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考研心得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考研心得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青海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青海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青海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青海师范大学排名] [青海师范大学考研群]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考研心得正文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最近一直单曲循环这首歌,听歌的时候,过去一年的点滴如同放电影般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念念不忘也好,云淡风轻也好,都是风景。
这两天询问我考研调剂的人太多,决定写一篇文章记录那段岁月,姑且所作“调剂攻略”,供19考研师弟师妹们参考,愿大家都能如愿,一战成硕。
本人情况:性别男,江苏扬州人。本科就读于江苏一所普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一直都梦想着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因而考研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希望通过教育硕士的培养,弥补自己本科非师范的劣势,如愿站上三尺讲台。
去年(2018年)考研一志愿为苏州大学,总分356。各科成绩如下:政治65分;英语70分;教育综合135分;语文教学论86分。
各科及总分均通过2018年A 区国家线,但很遗憾离苏州大学的复试线360分还差4分,没能进入复试。
接下来,我将以时间为线索,谈谈2018年2月出成绩至4月复试,我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供各位参考。
调剂准备阶段
2018年2月3日——2018年3月17日
2018年2月3日。
考研出成绩。
出成绩的心情想必大家都是类似的,既忐忑又期待。当天下午一点多我查到了自己的成绩,86分瞬间就进入我的眼帘,我怀疑着自己是不是查错了,“怎么可能只有86呢?”。因为专业二是我考研过程中最费心思、花费时间最多,也是自认为考的最好的一门科目,而结果却是让我难以接受的“不及格”。
后来在苏州大学学科语文考研群里,我也发现了和我类似的情况。好多人前三科成绩都还不错,可第四门语文教学论不及格、低分,甚至有人仅仅考了64分。大家都纷纷猜测:是不是老师批阅地过于严格了?因而便有了这样的猜测:既然批阅严格,那么进复试的分数可能也会相应降低。去年复试线是360分,我356分或许也有希望进入复试。
可于我而言,能不能进复试是次要的。我所在意的首先是为什么我苦心孤诣、认真建构的语文教育知识,只能拿到区区的86分?
是不是我剑走偏锋?是不是我极端偏激?是不是我不适合走这条路?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询问了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师兄师姐和身边朋友们,
执教我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课程的S 老师说:“成绩已成事实,首要的是在既定事实的前提下采取措施让结果往尽量好的方向走。”这句话我也想送给和我一样,怀疑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师弟师妹们。
和S老师的微信聊天截图
当然我也好好回忆了我的答题过程,有了以下反思:
86分是我应得的,自己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涉猎可谓浅尝辄止。初试有道论述题是“论述《昭明文选》对当下语文教材编制的启示”,考试的时候我对于《昭明文选》的了解仅仅停留于文学常识的层面,也从未借阅过书籍,答题的时候我也只能泛泛而谈,做不到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维度去解读这开历史先河的读本。只是将自己考研前准备的热点“部编本语文教材”相关编制的方式往这道题上“套”,尽管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但现在的我(读了半年研究生的我)明白了:这并非是一道【语文教材题】,而是一道【语文教育史的题】。
由于这篇文章关键词是“调剂”,因而关于“反思”的内容就摘录这么多。当然,在我看来“反思”非常重要,反思自己为什么失败之后,才可决定自己是否要“二战”。
反求诸己的过程尽管是痛苦的,但却能明晰自己未来的路,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我想,在语文教育这条路上,我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由于自己的分数特别尴尬,对我来说要做两手准备,一是渺茫机会能进苏大复试(低分进复试,如何逆风翻盘?);二是选择调剂(本科非师范、实力平平的我如何获得学校、导师的青睐?)。
因此二月我主要做了两件事:
1、查询去年(2017年)学科语文考研调剂的相关信息。
2、广泛涉猎教育理论知识,阅读教育类、语文教育类书籍。
先谈谈1,搜集考研信息,如何搜集?搜集什么?
