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中国计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招生]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中国计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计量大学考研难吗]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计量大学考研群]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学费]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辅导] [中国计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属省重点专业,具有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专业已建成为省重点专业。其中以质检法与标准化法律凸显特色,以之为方向的经济法学科2011年被学校再列为"按博士点标准建设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严谨的法学思维,较高的法律实务技能,较强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和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法律人才。
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等教育部规定的法学核心课程;设置公法和经济法两个平台供学生选择,公法平台突出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及行政管理特色,经济法平台突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法特色。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政法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审判、检察、行政管理、律师、法律顾问和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等。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简介

知识产权专业(本科)
专业特色:知识产权专业是将我校鲜明的质量、标准化行业办学背景与浙江省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的新兴特色专业。本专业以"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为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围绕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人才需求,致力于培养知识产权+标准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的多学科复合人才。知识产权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获批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专业不仅拥有特色鲜明的学科支撑,而且拥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另外,专业还拥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实践平台,包括省内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国家专利代理人考试考点、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等。本专业已形成知识产权、标准化、质检特色和优势明显的教学、科研、实践支撑平台体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扣行业、社会需求和地域特色,坚持法学和特定理工科专业相结合,强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为知识产权行业领域的执法管理部门、司法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业务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实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又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运用能力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实务人才。
主干课程: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等规定的法学核心课程以及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知识产权贸易等知识产权专门主干课程。本专业还突出国际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专利文献检索与写作、专利信息分析与应用等特色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机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工商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等院校等单位或行业,从事法律和知识产权管理、审判、企业知识产权法务、专利、商标、版权中介服务以及知识产权教学研究工作等。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 310018 Tel: 0571-86835791 Mail: cjlufxy@cjlu.edu.cn
©2003-2008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与2009年12月成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合署办公。学院秉承“厚德崇法,德法兼修,立学立人,知行合一”的院训,经过近二十年本科教育和十多年硕士研究生的办学历程,形成了本科、专升本、双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法学、知识产权2个本科专业,法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知识产权学院的知识产权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和浙江省“十三五”特色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法律系、知识产权系、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及实践教学团队。经多年凝练,法学一级学科上形成了法学理论、经济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与网络法治等四个优势学科方向,在法律硕士层面形成了法治政府理论与实务、质量安全法律理论与实务、民商事法律理论与实务、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务等四个研究领域。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学科也颇具实力。其中,经济法学科为校重点建设和按博士点标准建设学科,质检法领域的研究团队,在国内独具特色,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修订工作,并多次参加《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咨询。
截至目前,学院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教授9人,副教授1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第三层次人才5人,入选国家“双千计划”1人。学院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实务导师50余人。现有本科、专升本、双学位和硕士研究生900余人。
学院拥有国家、省、市、区四级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基地),2006年建立杭州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训基地,2009年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学校共建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暨中国计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10年建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2016年建立杭州 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基地,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获国家知识产局批准设立。学院教师主持的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团队)”是浙江省唯一的知识产权领域的青年学者团队。学院共建和合作参与“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以及建有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浙江平台等。2018年“质量发展法治研究中心”获批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2019年获批国际贸易规则与标准研究基地。学院也是“浙江省法学会网络法治研究会”和“浙江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的会长单位,为学校和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院设有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质检法研究中心、标准与法律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研究中心、网络与法治研究中心等院内研究平台,拥有一批潜心学术,术有专攻的骨干研究队伍,并且取得了富有特色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出版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同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承担教育部、司法部、国家质检总局、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其他各类省部级课题81项。学院教师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民族研究》、《敦煌研究》和《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读书》等权威、一级和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100余篇,有10多篇学术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3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多科性大学法学应用规划教材和“质检法系列教材”8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奖项26项,其中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人担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等全国性学术机构的理事,是浙江省网络法治研究会、浙江省科技法学研究会、浙江省法律文化研究会、浙江省法学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律师法学研究会的会长和副会长单位。
学院按照立德树人的理念和目标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培养要求,遵循“夯实法学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发挥质检优势,强化实务能力”的办学宗旨,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学、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教学的合作,已与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多个高校签署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教师、学生的互动活动,效果良好。学院先后与30多家浙江省内外的法院、检察院、司法厅(局)、多家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和稳定的协作关系,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务能力。学院按大类招生的教学改革特色凸显,实践教学和法律诊所教学成效显著,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成绩斐然,培养的学生质量获得社会肯定。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近百名国际、国内一流的学术大家、名家、专家和新锐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多次承办、协办了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高层级的学术会议,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培训交流,成功举办了“百家讲坛”、“实务论坛”、“法学真知”、“钱江法潮”、“博士论坛”等各层级论坛,交流思想,敦厚学谊,阐发真知,启迪智慧。
学院注重公开、公平、公正为特质的法律文化建设,党群工作在推进民主管理、增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由“奔跑吧,法律”、模拟法庭、法律学人、辩论赛、知识竞赛、学术报告、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电影展播、学生素质拓展等系列活动组成的“法律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五届,是学校首届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历经十余届的“知识产权周”汇学术报告、展板宣传、趣味活动、专利写作大赛、毕业生招聘、知识宣讲、社区服务等活动于一体,让学生得到了全面锻炼。近年来我们的学生在全省法科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等课外科技竞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近年来,学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逐年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院上下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为建成特色鲜明,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法学院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