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学科介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介绍]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概况] [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介绍]

山西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西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西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西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西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大学考研群]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西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西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哲  学(代码:0101)
一、培养目标
 
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哲学研究、教学以及其它实际管理工作能力的较高层次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在政治思想方面,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具有献身祖国的崇高理想和品格。
 
2、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哲学的历史传统和现状,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思潮、文化思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敏锐的理解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素质,能创新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3、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提前或延迟毕业均须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提前或延长时间均不得超过一年。延长期满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
 
1、科学哲学研究
 
该研究方向从语境论的元理论入手,涵盖语境论的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等多个科学哲学论域,重点研究时空问题、规范场问题、机器证明、生物多样性等前沿热点问题,探讨科学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科学前沿的新观念的统一等方向性问题。
 
2、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该方向以国外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研究为突破口,理论上对国外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地位和思想等进行整体研究,实践上探索社会公平、社会民生、全球化时代的时空等前沿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这一理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3、认知与分析哲学研究
 
该方向以认知哲学研究为核心,突出认知与分析的结合,运用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对意识、意向性、表征、意义等重要主题进行研究,揭示认知现象的本质;进一步整理和挖掘英美分析哲学与欧陆现象学的资源,为两大哲学传统的对话与融合提供新的基础与平台。
 
4、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性
 
该方向注重中国传统哲学的扩展和应用,以现代性问题为核心问题域,立足于中国哲学立场和思想资源,从哲学、科学、思想史诸方面推动传统和现代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转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思想基础。
 
5、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主要开展后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以及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参见附表“教学进度表”)
 
2、补修课程
 
为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同等学力入学者必须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本科核心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具体补修课程参见附表“哲学学科招生专业补修课程表”。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要求达到31个学分(不包括实践环节学分)。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1、专业实践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可根据自身及导师状况选择参加以下专业实践: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其形式既可以是辅助导师的助课教学,也可以是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实践。②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生应结合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主动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③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研究生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或参与学术文献调研、田野考察等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束后须提交5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专业实践达到以上条件之一者记2学分。
 
2、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等各级各类学术活动。①参加由学院研究室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5次以上;②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5次以上;③参加校外的学术交流活动至少一次。以上每次活动均须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达到以上规定的学生记2学分。
 
六、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及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是一篇系统、完整、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论文应体现出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体现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
 
(一)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认真细致地学术调研,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学术前沿,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在开题报告会前,从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主体内容、创新突破、前期工作等方面认真撰写开题报告书。学院在第三学期组织公开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
 
(二)预答辩
 
预答辩一般安排在申请正式答辩的二个月以前公开进行。须向导师及导师组成员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预答辩要对硕士生如期还是延期答辩以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给出明确的意见。
 
(三)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全部由校外专家完成。评阅专家对论文的价值、创新、规范性、学术道德等方面给出全面的学术评语,并对是否同意答辩给出明确的意见。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论文答辩
 
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具体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和《哲学社会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细则》
 
七、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
 
1、必读书目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年.
2)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著,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4)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康德著,李秋零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5)        西方经典悦读: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张作成编译.北京出版社,2012年
6)        工具论.亚里士多德著,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7)        逻辑学思想史.张家龙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8)        逻辑学.黑格尔著,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9)        逻辑哲学.苏珊·哈克著,罗毅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     易经.王辉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     世说新语.刘义庆著,李新纯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2)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     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陆九渊等撰,杨国荣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4)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王旭凤,陈晓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5)     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康德著,孙少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7)     正义论.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8)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著,王平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9)     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     科学史.丹皮尔著,李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1)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刘大椿,刘劲杨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学术期刊
1)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2)        哲学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3)        哲学动态.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4)        中国哲学史. 北京,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
5)        伦理学研究.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主办.
6)        道德与文明.天津,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
7)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
8)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太原,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山西大学主办.
9)        逻辑学研究. 广州,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
 
3、电子资源
1)名称:哲学在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
网址:http://isbrt.ruc.edu.cn/pol04/resource/ebook/Index.html
2)名称: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斯坦福大学大百科全书.哲学)
网址:http://plato.stanford.edu/


八、哲学学科招生专业补修课程表
 
专业
补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
外国哲学
1、《西方哲学史》
2、《西方哲学原著导读》
中国哲学
1、《中国哲学史》
2、《现代中国哲学》
逻辑学
1、《形式逻辑》
2、《数理逻辑》
伦理学
1、《伦理学原理》
2、《伦理学史》
科学哲学
1、《科学实在论》
2、《现代西方哲学》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xidaxue/yanjiushengyuan_29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