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云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云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云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云南大学考研难吗] [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云南大学考研群] [云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云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云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云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艺术与设计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招生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服装系介绍

服装系介绍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7-07-11 来源: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学科历史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早在1997年就设立于原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至今已有20年的办学历史。凭借云南民族服饰丰富资源的优势,民族特色就是我系最鲜明的办学特色。本专业教学理念明确,致力于打造具有民族特点的现代化专业教学体系。
 
教学平台
    本专业拥有350㎡的服饰教学实训空间,设备90余件套,建成有特种工艺、编织刺绣、手工印染等独立工作室,以此为基础结合多媒体设备组成了现代化、综合性服装教学及民族服饰实训教学中心。我们还联合了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等教学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并共享云大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这些资源在服务我系师生学习民族服饰、查阅民族影视资料、开展相关科研教学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办学思路
    本专业坚持服饰艺术设计与工程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努力打破各专业间的壁垒,最大化地整合资源,不断探索新科技及民族文化在服饰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我们坚持服装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强调“艺工结合”的办学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学交流活动等不同层面进行积极革新。
 
教师团队
    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现有专业教师8人,本院本专业在职5人、外院在职2人,外聘教师1人。我系还聘请校外专家不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教师在民族服饰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成果显著。主持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211工程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学术专著分别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国家民委优秀论著一等奖、云南图书奖一等奖等。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码媒体系介绍

数码媒体系介绍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7-07-11 来源: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
1、学科历史: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有12年办学历史。


2、学科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下设数字动画设计、数字影视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3、学科队伍: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下设动画和影视教研室,共有全职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人,另有客座教授3名。


4、科研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研究艺术学基本原理、动画设计与制作方法、数码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数码媒体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市场策划能力和数码媒体艺术设计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及掌握最新数码媒体艺术设计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开设有数字电影语言、动画创作、中西电影赏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设计、原画创作、影视后期制作、版式设计、插画、摄像、声音设计、数码媒体创作实践、数码动态研究、数码表演创作、影视策划与应用等专业课程。


5、教学平台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现有动画、影视两个教研室,四个学生工作平台,多个专业工作室,三个实验室(动画、影视、摄影)。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简介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系成立于1994年,是学院最早建立的两个专业教学系之一,拥有艺术硕士(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学位授权。本系以印刷为主要媒介的平面设计、以手工艺为载体的文创产品设计和以影像传播为主的动态多媒体设计相融合的复合型办学定位,以民族民间文化的当代设计转化为学科特色,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逐渐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创业并举的办学模式。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简介

环境设计系简介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8-01-24 来源:

    环境设计专业成了于1994年,分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两个专业方向,设两个教研室,共有教师11人,期中副教授2人讲师9人,另聘客座教授一名,目前在校学生300多人。历经23年的教学与实践,环境设计建立了金木工作室、雕塑工作室等学生实验空间,同时成立了以导师为核心的专业设计工作室11个(艺术与空间设计工作室、村落景观规划工作室、园艺与生态设计工作室、建筑与空间设计工作室、景观建筑设计工作室、景观艺术与主题空间工作室、陈设设计与工艺工作室、家具与空间设计工作室、照明与色彩设计工作室、材料研究工作室、民族艺术与空间设计工作室),6个学生专业工作平台。探索出了一套培养环境设计高级人才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外多家教育和设计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实习基地,旨在培养观念新、具有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性强及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环境设计高级专门人才。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介绍

音乐系介绍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7-07-11 来源:

    音乐系成立于2001年,已有17年的办学历史,现具有艺术学理论(音乐方向)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音乐方向)两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还具有艺术硕士(音乐表演专业)学位授权。音乐系秉承学院“厚德博学、精艺尚美”的办学理念,以致力于培养“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联通世界”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为宗旨,加强学生对音乐经典文献、经典作品和原创性思想的学习,注重对各民族民间音乐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具体课程和教育活动中的会通。通过循序渐进地接受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音乐研究能力、表演能力、创作制作能力等。迄今为止,已经为音乐各相关行业领域输送了280多名专门人才。
    音乐系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助教3人,涉及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声乐、器乐等专业方向,教师队伍中,有“QR”海外特聘专家1人,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除此,音乐系聘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
    多年来,音乐系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省级哲学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代表性论文成果在CSSCI、北大核心期刊发表50余篇,出版专著、专辑、教材等20余部。师生参加各类音乐会演出260多场次,参加各类演出、比赛获奖180余项。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介绍

