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化工双专业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化工双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联系方式]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武汉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工程大学考研群]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武汉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化工双专业简介正文

<![endif]>专业名称、学制和学位 <![endif]> 
专业名称:英语+化工
  学制:全日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工学学士

2. <![endif]>培养目标: <![endif]> 
  本双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英语、化工制药、能源、环保、材料、生物工程、食品、冶金和军工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3. <![endif]>培养要求 <![endif]> 
学生在校期间,要求获得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生产过程的设计与原理;同时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并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
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化工过程设计、工艺研究、模拟优化的实践技能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及发展趋势等基本知识,具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4. <![endif]>专业特色 <![endif]> 
英语+化工双专业教育积极依托我校化工学科的优势,融合英语教育的特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英语和化工相关领域均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 <![endif]>核心课程 <![endif]>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与口语、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语法、高级英语、英汉互译、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第二外语、基础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热力学、化工制图及CAD、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化工系统工程。

6. <![endif]>交流合作 <![endif]> 
国际交流: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化工与制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法叶分校,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学校已签署合作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2-3年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进入这些学校继续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武汉工程大学和境外大学的两个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国内交流:学院与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化工学科交流学习平台,近三年化工专业共派出学生8名,接收外校学生4名进行交换培养。

7. <![endif]>学生活动 <![endif]> 
学生活动丰富,各年级学生均可参加外语学院和化工与制药学院的各种特色活动,如英语配音大赛,英文诗歌朗诵大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外语之星演讲比赛,英语沙龙,海峡两岸翻译大赛,写作大赛,阅读比赛,词汇竞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等。

8. <![endif]>专业解读 <![endif]> 
  教育部1998年发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 英语+化工专业正是在上述要求下,充分利用我校品牌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优势,融合英语学科特色应运而生的。在“共建、共享、开拓、开放”的建设思路下,实行双专业一体化的综合培养方案,将两个专业的课程与各教学环节精简、优化,有机整合成一个培养方案,实现英语学习“学专业”,专业学习“用英语”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强外语、提素质、懂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能实现高端就业或者继续更高层次学习。

9. <![endif]>毕业概况 <![endif]> 
英化双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好于相应的单一专业学生,普遍发展较好,以其扎实的英语功底、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受到用人单位和国内外研究生院的欢迎。截至目前,英化双专业共237名毕业生,有近百名毕业生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南加州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以及北大、清华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多名学生进入三星、阿联酋航空、伟达(中国)、中国建设银行、腾讯、百度、中化、中建、中铁、联化科技、福耀玻璃、人福医药等知名外企、国企和上市公司就职。

10. <![endif]>优秀校友 <![endif]> 
国梦楠,梅静,鄢豪,丁聪等

11. <![endif]>校友评价 <![endif]> 
鄢豪:作为“E+”人,我深深地知道双专业实验区给予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我格外珍惜,一直努力成为一名英语化工内外兼修的、有情怀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我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的全部课程,且在课余通过担任社团、班级干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虽然过程艰辛,但收获不少。在校期间学得的化工方面的专业课知识使我们在读研期间有更扎实的理论底子,英语方面的课程使我们对读研期间的文献阅读起到很大帮助。在生活中遇到外国友人也可以很自信的进行交流。很感谢大学里两个专业领域的老师、辅导员等各方面的帮助,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后,我觉得“E+”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是个很好的专业创新,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wuhan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31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