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考研
兰州大学研究生考研重点学科生态学简介

兰州大学研究生考研重点学科生态学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兰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兰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兰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兰州大学考研难吗]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大学排名] [兰州大学考研群] [兰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兰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兰州大学研究生考研重点学科生态学简介正文

生态学

一、     生态学重点学科介绍
兰州大学生态学是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1987年),具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以及留学生培养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和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在2002、2007、2012年的国家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其ESI排名多年来一直在全球各科研院所的前1%,且排名逐年上升。长期以来,本学科点受到了国家和甘肃省的大力支持,是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生态学科的牵头单位。依托本学科曾建有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1995-2003)、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2011)、旱区农业与生态恢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6-)。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评估优秀,并以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吸纳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开放实验室申报并获批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已于2013年正式由科技部验收合格。
       学科现有48名教学科研人员和6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8人,包括长江学者3名,国家外专局千人计划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人。还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
本学科包括四个主要研究方向:(1)理论生态学,在竞争理论、进化稳定性对策、群落构建的生态位和中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生态学杂志上,受到了国际生态学界的普遍关注;(2)干旱农业生态学,针对西部旱区脆弱生态系统,开展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促进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3)分子生态学,以我国西部极端生境下非模式生物为对象,在分子生态学的多个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4)草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对象,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方面从基础理论及应用两个层面展开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恢复做出了突出贡献。围绕四个研究方向,本学科近年来争取到国家、地方重点重大项目等8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1亿元,如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农业部行业专项1项等。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生态学领域顶尖期刊20余篇,包括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itons、PNAS、Ecology Letters、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等,以及与国际生态学著名学者合作发表在Nature、Science、Ecology Letters等。获得国家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0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
    本学科依托兰州大学在“211工程”和“985工程”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建设实验室平台和野外台站,于2014年10月正式迁入逸夫生物楼,建立和完善了分子生态学、理论生态、恢复生态、农业生态学、土壤生态学、作物生理生态学等多个高标准实验室。投入近1000万元提升兰州大学高寒草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合作站、玛曲站等野外台站的工作条件。现有“兰州大学高寒草地与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和合作市境内各一个分站)”和半干旱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榆中县中连川乡)2个和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圃1个;科研用房达到6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1500台件,设备总值5000万元。实验室作为本领域公共研究平台,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均加入兰州大学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除了向实验室研究人员和学校研究人员等开放使用外,还向其他相关机构和企业开放使用。
二、     学科队伍、研究方向、研究兴趣
生态学科的研究团队扎根于我国西部的高寒、干旱等严酷环境,始终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传统,针对西北生态保护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主要研究团队及方向如下:
1. 生态学研究所。所长为生态学重点学科负责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杜国祯教授,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工程师2人。本研究所遵循兰州大学“作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在青藏高原东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建有“兰州大学高寒草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合作站和玛曲站)”,立足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及高寒湿地,紧紧围绕西部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全方位开展种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植物繁殖生态学、进化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研究方向明确、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格局,具有鲜明的生态学研究区域特色。团队近年来主持了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总研究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团队以杜国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于2014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Journal of Ecology、Ec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际著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并作为主要合作者与国际知名生态学家共同在Nature,Nature Plants上发表论文,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2. 理论生态研究所 该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工程师1人。理论生态学是兰州大学生态学科点最早设立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和野外实验等方法,在自疏法则、竞争理论、物种间正相互作用、进化稳定对策、植物保育生物学、关于群落构建的生态位和中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的与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研究结果发表在Ecology Letters、Journal of Ecology、The American Naturalist等国际著名生态学杂志上,并与国际著名学者合作在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3篇,受到了国际生态学界的普遍关注。
3. 分子生态研究所 所长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建全教授,研究团队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实验员1人,其中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团队以我国西部极端环境下的非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在许多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1)利用群体遗传证据揭示了高山植物对第四纪气候变迁导致的三种基本模式;首次发现高山植物的辐射式物种多样化、环境选择导致的趋同进化和独特的极端环境适应机制;(2)采用基因组数据揭示了驯化牦牛的线粒体基因组松弛进化,牦牛相对于低海拔黄牛在低氧适应、营养代谢等方面存在生存优势的遗传基础;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发现了未被驯化的亲缘关系较远的重要遗传资源;(3)系统揭示了沙漠树木胡杨耐旱、耐盐、树木坚硬的遗传学基础,克隆了一批相关的基因,正在通过转基因获得抗旱、抗盐的树木品种;(4)收集了一批重要的遗传资源(云杉属物种资源和生物能源植物菊芋种质资源)。该团队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Molecular Ec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10大科技进展等多项奖励。
4. 农业生态研究所 所长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凤民教授,团队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工程师2人,该团队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引进外专千人1名。面对西部旱区脆弱和退化生态系统、人口与发展压力及全球气候变化,该团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李凤民教授的带领下,将集水农业不断推向深入,为西部旱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课题、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等在内的重要项目二十余项,研究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近百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主办/承办国际会议3次、国内会议2次,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日益显现。借助在西北旱地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李凤民教授团队积极开展中非合作项目,其中主持的“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计划:非洲地区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合作、开发与示范”(2010-2014)项目,为解决非洲当地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家对非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人才培养
自2005年以来,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161人获得博士学位,224人获得硕士学位,现在读博士生58人,硕士生179人。本学科自招收本科生、研究生以来,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硕士、博士,在国内生态学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培养教育部长江学者2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5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人等 (2007,2010,2013);一人获得英国生态学会青年学者奖(the John L Harper Young Investigator's Prize,2006),系我国本土学者首次在该学会期刊发表论文,也是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3位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分别获得Journal of Ecology,Plant and Soil,Oiks的主编推荐(Editor’s Choice)。博士研究生首次在我国本土作为第一作者在生态学顶尖专业期刊Ecology Letters 上发表论文。2011年国内主流媒体网站(中国科教评价网、新浪网和中华排名网)对全国开设生态学本科与研究生培养的100多所高校排名中,兰州大学生态学均排名第一。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lanzhoudaxue/zhuanyepaiming_3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