美术系介绍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18-03-04 来源:

美术系成立于2001年,建系以来秉持“原典教育、原创学术、原野教育”之“三原教育”理念,以当代艺术教学与研究为办学特色,以培养高质量艺术创作、研究、出版、文化传播、管理、教学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努力推进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与中国当代艺术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培养艺术文化领域时代精神的引领者。
美术系下辖美术理论教研室、第一工作室与第二工作室,含美术学与绘画两个专业。目前,美术系在职在编教师25人,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6名、讲师8名、助教1名,博士5名,在读博士后1名,硕士8名,职称和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专著与个人画册共8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发表作品2100余件,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1项,举办个人作品展34次,学术成果获奖135项。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怀周楼      电话:0871-65036881
本科生招生电话:0871-65036873     研究生招生电话:0871-65036629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由艺术学理论、美术学、音乐学、设计学构成学科主体,以视觉图像研究、民族艺术遗产、当代艺术、民族音乐学、传统工艺与设计为研究特色。云南大学艺术学学科传统深厚、文脉深远、成就卓著,她的历史是祖国边疆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篇章,她的现在是国家面向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建设,建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
云南大学艺术教育的雏形,源于传统书院。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的五华书院即以经学、文学、史学、书学为核心。清雍正九年(1731年),云贵总督鄂尔泰购捐图书碑帖一万余卷,制定章程和教材,培育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其中钱沣(号南园,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书画卓然名世,影响深远。

1922年,云南大学的前身私立东陆大学成立,学校延续书院教育传统。建校之始,云南文化名人、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字树五,号树圃),国学大师谢无量,以及袁丕佑、龚自知、白之瀚等硕学鸿儒都在校教授国文和书法。1929年,国歌作曲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音乐家、共产党员聂耳在东陆大学多次组织进步音乐戏剧演出,使云南大学音乐教育始终与民族精神、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1934年东陆大学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成为了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艺术大家受聘到校任教。这一时期,费孝通(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人)、姜亮夫(敦煌学家、书法家)、楚图南(文学家、书法家)、刘文典(国学大师、书法家)、闻一多(诗人、画家、设计家、书法篆刻家)、梁思成(建筑学家)、林徽因(建筑学家、设计家)、王逊(美术史家)、李霖灿(美术史家)、胡小石(国学大师、书法家)、顾颉刚(史学家、书法家)、张充和(书画家、昆曲学家)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云集云大。他们德艺双馨,博通经史,工诗擅书,东陆园成为了诗词、书法、绘画、戏曲、戏剧、古琴等中国传统艺术学术研究重镇,亦建构起云南大学艺术教育“艺文融通,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
1938年,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梁思成在校内设计的映秋院,中西合璧,古朴典雅,至今卓立东陆园,与会泽院一并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杰出作品。1942年徐悲鸿赴滇举行“抗日劳军画展”,受熊庆来校长之邀居住并讲学于云南大学,倡导“艺术报国”之鸿志,确立了云大艺术教育“艺术为国、艺术为民”的家国精神,培养出熊秉明、袁晓岑等蜚声国际的一批艺术大家。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艺)、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94年云南大学与马来西亚国际现代设计集团联合创办成立了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最早设立的设计学院之一,引设计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先河。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2年为完善艺术学科,又依托人文学院成立云南大学艺术学院。 2005年,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与艺术学院合并,成立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实现了院系重组、优势整合、学科拓展。
2017年云南大学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艺术与设计学院迎来了历史上的重大发展契机。学院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坚持“厚德博学,精艺尚美”的办学理念,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目标,锐意进取,勠力前进,致力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不断书写着祖国边疆艺术教育的华丽篇章。
现阶段学院下设美术系、音乐系、环境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6个教学系。2005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实施“云南大学与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云南大学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编教师中教授15名,副教授17名,其中国家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4名。拥有云南省重点培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艺术学理论)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艺术学理论、美术学)2个、艺术专业硕士1个(涵盖美术、音乐和设计方向)、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中国少数民族艺术)1个、本科专业5个(美术学、音乐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5000余名,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5%以上。
在保持高质量教学的同时,学院全面推进科研和创作工作,全力建设“服务云南、辐射全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艺术学一流学科。近年来,取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6项。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艺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学院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职责,致力传承徐悲鸿“艺术报国”志向,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研高地。现阶段,学院承担着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云南大学紫陶传承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两个国家级平台建设项目,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形成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相互融通的多方位办学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院师生将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抱负,扎根云南、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担负起引领云南乃至东南亚南亚艺术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云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事业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导师介绍:寇元勋


