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查调剂分数,进调剂群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研夏令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调剂2022最新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2006-2022]] [2023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正文

为切实做好我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精神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等,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额
1.我院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根据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情况和招生计划,我院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比例为1:1.3。具体分专业复试分数线以研究生院公布为准。复试名额如下表所示:
地理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生拟招生计划及复试名额
专业名称 研招网公布统考计划数 拟招生计划 复试名额 备注
合计 推免 统考 统考 分数线
地理学 46 53 1 52 68 319 (含6个国科大联合培养计划)
3S集成与气象应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19 19 0 19 24 305 根据生源情况,上线考生全部进入复试
地理学(南信大-国科大南京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2 20 4 16 16 313
2.通过2024年推荐免试考核的考生,已经取得拟录取资格,不参加本次复试。
3.不再寄发纸质复试通知书,复试名单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复试名单为准,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并保持电话畅通,按照要求准时参加复试。
二、复试的组织与管理
1.学院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复试及录取工作。
2.成立复试专家组,负责命题、面试及评定考生的面试成绩。
(1)复试命题。遴选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作风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且近期承担教学工作的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人员参与复试命题工作。
(2)面试专家。每个面试小组设专家5人(组长1人,考官4人),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
3.成立复试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考生资格审查、考场秩序的维持、面试考生的组织、复试过程录音录像、复试成绩的计算与录入等工作。
4.为了维护公平,面试前学院召开面试专家组会议,统一成绩评定标准。考生抽签确定面试所在组和面试顺序,面试专家抽签确定面试组别。
5.复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三、复试方式和内容
我院复试将按照我校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执行。
1.复试方式为线下现场复试的方式,所有复试考生必须到我校现场参加复试。
2.复试内容包括资格审查、心理素质测试、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能力测试)、同等学力加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等内容。
(1)资格审查、领取复试通知书、抽签
①考生于2024年3月30日(周六)上午9:00-11:00到启明楼308会议室接受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领取复试通知书,抽签确定复试组别和复试顺序。
②所有材料附件在学校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中。如果考生材料缺失,要求本人填写书面承诺,承诺在复试后一周内补齐资格审查材料。未补齐者,学院有权取消拟录取资格。不论是否录取,所交材料含成绩单一律不予退还,请考生自留底稿。
③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复试笔试和面试。逾期未参加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学院将不再另行通知考生。
(2)心理素质测试
考生于2024年3月29日8:00-30日16:00登录心理测试网站,根据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后进入测试板块(手机号码为研招网报名时所用手机号),所有项目全部完成后才能提交,心理素质测试成绩只作参考不计入复试总分。网址:http://ehall.nuist.edu.cn/xsfw/sys/xlpcapp/*default/index.do
(3)专业课笔试
①考生于2024年3月30日(周六)下午13:30-16:30参加专业课笔试,具体安排见复试通知书。专业课笔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②“地理学”专业课笔试科目为“F06地理信息系统原理”,“3S集成与气象应用”专业课笔试科目为“F03气象学与气候学”,考试大纲均已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③考生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复试通知书、黑色水笔参加考试。
(4)综合面试(含外语能力测试)
①2024年3月31日进行综合面试。面试组别、顺序以考生抽签信息为准。请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复试通知书、黑色水笔,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准时抵达指定地点候考。
②综合面试满分为150分,其中含外语能力测试50分。综合面试由复试专家组成员现场评分,评分方式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综合面试成绩低于90分者为不合格。
③综合面试包括外语能力测试和专业面试。外语能力测试包括:英文自我介绍、英文客观题问答(即考官用英文朗读题目内容,考生回答)。专业面试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英文客观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题目,均由考生抽取并回答。
④面试时,工作人员带领考生由候考区到达面试考场、验证身份。考生清晰慢速地报出抽签编号,使得面试专家能够记录。每个考生复试总体时间20分钟,其中外语能力测试时间不超过6分钟。面试结束后,考生取回准考证并按指定路线离开考区,不得在考区和候考区逗留。如发现已考考生与未考考生有任何信息交流,双方均按作弊论处。
⑤所有面试成绩原始打分表于面试结束后由面试专家签字后交各驻点督查人员收回并报研究生院留存。
注:从进入候考室到面试结束期间,考生一律不准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否则按违纪处理。
(5)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在复试资格审查时,考生需提交由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或政工部门填写并加盖公章的考核材料。在复试过程中,由复试小组面谈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情况。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成绩不记入复试总成绩,但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成绩计算及拟录取
1.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构成。其中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比为60%,复试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比为40%。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1.5×40%
2.复试成绩由专业课笔试成绩与综合面试成绩构成,其中专业课笔试成绩在复试成绩中占比为40%,综合面试成绩在复试成绩中占比为60%。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40%+综合面试成绩×60%
3.南信大-国科大南京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考生成绩计算方式: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0%+(笔试成绩×30%+综合面试成绩×70%)÷1.5×40%
4.根据考生综合成绩流水排定名次,结合招生计划,由我院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院批准。
5.考生的综合成绩相同者,排序优先顺序依次为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初试成绩中外国语和数学科目的累加成绩、数学科目的成绩。
五、保密和回避
1.参加复试的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工作组人员考前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复试试题及与命题工作有关的内容。如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面试必须向学院主动提出,进行必要的回避。
2.按照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保密管理规定,任何人员和机构(学校授权除外)不得对复试过程录音录像、拍照、截屏或者网络直播,不得传播试题等复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监督与复议
1、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本院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
2、会同研究生院和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全程进行监督(纪委监察部门电话:025—58731002;研究生院电话:025-58731201);地理科学学院电话:025-58731187。
七、未尽事宜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八、本细则解释权在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2024年3月

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仅是“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和“考研调剂中心小程序”里调剂信息的一部分举例,因为系统限制更新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请到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里进行筛选查看,还可以订阅。考研调剂中心还有历年调剂分数线、调剂一志愿去向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调剂生源来源,非常有价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调剂信息来自我们的调剂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菜单里可免费使用【考研调剂小程序】查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调剂信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调剂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调剂生源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调剂去向】等珍贵数据。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kaoyanfushi_90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