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中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上海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上海体育学院考研难吗]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群]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学费]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辅导] [上海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正文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原名武术水上系建于1958年,1988年按项目划分成立武术系,2007年7月更名为武术学院。现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演艺方向)两个专业,下设办公室、总支办公室、武术教学研究中心、武术信息中心、“套路、格斗、养生、理论、公共武术、表演”6个教学团队,建有中国武术研究中心、中国武术博物馆、蔡龙云大师工作室、上海市大学生武术艺术实践基地、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科研中心、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武术项目)秘书处、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秘书处等。


1979年始招收武术理论与方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在全国率先获武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列入国家体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院设立全国第一个“武术理论与方法”博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学”,1998年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首家“科研基地”,2004年成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2005年、2008年成为上海市(第二、三期)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成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的建设内容。2005年来,主持1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51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研究,SCI/SSCI十余篇,先后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等奖、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奖、全国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一等奖、国家体育总局编创健身气功新功法贡献奖、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在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次举办了面向全国研究生的“暑期学校”和“学术论文报告会”、“研究生网络学术论坛”,3篇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5年成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挂靠单位。


先后主编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专业教材等多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教材,作为教育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召集单位,组织了专业规范会议,主持编写了七本主干课程教材,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概论》2012年11月成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先后获1992年国家教委全国教材特等奖、1995年国家体委教材一等奖、2007年与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3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1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2007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武术》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3年成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武术项目)牵头单位。


风正帆满好远航,武术学院秉承“德技兼修、文武并进”院训,以“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力争在培养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的武术文化继承者、传播者、研究者中续写新的篇章!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tyxy/yjsy_16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