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业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语文教育硕士简介]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简介]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联系方式]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卫生教研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天津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天津中医药大学考研难吗]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考研群]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费]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辅导]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业简介正文
天津中医学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本科中医专业教学计划(五年制本科)
2015-11-05 15:44 国际教育学院 审核人:
一、业务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临床诊疗中医各科疾病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二、学制:5年
三、授课语言:汉语
四、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推拿学治疗学、
推拿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金匮要略、温病学、各家学说、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五、主要课程简介:
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2.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医学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的产生和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以及认识中医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3.医古文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理解和运用中医药古籍。
4.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辩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辩证部分包括八纲辩证、病性辩证、脏腑辩证等。
5.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6.方剂学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150首左右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并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基本规律及技巧,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7.针灸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与治疗。
8.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辩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法则。
9.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辩证论治规律及预防知识;熟悉中医外科疾病的主要内、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急诊处理原则;了解某些疑难病的诊治要点。
10.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能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妇科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辩证论治。
11.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疗法为手段,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保健预防、疾病诊治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学认识论认识儿童和儿科病的特点,以辩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
12.推拿学(包含推拿学基础、推拿治疗学)
《推拿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手法和功法防治各科病证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学科特证是推拿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推拿学科的特点,运用手法操作和指导功法锻炼治疗临床常见疾病。
13.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课程,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4.内经选读
《内经选读》选取原著中理论意义较大,指导实践作用突出的篇节组成,分为9个单元。主要包括宝命全形、阴阳应象、藏气法时、血气精神、经脉之道、百病始生、病之形能、脉要精微及异法方宜。
15.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辩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16.温病学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它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同时,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各科发热性病证的诊治也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理论体系和常见温病的诊治技能,培养学生治疗温病注重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辨能力;了解明清时代主要温病医家的学术思想及近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对临床各种发热性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17.金匮要略选读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本课程作为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提高课,通过课堂讲授与技能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掌握杂病辨证论治的规律,拓展临床思路,提高对疑难病证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典医籍的阅读能力。
18.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提高性的课程。讲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经学过中医学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主要成就和主要流派对医家发展的影响,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其思维,使之深入认识中医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19.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讲授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20.组织与胚胎学
《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关系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与发育规律及其发育机制的科学。
21.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是为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继基础医学课和临床医学课及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2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学科,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既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的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3.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学),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发生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改变(病理变化),及其引起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24.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基础》主要包括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免疫应答反应,并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有关疾病作特异性预防、诊断和治疗。《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寻找掌握消灭、控制传染病及相关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25.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基础医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论根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也是药学和医学之间的桥梁,为开发新药、发掘中医药学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揭示疾病的原理,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
26.诊断学基础
《诊断学基础》是研究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课程。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异常的发生、发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在各种情况下去认识疾病;具体任务是要求学生学习获取各种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再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并提出可能的诊断。
27、西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培养学生在全面掌握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现代医学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熟悉内科急症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在今后的中医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促进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
http://m.okaoyan.com/tjutcm/yanjiushengyuan_29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