  寇元勋白族,1963年生于云南剑川。198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云南省九三书画院副院长、云南省政协特聘画家、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国画院特聘画家、《美术家》、《翰墨藏真》杂志编委。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重要展览。

  曾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二等奖,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被中国美协授予“民族杰出艺术家”称号。先后在大理、昆明、北京、南宁、西安、美国(中密西根大学、圣巴拉蒂诺艺术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日本大阪、泰国东方大学、马来西亚第一现代美术馆等地多次举办个展、联展。出版《寇元勋国画作品优选》、《中国当代翰墨名家研究——寇元勋》、《寇元勋水墨兰竹》、《寇元勋雨林意象》、《寇元勋水墨画系列——家园情境》,专著《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

  获奖情况

  2001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民族杰出艺术家”称号,中国美协;

  2002年,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国家人事部;

  1996年,获《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美展》银奖,中国美协;

  1999年,获《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美展》银奖,中国美协;

  2005年,获《“民族百花奖”第六届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中国美协;

  2000年,获《第三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二等奖,云南省政府;

  1997年,获《首届欧洲中国艺术大展》优秀奖,中国香港艺术中心;

  1999年,获《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展》佳作奖,中国美协;

  1996年,《第四届云南省中国画展》三等奖,云南省美协;

  1992年,《首届加拿大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大赛》优秀奖,国际水墨画协会;

  2001年,《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名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书画精品大展》金奖,大展组委会;

  1996年,《首届扇面艺术大展》优秀奖,中国文联;

  2001年,获《中国首届“南方长城杯”书画大赛》优秀奖,湖南省文联;

  2000年,获《“金丝猴”杯中国书画大展》铜奖,中国美协旅游联谊会;

  2002年,获《中国西部书画大赛》三等奖,陕西省文化厅;

  2004年,获《建国五十周年云南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联;

  2004年,获《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纪念奖,中国文化部;

  1990年,《首届“桃李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2006年,获《“云岭消费杯”美术、书法、摄影展》佳作奖,云南省美协;

  2008年,获《第五届云南省中国画大展》优秀奖,云南省美协;

  2008年,获《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

  个展:

  1990年,《寇元勋中国画展》,大理市博物馆;

  1998年,《寇元勋中国画展》,美国中根大学艺术中心;

  1999年,《寇元勋中国画展》,郑州美术馆;

  2004年,《寇元勋中国画展》,东芫鸦片战争博物馆;

  2004年,《寇元勋中国画展》,云南省博物馆。

  专著及作品集

  《寇元勋国画作品优选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2月;

  《中国当代翰墨名家研究———寇元勋》,画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

  《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理论专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寇元勋水墨画系列》,画册,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

  《寇元勋水墨兰竹精选清赏》,画册,2007年9月;

  《寇元勋水墨画系列雨林意象》,画册,2008年1月;

  《寇元勋水墨画系列家园情境》,画册,2008年10月。

  联展

  1993年,《黄河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画入围作品展》,文化部;

  1997年,《“黄河魂”中国书画艺术大展》,中国文联;

  1997年,《全国首届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美术》杂志社、《中国书法》杂志社;

  1997年,《首届北京国际扇面艺术展》,中国文化部;

  1998年,《世界华人书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8年,特邀参加《“十运杯”云南省书画展》,云南美术家协会;

