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简介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滨海草地资源与分子生态学简介]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硕士培养]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师资]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联系方式]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简介] [鲁东大学跨海工程研究院水利工程学硕介绍]

鲁东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鲁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鲁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难吗] [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鲁东大学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群] [鲁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简介正文

学院简介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1984年更名为烟台师范学院体育系,2003年烟台师范学院体育系和公共体育教学部合并成立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4年原山东省交通学校公共体育教研室并入,2006年更为现名。
【师资队伍】学院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一支爱岗敬业、数量足够、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教授7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青年体育教师2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鲁东大学教学名师1人,鲁东大学“126人才工程”二层次学科带头人1人,鲁东大学突出贡献专家1人。
【专业学科】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3个本科专业,中意合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844人;承担全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现有田径、男子篮球、女子篮球3个高水平运动队。
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经过长期的成果积淀和方向凝练,逐渐形成了体育社会热点与体育服务社会、竞技体育科技攻关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传统体育功能开发与科学化实践、运动对人体技能和疾病防治的作用机制4个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体育学科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3年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5%,2018年、2019年连续2年进入GDI智库全国大学一流学科前50强;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体育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读硕士研究生118人。
【办学条件】学院有着优良的办学条件。设有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现有体育场馆13万平方米,其中,室外场地11.5万平方米,有田径场4个、足球场5个、篮球场31个、排球场15个、网球场14个、沙滩排球场地2个、攀岩场地1个、门球场地1个、乒乓球场地50个;室内场馆1.5万平方米,有综合训练馆2个、羽毛球馆2个、乒乓球馆2个、训练跑廊1个。
设有体育科学实验中心,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生物力学6个实验室和1个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图书馆拥有中外文体育类图书10000余册、期刊50余种;学院是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一级单位会员(专业性)”、中国武术协会“武术段位考试点”、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健身气功科研基地”、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教学成果】学院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田径-省级精品课程1门、运动生物力学-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体育教育专业-校级特色专业1个;田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校级优秀本科教学团队1个;体育心理学、传统体育养生学等11门校级精品课程。主、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规划教材等27部;主持完成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等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市厅级3项、校级17项;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参与)、山东省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9篇;主持完成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6项;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10人。
在全国、全省各类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2015年、2018年连续二届获得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毕业生考研率居全省同类院系前列。
【科学研究】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狠抓“三高三多”,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体育总局排球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蓝黄”两区重大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发表SCI、SSCI、CSSCI期刊学术论文137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30部;获中国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三等奖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山东省文化优秀科研成果、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00项。
【群体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等大赛中摘金夺银,频创佳绩,创造辉煌。2019年我校学子马振霞代表中国获2019年亚洲20公里竞走锦标赛女子组冠军;2017年获第13届全国运动会女子篮球青年组金牌(3名主力)、男子链球第7名,获第13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女子刀术铜牌、男子标枪铜牌、男子链球铜牌、女子棍术第6名、女子铁饼第6名、女子铅球第7名;2018年山东省第14届学生运动会(大学生组)获得金牌20枚、银牌14枚、铜牌16枚,蒋沛卿以60.45米获男子丙组链球金牌并打破山东省大学生男子链球58.61米纪录,这是本届大运会田径比赛中唯一打破山东省大学生田径比赛纪录的项目;勇夺甲组、丙组校长杯,展示了鲁大学子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以大学体育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平台,以体育竞赛为引领,推动群体活动全面开展。“学校体育赛事”与“学院特色活动”交互相应,营造出“每月有比赛,每周有精彩,每天有活动”的浓厚校园体育活动氛围,以赛带练,以赛促练,全员参与,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进操场,走向阳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感受运动,共享快乐,实现“阳光体育”全覆盖。
【人才培养】学院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迄今为止,学院向社会输送毕业生5000余人。他们以品德好、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为烟、威地区基础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众多的毕业学子中,既有全国、省、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骨干,也有担任各级党政、事业单位重要职务的领导,还有多名白手起家,迎难而上,自主创业的优秀企业家。
目前,体育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科学布局,精准发力,真抓实干,为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体育学院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ddx/yjsy_26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