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师资队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简介正文

历史沿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数学教研室(组),历经基础部、数学系、数理学院等发展历程,于2011年11月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学院设有3个专业系、1个研究所及大学数学部,拥有1个省级科研平台“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数学教育实验中心”和多个校级实验室。目前在校学生85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30人。
学科专业: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空间天气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数学”学科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学院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三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全部为江苏省重点专业。学院采取“按专业招生、以大类培养、应兴趣分流”的培养方式,近年来开设了紧跟社会需求的特色班级:大气科学数理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术型培优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课程实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气象长望国际培优班)等。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全时教职工100多人,其中教授17人、海外非全时教授12人、副教授39人,博导 12人、硕导 44人。45岁以下教师100%实现博士化,85%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教师队伍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另有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28人次。
科研情况: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40余项,主持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企事业委托项目20余项,主持与主要参加“973”、“863”和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课题多项,科技经费超过2500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参编研究生教材5部。学院教师获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颁发的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进步(课题)奖等多项荣誉。
教学条件:学院实验中心为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拥有一流的软硬件发展环境,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包括数学建模、数学教育、空间天气学等国家与地方共建的实验室。拥有每秒浮点计算能力达到126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以及14台工作站、4台服务器、数百台计算机。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奖励30余项。
人才培养:学院坚持“精英、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导向。学生在全国、国际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例如:自2011年以来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2011年获,全国唯一本科类“高教社”杯),一、二等奖52项;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2012年获),特等提名奖3项,一、二等奖86项;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25项。毕业生总就业率超过98%,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科研机构、教育、IT行业、气象、通信、金融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生产应用等工作,同时一大批毕业生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同济、中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所,考研出国率达30%以上。学院现与美国佛蒙特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等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27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