①去这个学校的官网搜集(研究生院、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每个学校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所在学院不同,有的在文学院、有的在教师教育学院。也有一些特别的学校会设置类似中国语言文学院等。
去每个学校的官网主要搜集学校的【复试名单】,看这个学校参加复试的人里面,有多少是调剂过来的。如果全是一志愿参加复试,说明这个学校一志愿已经满了,不需要调剂。另外再看看【录取名单】,看看有多少调剂的学生是被刷掉的。
两个人数一减,就是调剂成功的人数。当然每年调剂的情况不一样,去年没有调剂名额今年有调剂名额,也说不定。
以集美大学为例,它公布了复试名单,并且标注了一志愿/调剂的具体情况。也公布了考生编号和分数,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查询考生编号得知这个考生的一志愿学校。(考生编号前五位代表学校),来评估自己的实力,以下是我做的查询分析,红色部分是后期添加的。为了保护隐私,我进行了马赛克处理。
集美大学2017年文学院复试名单
②去这个学校或者学院的老乡群
一般老乡都是比较热情的,QQ里输入一般都能搜到。
进群了发个红包,说明自己的来历,一定会有热心老乡帮你跑腿咨询。
请老乡帮你去研招办/学院办公室问问,打听到信息请老乡喝杯热奶茶,暖暖的,很贴心。
我想在人际相处里,当面聊天要比电话微信真诚地多。哪怕是代替别人当面询问调剂情况。
③去这个学校或者学院的官方微信平台
有的学校会有自己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可以添加关注,后台咨询。
这里我有个私心,青海师范大学语文教育有自己的专业微信平台,欢迎大家关注了解。
我也是这个微信平台的编辑,里面有很多关于语文教育的咨询,也有我们班级同学的学习日常,安利大家关注。
再谈谈第二个准备,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知识,阅读教育类、语文教育类书籍。
读书真的是给自己充电的好办法。这个阶段我又一次精读了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并做了详实的读书笔记,王荣生教授的书比较偏哲学,第一遍读来晦涩难懂,但慢慢的随着自己阅历、教育经验的不断叠加,对书中观点的认知也会提高。
王荣生教授也是大陆第一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博士研究生,这本书是他的毕业论文。建议大家拜读。
教育类方面,我整本阅读了卢梭《爱弥儿》以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在这里不赘述了。
如上文所述,出成绩后我一直在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走语文教育这条路?受一位师姐(二傻学姐)的启示,我开始整理自己本期期间关于教育教学的作品,包括影评、支教日志、教学反思、教育感悟、教育时评等等,梳理自己对教育的不同理解的过程,看看自己的成长。
我把我的作品集取名为《天广心安》,我大二去到了四川广安支教,那是作为非师范生的我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因而“广安”这个地名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是我教师之路的起点,所以我将“广安”蕴含在作品集的名字里。
另外,天是广的,心是安的。天广心安。愿自己在这一段人生低谷里也能不忘初心,坚守初心。苏轼《定风波》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总结】这段时间可谓是准备阶段,我把全国所有招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学校都查了个遍,包括调剂成功人数、调剂要求、导师、导师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这些搜集看似无用,实则大用。在我读研半年里,在上专业课时,任课老师一提到某某老师,我就能反映过来这是哪个学校的老师,这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说不定我还和这个老师打过电话问过调剂。因此,我觉得调剂的历程也会锻炼一个人的信息搜集能力,也能对全国这个专业的研究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并且这一阶段我整理、校对了我的作品集初稿。整理、校对的过程更加激起我对教育、对语文教育的热情与执着,我想这些小风小雨并不能阻止我。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需要在探索的过程中去验证。实现梦想的路上,谁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泰戈尔说得好: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前方的路。
另外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目标调剂院校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重点目标:
集美大学:去年(2017年)招生25人(4人一志愿,24人调剂)。调剂希望很大!
而且厦门很美,我一月份刚去了厦门一个人旅行,我在想会不会是特别的缘分呢?另外我也查了集美大学学科语文的课程表,非常喜欢他们的培养方式,有专门的语文教学案例研究课,这门课厦门一中一线教师任教,理论实践相结合,总之我很向往。
济南大学:2018年是第一年招生,知道的人一定不多,估计需要调剂。而且济南离江苏也不是很远,“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两句话我也从初一记到了现在。
青海师范大学:去年(2017年)招生20人(1人一志愿,19人调剂)。调剂希望很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我少时对青海的印象,于我而言,一直居住在杏花春雨江南、山水田园牧歌,去青海历练或许再好不过。并且金戈铁马阳关、大漠孤烟塞北也是我从未领略过的另一种风光。
另外,大学有好朋友便是青海本地人。她也给我强烈推荐青海师大,也向我推荐了去年从西南大学调剂到青海师大的L学姐,从L学姐的介绍中,我了解着青海文化、了解着青海师大、也了解着未来的导师—铁生兰教授。
在我得知未来导师铁生兰教授的邮箱之后,我偶然得知她的邮箱是QQ邮箱。好奇心使然,我进入了老师的QQ空间。我怀着一颗敬畏与敬仰的心去阅读老师的每一篇日志、每一条说说。导师说:“我一定要让你们智慧且灵动、健康且幸福地当老师!”,导师还说“语文老师,要像散文一样活着,戏剧一样跌宕着,小说一样有故事,诗歌一样爱着。”
从字里行间、每一段话我都能感受到铁老师对于学生的爱与责任,都能感受她培养未来卓越语文教师的那份敬业与责任!
