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上海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专业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师资队伍介绍]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上海海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上海海洋大学考研难吗]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海洋大学排名] [上海海洋大学考研群]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学费]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简介正文

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简介
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源于我校始建于1921年的养殖科,是我校最早的学科方向之一。学院2017年进行基层组织调整,在原有水产养殖教研室基础上结合设施渔业和休闲渔业两个方向而形成。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以服务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为目标,聚焦研究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围绕保水渔业、生态渔业、设施渔业和休闲渔业四个方向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是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师资队伍情况
(一)人员组成:
现有专任教师17名,包括教授9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3名。
教 授:谭洪新、刘其根、戴习林、陈再忠、罗国芝、吴嘉敏、陈文银、刘利平、曲宪成。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马旭洲、胡梦红、胡忠军、高建忠、姜新耀。
讲 师:张文博,温彬、李慷。
(二)团队建设
围绕保水渔业、生态渔业、设施渔业和休闲渔业四个方向进行科教团队建设。
保水渔业科教团队利用遥感技术、环境DNA技术以及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等,收集和利用水化学、藻类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生态方面的大数据,并结合流量、流速和水位水文数据,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保水渔业生态学模型,弄清鱼类资源时空分布及其与藻类和水环境的关系,深入研究鱼藻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渔水关系,为大水面渔业及水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
设施渔业科教团队致力于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与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目标是开发适用于淡水、海水的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与健康养殖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循环水养殖技术与系统工程,养殖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养殖污染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渔业科教团队重点围绕池塘养殖中,主要生态影响因子及其综合作用关系,阐明影响池塘养殖水产品质的环境机理,发展智能渔业,结合工程措施,降低养殖污水排放,促进养殖技术更新换代(从传统的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技术升级),提升养殖水产品品质。
休闲渔业科教团队结合“美丽中国”建设、“崇明生态岛”建设,围绕都市渔业、“田园综合体”、以七彩神仙鱼为代表的观赏鱼新品种选育等方向开展研究,继续保持我校水族科学与技术方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工作情况
(一)教学工作:
共承担20余门本科生课程,分别是《养殖水化学》、《普通生态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生物统计学》、《动物生理学》、《观赏水族养殖学》、《水族工程学》、《水产养殖工程学》、《微生物学》、《专业外语》、《动物生理学实验》、《养殖水化学实验》、《工厂化养殖高产探秘》、《水族馆创意与设计》、《游钓渔业学》、《休闲渔业学》、《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生物显微技术》、《微生物学实验》等。
共承担20门研究生课程,分别是《繁殖生物学》、《实验生态学》、《现代生物统计学》、《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现代显微技术》、《生理学科研方法》、《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学》、《科技外语》、《水产养殖基础前沿课Ⅱ(基)》、《高级水产养殖学(博)》、《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激素》、《养殖水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水产增养殖与资源保护》、《湖泊生态学》、《导师研讨课》、《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留)》、《水域生态学(留)》、《鱼类繁殖与养殖(留)》、《水产养殖前沿(留)》等。
(二)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项目、欧盟第七框架项目、美国国际发展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上海市虾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内的科研项目50多项,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循环水工厂化淡水鱼类养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大水面保水渔业及有机水产养殖、稻田生态养殖、鮠科鱼类人工繁殖、观赏水族繁育与系统开发、设施渔业水处理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松江鲈鱼繁育技术等,获奖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10多本,授权专利50余项。
(三)服务社会
水产养殖技术与工程系有着深入渔区开展科技服务的优良传统。每年暑假,我系师生都会深入渔区了解渔情,交流生产经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我系教师全面服务于上海市及周边地区虾类养殖,推广的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和新型稻田种养技术已经在全国部分省市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除了传统的水产养殖集中区域,我系师生还将相关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到了我国台湾省和中西部的广西、云南、宁夏、黑龙江等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指引下,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将传统养殖模式转变为“净水渔业”模式和生态种养模式。

四、主要成果
(一)教学成果
1. 《鱼类增养殖学》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水族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度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 “水产养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创新”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4. “实践型水族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2013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5. “水产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6. “以现代渔业需求为导向的水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7 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水产养殖专业获得市教委《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8.《观赏水族养殖学》、《水族工程学》获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9.主编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鱼类增养殖学》;主编《观赏水族养殖学》和《水族工程学》;参编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池塘养鱼学》;
10. 《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学》获得上海市全英语教学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
11. 建设我校首个校外基地。与马来西亚GST集团签订我校首家海外实习基地,为我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应用型综合人才提供海外平台。

(二)科研成果
1、2006年,“循环水工厂化淡水鱼类养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2014年,“北方稻田种养(蟹)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3、2006年,“设施渔业水处理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2006年,“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
5、2009年,“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工艺设计与应用研究”获中国技术交易协会“金桥奖”。
6、2013年,《几种淡水观赏鱼规模化培育关键技术研究》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7、2015年,“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我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项目获2015年度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8、2016年,“利用生物絮凝技术实现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获2016年度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9、2017年,“中国金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选育”项目2017年度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五、系负责人、办公地点和电话
系主任:刘利平
电话:021-61900411 E-mail:lp-liu@shou.edu.cn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shanghaihaiyangdaxue/yanjiushengyuan_29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