以宁:《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 科学出版社,1988
12 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13 邓伟根:《区域产业经济分析》 轻工出版社,2000
14 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 暨大出版社,1993
15 陈秀山等:《区域经济理论》 商务印书馆,2004
16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2004
17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18 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9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0 辛晓梅:《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1 王缉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 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3 (荷)S.布雷克曼等:《地理经济学》  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
24 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 中信出版社,2003
25 K.J.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商务印书馆,1984
26 瑞典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7 以及一些主流期刊和论文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