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培养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师资力量]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联系方式]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硕士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科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兰州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交通大学排名]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群]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培养方案正文

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一、学科简介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其本科专业经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后,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学科主要研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运载工具及人工气候室内创建保证人员舒适和身心健康的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具有良好室内空气品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为此所需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理论与技术,冷热源及能量转换理论与技术,燃气、蒸汽与冷热水输送理论与技术,建筑自动化技术等,其中心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降低大气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各种最适宜的人工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本学科以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人工环境学基础理论,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电技术等知识。研究内容涉及人工环境系统的基础理论,但更侧重于人工环境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运行调节和设备开发等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理论问题。本学科点从1988年开始建设,2002年成立硕士点,2005年本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土木工程被授权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本学科点现拥有硕士生导师13人,包括粒子图像测速仪(PIV)等一批重要的仪器设备,可完成热工与流动理论与技术、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技术、热能及其设备应用与技术、制冷技术及应用等研究工作。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20余篇。
二、培养目标
(1)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方法; (2)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在人工环境研究与控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生产与科研课题的能力; (3)具有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和在校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2.5~3年。原则上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4学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学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供热技术与应用;制冷技术与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包括: 1.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技术 采用理论计算、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室内环境品质的要求与评价、控制理论与技术等内容。 2.热能及其设备应用技术 采用理论计算、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建筑、工农业生产等用户热能的需求和评价、热能利用理论与技术等内容。 3.液化天然气低温制冷技术研究 针对-162℃液化天然气工艺技术及装备,着力研究开发-162℃低温液化装备,包括LNG低温液化工艺系统、天然气预处理系统、LNG低温液化系列装备、LNG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装备、LNG多股流板翅式换热装备、LNG系列阀门、LNG螺旋压缩膨胀制冷机等。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学位课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1 01 英语(一) 916107320101 1 24 1.5 1
1 01 英语(二) 916107320102 2 24 1.5 1
1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931107320104 1 32 2 1
1 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931107320108 2 16 1 1
1 10 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 602081404107 2 32 2 2
1 10 空气调节理论与技术 602081404109 2 32 2 2
1 10 高等传热学 604080204150 1 32 2 1
1 10 高等流体力学 604080701101 1 48 3 1
1 10 数值计算方法 911107320102 1 32 2 1
2 05 数值传热学 602081404010 2 32 2 2
2 05 暖通测试技术及数据处理 602081404120 1 32 2 2
2 05 计算流体力学 603081504102 2 32 2 2
2 05 英语听说 933107320101 1 16 1 2
2 05 工程经济理论 602081404110 1 32 2 2
2 05 湍流理论 602081404111 2 32 2 2
2 05 低温制冷技术及其应用 602081404113 2 32 2 2
2 05 专业软件应用 602081404115 1 32 2 2
3 07 教学实践与科研(社会)实践 0110207080001        
3 07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进展报告 0110207080002        
3 07 预答辩 0110207080003        
3 07 科研论文 0110207080004        
3 07 学位论文 0110207080005        
3 07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 0110207080006        
3 07 学科前沿讲座 602081404118 2 16 1 2
课程类别编码
01 02 03 04 05 07 08
公共学位课 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选修课 必修环节 其他
09 10 11 12 13 14  
学科前沿 专业学位课 基础知识模块 专业知识模块 行业前沿知识模块 综合素养模块  
学位课-1 非学位课-2
六、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1. 学科前沿讲座(含seminar等) 学科前沿采用教师讲授与研究生研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以若干个教师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安排。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参加10场次学术讲座。 2.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 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署名第一作者在国内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或署名单位为兰州交通大学、署名第二作者且在国家一级学会独立主办的公开学术刊物(包括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发表论文一篇。 3.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进展报告等环节 (1)开题报告: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不少于20篇)和综述、生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确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计划、公开宣讲并获得通过。为保证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质量,开题报告考核一般应有一定的“首次不通过率”。论文开题报告首次考核未通过的研究生须在两个月后再进行一次论文开题报告,并纳入质量跟踪对象范围。 (2)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进行。研究生必须修完所有课程并完成开题报告,填写中期考核登记表,考核小组进行全面考核后,作出考核筛选决定。 (3)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报告是研究生自开题报告以来的科研工作情况与学位论文写作情况的阶段性总结与汇报。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报告一般应于第五学期完成。学位论文进展报告由导师(或导师组)具体负责,公开举行,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参加。 4.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 根据教育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安排必修环节进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精神的要求,每学年组织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学术不端行为处罚办法。
七、教学实践与科研(社会)实践
教学实践与科研(社会)实践二选一。 教学实践: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 科研(社会)实践: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生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等。 实践活动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或所在学科实践活动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考核成绩。实践(实习)完成后写出报告,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硕士点所在系领导核批合格后计1学分。
八、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兰州交通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lanzhoujiaot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6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