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鲁东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鲁东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滨海草地资源与分子生态学简介]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硕士培养]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师资]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联系方式]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简介] [鲁东大学跨海工程研究院水利工程学硕介绍]

鲁东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鲁东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鲁东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难吗] [鲁东大学研究生院] [鲁东大学排名] [鲁东大学考研群] [鲁东大学研究生学费] [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鲁东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文

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文学院               标准学制:四年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代码:050304
   专业大类:新闻传播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适用年级:2018级               专业负责人:袁丰雪
一、专业简介  
鲁东大学传播学专业创建于2015年。本专业在完成传播学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训练的同时,形成了东北亚区域跨文化传播学习、研究平台和立体化融媒体实践平台网络。
一是借力学校东北亚区域跨文化传播学习、研究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既熟练掌握传统媒体采编实务,又能谙熟新媒体传播技术与运营秘笈的能力;三是搭建全媒体实验中心,并借助电视台和各院系新闻网站、校广播电台、校报等实训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报刊、网络、影视、新媒体全方位、多环节的互动与实践,由学生按照媒体的专业流程和水准,定期制作新闻节目,并借助校园新闻网和教学网站的平台资源进行播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通过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传播学专业学生的融媒体素养、跨文化传播、实践应用能力将在大学四年内得到多层次、递进式、全方位的培养、锻炼与提升,毕业时成为媒体需要、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传播人才,未来成长为卓越应用型传播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统一、采编实务与新兴技能相融合的传播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关、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含外企)、网络媒体等机构,从事信息的采写、编辑和传播、网站策划、网站建设与管理以及网络信息的采写、编辑和传播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同时也具有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通讯社、新媒介机构从事新闻采写、编辑与制作工作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新闻与传播学基本原理、传播学研究方法,接受新闻采编业务、新媒体技术、编辑与制作、广告策划以及公共传播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沟通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专业培养,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要求(A)
A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熟悉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法律、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知识、礼仪常识和沟通技巧,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A2:工具性知识: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础办公软件操作。
A3:专业性知识:掌握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网络传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的能力。掌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媒体、报刊及广电媒体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影视艺术剪辑、非线性编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网络传播的道德与法规;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体经营和管理理念及技能; 掌握新闻采编及影视编导制作、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宣传或传播项目设计和制作,进行网站策划、建设、管理和传播;掌握数字出版业务及相关的策划业务。
A4:相关知识:需要具备一定文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调查的软件知识;了解传播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B)
B1:综合能力:培养文献检索能力,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专业外语进行阅读,书写,口头表达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媒介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语言表达、沟通交往的能力。
B2:基础能力:具备基本的专业操作能力,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悉媒介融合的新趋势,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具有独立、综合分析各类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沟通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新闻采编、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内容生产的能力;能够从事现代传播媒体与社会组织机构的业务操作及组织管理;具备适应企事业单位营销策划、品牌传播、广告公关等整合营销传播工作的能力。
B3:专业实践能力:具备报刊、网络与新媒体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的业务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进行报刊、网络与新媒体内容制作,报刊、网络与新媒体界面版式编辑策划制作,报刊、网络与新媒体发行、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够独立或团队进行受众分析、媒介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在新闻网站、商务网站、互联网企业、通信公司从事网络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也可以在新闻出版单位、新闻网站、调查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设计、采编运营和调查分析工作。
B4: 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的初步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C)
C1: 人文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体现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较高素养,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实守信和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具有优良的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C2: 专业素质:具有较高的从事新闻、公关、广告、策划等传播活动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从事传统媒体、网络与新媒体采编业务和媒介经营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
C3: 媒介素质: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具有对于媒介传播,特别是新兴媒介的认知能力、解读能力、批判能力、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媒介使用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媒介进行文本的、图像和影视的传播。
C4: 身心素质: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为三至六年。学生提前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最多提前一年)。学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未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允许延期毕业(最长可为六年)。对有特殊原因、特殊困难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允许中断学习,进行休学或创业(停学),保留学籍,停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传播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史、跨文化传播、新媒体研究、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传播效果与测量。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应用写作实践、摄影摄像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效果与测量、受众与视听率分析、纪录片创作、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ddx/yjsy_26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