那天晚上,我哭了。那是得知成绩后第一次哭泣,我想这是感动化为的最富力量的泪水。原来在距离我千里之外的远方,有这样一位老师,扎根高原,立足全国。
我特别喜欢导师说的那句“语文老师,要像散文一样活着,戏剧一样跌宕着,小说一样有故事,诗歌一样爱着。”
诗歌、戏剧似乎也是我这段时间的写照。
诗歌——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是当代诗人余秀华,准备复试的空隙也在抽空写本科毕业论文。
戏剧——我的考研之路在我看来可能比戏剧冲突还要跌宕起伏。
因此当时虽然我还没确定自己是否能进苏大复试,是否要调剂,是否要去青海师范大学复试,我都把未来导师这句话写在了作品集的扉页。记录这段刻苦铭心的寻常岁月。
调剂备战阶段
2018年3月18日——2018年3月21日
2018年3月18日。
教育部公布国家线。虽说国家线每年涨幅不大,但这对于很多在国家线边缘的考生而言至关重要。
而国家线一旦确定,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就确定了,调剂人数也就基本确定了。
这段时间,建议大家可以和之前锁定的几个重点目标院校联系,询问具体的调剂名额,并告知自己的基本情况,问询学校是否能接受自己的调剂。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调剂和一志愿不同。一般调剂都是由各个学院管理招生的老师负责,我们可以称之为【行政老师】,【导师】一般是不关乎你能不能来这个学校复试的。(当然这是一般而言,个别学校除外)
简言之,行政老师筛选一批人来学校复试,由导师组织面试再确定最终录取名单。很多学校的导师是不会去问责调剂生如何筛选的,也就是你在这段时间联系导师可能也无济于事。当然也不排除你特别优秀,导师想留下你,联系行政老师一定要让你来参加复试,也是有可能的。
一般学校出的调剂公告上留的电话都是行政老师的,行政老师不是我们这个专业的专家,可能是马克思专业,可能是古代文学专业,因而和行政老师打电话无需言说太多有关专业的内容,他们也不懂,无济于事。
我们可以把行政老师比作成一个公司的HR,把调剂比作成筛选简历。从千万人中挑选部分人来参加复试,我想和行政老师沟通,你需要做的便是扬长避短,把你优势说出来,比如通过了英语六级、有出国访学经历、本科学校是省属师范是重本等等。
接下来说说我联系行政老师的情况:
集美大学:回应说我这分数不太高,没有优势,很危险。当时我和他解释说苏州大学可能普遍分不高(当时复试线还没出来),但那个老师好像电话接多了非常不耐烦说了句“这不关我们的事,调剂来我们学校的都是分高并且好学校的”。后来我也没再敢打电话。
济南大学:行政老师是个女老师,声音非常好听也很温柔耐心。我和她说了我的情况,她回复我,我这个情况还是不错的,会好好考虑。但她没有权利决定最终复试名单,要等填了调剂系统,由领导最终确定名单,也说会向领导提到我的。(不知道是不是和所有人都这么说了,但给人感觉很温暖)
青海师范大学:可能青海师大是调剂热门校,行政老师接了电话很疲惫的样子。说等调剂系统开了,填我们学校就好了。看她疲倦的样子我也没多问。
......当然这段时间我也给其他学校打了电话,比如宝鸡文理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等,思路都差不多,这里也不赘述了。
附上我的调剂自荐信,供参考:
调剂战斗阶段
2018年3月21日——2018年3月31日
2018年3月21日。
调剂系统打开。
每个人可以填报三个志愿,而且每个学校名额有限,所以手速很重要。名额有限意思说比如A学校可供200人填报,200人填报后自动关闭,无法再报名。而最终复试名单也从这200人中择优挑选。因此手速真的很重要,建议大家凌晨去网速较好的网吧网咖。
当时我填了三个志愿:集美大学、济南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
另外,每个学校都会有锁定时间,有36小时,有18小时。意思是过了36/18小时候后,如果这个学校不要你,你可以更改志愿。
我被集美大学、济南大学拒绝了,换了太原师范学院,遗憾也被拒绝。最终青海师范大学给了我复试机会,发了复试通知。
集美大学:前文所述,要分高+学校好的,我可能分数不太高,被拒绝。
济南大学:我21日白天打了电话,老师向我解释她们有了很多特别好的生源,有本科省属师大,考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落榜想来的,我可能在文聘筛选上不如别人,我也认了。
太原师范学院:学校老师向我解释,太原师院调剂公开透明,按照考研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发复试通知,不考虑其他。我一开始不太相信,后来查了调剂过去的人,的确都是380+的。也认了。这里觉得考研调剂的的确确不公平,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题目不一样,无法绝对比较。如同北京师范大学356分和苏州大学356分含金量是不同的,但在命运面前,你休论公道。调剂时候,院校老师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考虑这么多呢?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看看各个学校专业课题的难度呢?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211工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播音主持方向)也需要调剂,我抱着试一试态度也报名了。官网说需要发一些证明自己业务能力的个人材料过去,我发了一段我的朗诵视频(自认为自己朗诵还不错),但也被刷了,可能颜值还不够哈哈。
最后我收到了青海师范大学的复试通知,3月30日—4月1日复试,最终成功录取,现在已经在青海师范大学读研半年。以上便是我的调剂经历,供大家参考。
最后想说的话
读研半年,最大感受便是语文教育有着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不可言说性。很多经验无法用纸笔去描述,需要语文教师自己去体会验证。因而教师实践性学识也显得很重要,实践性学识,实践中来。
我特别建议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师弟师妹们,往非全日制方向调剂,尽管自己会累一点,但我想定是收获满满。
关于是否要二战,我觉得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去考虑:家里的经济情况?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于二战风险的评估?没人能代替你做决定,忠于自己吧。
约翰列侬说:“所有事情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坚守初心。都能成为彬彬有礼、循循善诱、侃侃而谈的语文卓越教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qinghaishifandaxue/kaoyanjingyan_20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