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培养方案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西华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考场安排]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研考点考生须知]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图像采集工作的通知]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研考生身体健康监测公告]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公告]

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1]] [西华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华师范大学保研夏令营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22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培养方案正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08)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从事现代通信、信息处理、微波技术等应用领域的产品研发技术支持与维护、工程项目规划与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满足通信网络、消费电子、工业智控、环境安全、现代交通、智能农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服务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该领域的某个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6学分)
学位基础课是学校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同开设的课程,为各学科方向研究生必修课程。
政治理论                               36学时                  2学分
外语                                   51学时                  2学分
工程伦理                               36学时                  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
专业必修课根据教育管理方向特点,为全面、系统地介绍本学科方向基础知识,体现专业特色和应用特色,充分反映本学科前沿研究,特开设如下课程: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Matlab与信息处理
54学时
54学时
54学时
54学时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根据本专业学习要求,选修课设置如下:
现代移动通信
光网络及应用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RFID及应用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DSP技术
电路系统CAD
项目管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软件无线电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
PLD原理及应用
随机过程及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专利申请
36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18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36学时
54学时
54学时
54学时
36学时
54学时
36学时
18学时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1学分
(四)专业实践(8学分)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为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1.可在学院已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也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到用户单位实践。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需要在本校实践的研究生,需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审核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审查备案。
2.研究生须在第一学期期末确定论文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践一般应安排在第34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每个专业实践环节完成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并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践部门的专家)出评定;专业实践完成后,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3.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西华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手册》,详细记载其专业实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与评定,并同实践总结报告一起存入研究生的学位档案。
 
五、教学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实践教学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技术、突出专业实践类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或公司实习。
2.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制。一位导师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
3.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论文选题与质量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工程硕士论文应能体现论文作者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即要求有一定的分析结果,而且特别注重其研究结果在工程上的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鼓励工程硕士论文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应用已有理论和方法进行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也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学位论文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设计计书、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2.论文评阅
工程硕士论文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预答辩时必须由原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通过预答辩的工程硕士论文才能正式进行评阅,论文评阅人至少两名,都必须是具有高技术职称的电子工程或信息工程领域的专家,其中一位是工程技术专家。
3.论文答辩
在收到至少两名论文评阅人同意进行答辩的评阅意见之后,方可组织对工程硕士论文的正式答辩。工程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5名(2名校外,3名校内)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电子工程或信息工程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位是工程技术专家。论文答辩未获通过的,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半年至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如答辩委员会不建议修改论文重新答辩,或第二次答辩未获通过,则不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4.学位授予
凡通过课程考核,修满32学分,并通过工程硕士论文答辩。经西华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七、跨专业补修
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八、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必读书目
[1]杨儒贵高等电磁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波扎,微波工程(3),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 Davide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John Wiley & Sons, 2012
[4]金建铭,电磁场有限元方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5]葛德彪,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6]中国电子学会,微波理论技术,科学出版社,1980
[7]纳拉帕纳尼.纳拉亚纳.劳,电磁场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8]赵建勋、陆曼如、邓军,射频电路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9]苏育才,矩阵理论,科学出版社,2006
[10]毕查德.拉扎维,射频微电子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1]梁昌洪、谢拥军、官伯然,简明微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7),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13] Haykin SCommunication systems, John Wiley & Sons, 2008
[14]谢处方,电波与天线(上册、中册、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1966
[15]姜玉山,数学物理方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6] 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7] 冯桂、周林,信息论与编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8] 陈祝明,软件无线电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9] 武文彦,智能光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0] 高成、金涛,Matlab信号处理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1] 李晓维,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2] 陈会、张玉兴,射频微波电路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3] 胡健栋,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选读书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
[1]董树义,微波测量,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2]路德维格、波格丹诺夫,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Roberto Cristi,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金钦汉戴树珊黄卡玛科学出版社,微波化学, 1999
[5]甘学温,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夏建白,现代半导体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吕同富,数值计算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 周真, 苑惠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9]约翰.D.克劳斯、罗纳德.J.马赫夫克,天线(第三版)(上册、下册),2017
[10]丁鹭飞、耿富录,雷达原理(5)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1]王培章,现代微波工程测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2]宋祖顺、宋晓勤、宋平,现代通信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3]乌拉比 F.T.,微波遥感.第一卷:微波遥感基础和辐射测量学,科学出版社,1988
[14]约瑟夫松,共形阵列天线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5]王玉田,光电子学与光纤传感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6] 王贤君,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7] 徐兴福,ADS2011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8] 徐兴福,HFSS射频仿真设计实例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19] 周品、赵新芬,MATLAB数学建模与仿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0] 金明涛,CST天线仿真与工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主要专业期刊
《电子学报》 《物理学报》《微波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传感技术学报》 《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射频世界》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元件与材料》 《安全与电磁兼容》 《电子科技文摘》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电子科技》 《光学与光电技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无线电通信技术》 《现代雷达》 《雷达科学与技术》 《中国无线电》 《电子器件》 《电测与仪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无线电工程》 《电子与信息学报》 《电讯技术》 《电子设计工程》 《电子世界》以及各大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相关栏目
 
4.主要外文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B
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Electronics Letters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PIER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Microwave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F and Microwav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Journal of Infrared Millimeter and Terahertz Waves
IET Microwave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
 
  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代码 085208 学科名称 电子与通信工程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任课
教师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必修课(6学分)   政治理论 36 2 1 考试   全校
  专业英语 51 2 1 考试   除英语外
  工程伦理 36 2 1 考试 林异株  
专业必修课(12学分)   现代无线通信 54 3 1 考试 刘汉奎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54 3 1 考试 冯攀  
  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54 3 1 考试 代显智  
  Matlab与信息处理 54 3 2 考试 张谦述  
非   学   位   课
专业
选修课(6学分)
  PLD原理及应用 54 3 1 考试 曾敬  
  模式识别 36 2 1 考试 陈亚军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4 3 1 考试 冯正勇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36 2 1 考试 冯正勇  
  专利申请 18 1 1 考查 周永宏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36 2 2 考试 刘汉奎  
  光网络及应用技术 36 2 2 考试 刘汉奎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36 2 2 考查 戚淮兵  
  RFID及应用 36 2 2 考试 陆晓燕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36 2 2 考试 滕军  
  DSP技术 36 2 2 考试 肖顺文  
  电路系统CAD 36 2 2 考试 周永宏  
  项目管理 18 1 2 考查 刘小红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36 2 2 考试 戚淮兵  
  软件无线电技术 36 2 2 考试 肖顺文  
  信息论与编码 36 2 2 考试 张谦述  
  随机过程及应用 54 3 2 考试 林异株  
  数字图像处理 54 3 2 考试 郑伯川  
         专业实践(8学分)   专业实践(至少半年)   8 3、4 考查    
  开题报告     2 考查    
  论文中期检查     3      
  学术交流与报告(5次)     2、3      
  补修(本科)课程   通信原理     1 考查 刘汉奎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补修(按方向选两门)
  数字信号处理     1 考查 陈亚军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1 考查 陈元莉
应修总学分 32
 

添加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华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华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华师范大学排名、西华师范大学保研、西华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xihua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