  1998年,《首届欧洲中国扇面艺术展》,欧洲中国画院;

  1998年,《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8年,《当代国画一千家作品集》,天津文联;

  1999年,《纪念张大千诞辰100年周年世界华人书画名家精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9年,《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9年,《“炎帝杯”国际书画大展》,湖南省文化厅;

  1999年,《99’迎澳门回归,中国书画摄影艺术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9年,《第二届西南少数民族美展》,云南美协、四川美协、贵州美协;

  1999年,《云南省首届花鸟书画作品展》,云南省美协;

  1999年,《“人与自然”云南省美展》,云南省文化厅;

  1999年,《迎澳门回归云南省美术书法作品展》,云南省美协;

  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云南省美术作品展》,云南省文化厅;

  2000年,《沈阳艺术节全国书画家新作展》,中国美协;

  2000年,《赵孟頫杯全国书画大展》,浙江省美协;

  2000年,《第二届光明日报美术作品展》,《光明日报》;

  2000年,《第十四回炭火展中国少数民族促进会选拔展》(日本),中国少数民族促进会;

  2001年,特邀参加《第二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中国画家》;

  2001年,特邀参加《走进西部、情系边防全国著名画家作品展》,《中国美术家》;

  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云南省书画展》,云南省美协;

  2001年,特邀参加《第二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中国画家院;

  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云南书画展》,云南省美协;

  2001年,《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云南十五人邀请展》,北京中国画研究院;

  2002年,特邀参加《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山东美协;

  2002年,特邀参加《中日合同水墨昆明年展》,日本、中国水墨交流协会;

  2002年,《纪念延安文艺会谈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协;

  2002年,特邀参加《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山东省美协;

  2003年,《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云南省书画展》,云南省美协、书协;

  2003年,《艺术与人文—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作品展》,云南大学艺术学院;

  2003年,《大理学院泰国东方大学美术作品展》,泰国东方大学、大理学院;

  2003年,《第六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全国书画大展》,第六届中国怀化郑板桥艺术节组委会;

  2003年,特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成立45周年全国书画家邀请展》,中央电视台书画院;

  2003年,特邀参加《第六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全国书画大展》,兴化市政府;

  2003年,《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云南省书画展》,云南省书协、美协;

  2003年,《艺术与人文》———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作品展,云南大学艺术学院;

  2003年,《“黎昌杯”青年中国画大展》,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2003年,《当代中、日、韩水墨画联展》,《美术界》;

  2004年,云大艺术学院美术作品赴美国加州圣巴拉蒂诺成立艺术博物馆展,美国加州艺术博物馆、云大艺术学院联合主办;

  2004年,《全国师范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

  2005年,云南省中国画艺术创作研讨会作品展,云南省美协;

  2005年,《滇风—五人中国画展》,云南省博物馆;

  2005年,昆明、台北当代艺术家邀请展,昆明台资企业协会;

  2005年,首届《书画典藏》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国际东方艺术收藏协会;

  2005年,《民族团结颂》画展,全国政协;

  2005年,《“辉煌中国”中国画展》,文物出版社;

  2005年,《云南省纪念“一二?一”运动60周年书画展》,云南省纪念“一二一”运动60周年组委会;

  2006年,《纪念李诞辰32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扬州八怪书画院;

  2006年,获特邀参加“相约文博会建设银行书画大展赛”;

  2006年,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作品展,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006年,《“品味生活”滇风五人水墨画小品展》,云南省美协;

  2007年,马来西亚独立五十周年国际艺术邀请展,马来西亚第一现代美术馆、国家美术馆;

  2007年,西部十二省首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2007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广西文联;

  2007年,云南大学伍玛瑶师生书画展,云南大学;

  2007年,纪念甘肃大学50周年书画作品展,甘肃大学;

  2007年,纪念同济大学100周年书画作品展,同济大学;

  2007年,云南书法精品展,云南省书法家协会;

  2007年,《“雾城之旅”滇风五人笔下的西藏中国画展》,云南省美协;

  2007年,首届新丝路画展,西安大树艺术境界文化交流策划有限公司;

