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新闻学
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

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南京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大学排名] [南京大学考研群] [南京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京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正文

南京大学作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同建立的一所高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上都处在我国前列,而在南大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受到各个企业的热捧,就业情景也不错,那么对于考研的学子来说如何考进南京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呢。下面是考南大新闻学的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考研成功!

考研学长学姐经验谈:
 
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复习是花费时间最多的,因为专业课的参考书最多,那么南京大学的新闻专业,有6本参考书。如何才能得高分超越竞争者?
  1.先理解再记忆,不留盲点。
  开始看书的时候先不要背,而是理解,将所有内容理解一遍。这个过程可能花费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必须的。看书的时候如果效率较高,可以一本一本地看;如果看一本会产生厌倦感,那就两本书结合着看,调节一下。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效率。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可能比较慢,有时候某些问题很可能看了很多遍都不懂,一定要沉住气,不要毛躁。我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特别慢的人,但是我知道有些东西是要靠反复记忆才可以记住的,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定要对学习的任务有个全面的认识,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力,更不要随便放弃,因为任何人在复习过程中都会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这完全是正常的。
  第二遍的时候,我还是选择理解,但是这次就不像上一次那样只是看,我在课本上做标记。因为我不是个喜欢做笔记的人,即使我做了,也不会去看。清楚了这点,我就不会跟风去做笔记,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我一直认为,笔记都是从课本上扒下来的,如果课本都背过了,还要笔记做什么?有些知识点包括N条,分散在课本的好多页,第二遍看书的时候我就用一个大括号把他们全部归纳起来,写在课本的一个位置,这样再看的时候就不需要翻来翻去搞得人很烦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看要点,要点下面的内容也需要关注。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往往考虑某个地方会不会出原题,不容易出题的地方他们就不背了,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考研不是小学考试,一是一,二是二的问题也许只会出现在名次解释和简答里面,而这些内容你背别人也背,因此差距基本拉不开。如果要得高分,就要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工作。考研毕竟是一场选拔性考试,不可能完全考课本的,或者说你要拿高分,在考纯课本知识的时候你也要答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是必须的,但是此外还要学会将一些内容灵活运用,学会借用知识。比如毛泽东的新闻思想,这是个很古老的问题,不要以为不单独出题考就不记忆了,因为时下党报改革的题目就可以借用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来做理论支点,如果你学会借用知识的话,老师会觉得你知识面很广,而不是你干瘪地分析问题。
  第三、四、五遍的时候就要开始背诵了,背诵的过程很辛苦,但是这是备考的关键过程,不能放松。
  我的专业课复习了10遍以上,基本上在考前2个月就把内容掌握了,但是掌握还不够,还要做到熟练,熟练到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书本知识来分析。做到各门课的融会贯通。我看书的时候经常分心,联想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这就是一种知识的融合。开始复习时半个月或者更长才可以看一本书,考前2个小时就可以背一本书。要注意,一定要及时将刚背过的内容进行复习,这样才不至于马上忘掉。如果不及时反复,很可能前功尽弃。
  2.补充知识
  在复习之初一定要看下真题,不要做,只是猜下会会如何出题。课本基本掌握之后,一定要搜集下你所报考专业的老师的论文或者著作,尤其是近几年的。我当时搜集到了南大新闻学某位泰斗级老师的所有论文,因为我知道他肯定参与出题,他的东西看多了,对他分析问题的思想就会有所领悟,这样答题的时候就可以投其所好。
  另外除去所要报考专业的真题,最好还是看下你所报考的专业比较强的其他高校的真题。比如复旦、人大的新闻比较强,这时候就可以搜集一些他们的真题来看,因为不同学校之间的题目也会重复的。其他学校一些专家的观点和论文也可以看下,如果能运用到你的题目中就算是答出特点了。
  3.提高答题技巧
  掌握知识是一回事,做题又是一回事。在课本复习基本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开始做真题了,自己总结一下简答、名词解释、论述等题目如何组织答案,是否有些答题格式等等。一定不要轻视做题的作用,如果把所有事情都放在最后,你会发现忙不过来,前期就应该将专业课弄好,剩下来的时间要多思考一下做题技巧。
  记得我在备考的过程中,开始也是盲目去背。由于专业课比较多,拓展知识面比较困难,答题的时候如何应用已有的知识来丰富答卷,显得尤为重要。那时候我们学校来了一位刚毕业的教网络传播的老师,他的课我都去听,不管复习多忙,我也会去。上课的内容很多都是老师思考了很久的精华,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分析问题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nanjingdaxue/jingyan_1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