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学硕士简介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学硕士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滨海草地资源与分子生态学简介]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硕士培养]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师资]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联系方式]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简介] [鲁东大学跨海工程研究院水利工程学硕介绍]

鲁东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鲁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鲁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难吗] [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鲁东大学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群] [鲁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学硕士简介正文

教育学-生物学科教学论  
2015-04-07 08:41    审核人:  
  
 
 
 
 
 
一、培养目标 
 
 1.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 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在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专业知识;把握国内外生物课程与教学理论以及具体研究方向的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关注并努力开拓本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培训、研究开发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3. 掌握英语,能够比较熟练运用所学的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并能较好地运用其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科研实践2学分,专业实习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2门,必修,3学分;
 
英语,1门,必修,3学分;
 
基础学位课程,3门,每门3学分或4学分,必修,共10学分;
 
专业学位课程,2门,每门3学分,必修,共6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同等学力身份和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四、培养环节
 
1. 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2.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均应在前三个学期完成。
 
3. 毕业(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毕业(学位)论文题目,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第三学期末组织开题论证,制订论文工作计划。
 
4.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习。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专业实习的形式为参加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学单位的课堂教学、教学辅导、教学研究、教育调查、教学设计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完成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具体形式和时间由研究生与导师商定,并在个人培养计划中注明。专业实习考核“合格”为通过,计2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科研实践的形式主要是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每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积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5. 中期筛选
 
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工作按《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鲁大校发〔2011〕109号)的规定执行,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6. 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检查
 
研究生通过毕业(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毕业(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7. 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撰写完毕并符合如下条件后,方能提出答辩申请: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实践活动规定的专业实习工作和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必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既要牢固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考核、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ddx/yjsy_26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