  2008年,中国画一百家邀请展,中共白山市江源区政府、《翰墨藏真》杂志社;

  2008年,第二届中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国际东方艺术收藏协会、《书画典藏》编辑部;

  2008年,走进彝州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画楚雄展,中共楚雄市委、市政府,云南画院;

  2008年,2008中韩书法交流展,云南省书法家协会;

  2008年,云南省政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聘书画摄影艺术家作品展”,云南省政协办公;

  2008年,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8年,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云南九三书画院成立书画展,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

  2008年,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成立70周年滇风五人作品展,云南省省委;

  2008年,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共白山市江源区政府、《翰墨藏真》杂志社宣传部、云南美术家协会、云南师范大学。

  刊载

  《书画艺术》,专版,2000年第3期;

  《中国美术家》,专版,2001年第1期;

  《中国画家》,专版,2001年第1期;

  《中外酒店》,专版,2001年第4期;

  《美术》、《晴秋》,2001年12期;

  《水墨》、《清露》,2002年3期;

  《装饰》、《晴秋》,2002年1期;

  《民族艺术研究》,专版,2002年第4期;

  《青年与社会》,专版,2002年总232期;

  《文化生活报》,专版,2003年18期;

  《中国画家》,专版,2004年第4期;

  《可人轩》,专版,2004年第5期;

  《诗书画》,专版,2004年;

  《美术家》,专版,2004年第4期;

  《美术大观》,专版,2004年第7期;

  《美术界》,专版,2004年第3期;

  《书画藏典》,专版,2004年第3期;

  《世界知识画报》,特刊专版,2004年第12期;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专版,2005年第1期;

  《云南画报》,专版,2005年第5期;

  《美术大观》,专版,2005年第6期;

  《东方美术馆》,专版,2005年第1期;

  《艺术名家》,专版,2005年第13期;

  《中国书画鉴赏》,专版,2006年第5期;

  《话说中国》,专版,2006年第1期;

  《香巴拉》,专版,2006年第9期;

  《云南日报》、《梨花时节》、《秋声》,2004年9月15日;

  《云南日报》、《期盼》,2006年11月;

  《中国书画鉴赏》,专版,2007年;

  《中国艺术鉴藏》,专版,2008年第3辑;

  《中国艺术鉴藏》,专版,2008年第4辑;

  《翰墨大匠》、《长夏》,2008年第10期;

  《艺术追踪》、《冬阳》,2008年第1期。

  入编画册

  《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云南美术作品展览集》,云南省文化厅,1992年;

  《首届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大赛获奖作品集》,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

  《北普陀藏画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三名金叶奖书画作品集》,福建美术出版社,1996年;

  《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艺术大奖赛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当代中国画展入围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首届欧洲中国艺术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东方艺术中心,1997年;

  《中国扇子艺术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世界华人书画展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当代扇面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云南艺术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美术作品集》,云南艺术学院,1999年;

  《云南书画》,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

  《当代画风》,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99昆明世界博览会“人与自然”美术作品集》,云南省文化厅;

  《华人书画名家精品作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

  《中国画坛精英》,香港新闻出版社,1998年;

  《毛泽东诗词创意画》,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2000年云南中国化论坛》,云南省美协,2000年;

  《“金丝猴”杯东方书画艺术大展获奖作品集》,《东方美术》特刊,2000年;

  《庆祝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大展获奖作品集》,大展组委会,2000年;

  《中国画杰出人才作品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

  《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双年展作品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书画名家小品集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全国书画家润格作品集》,中国书画出版社,2003年;

  《中国画水墨精品》(卷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2003年中央电视台书画作品集》,中央电视台书画院;

  《全国书画名家作品精品集》,中国国际出版社,2003年;

  《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人物画百家》,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画坛年度精品报告》,《画报杂志社》,2004年;

  《当代中日韩水墨画联展作品集》,2004年;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中国名家小品集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21世纪亚洲书画艺术博览》,美国维梦国际出版公司,2005年;

  《昆明-台北当代艺术家邀请展作品集》,2005年;

  《相约文博会、建设杯书画大赛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

  《“云岭消防杯”美术书画摄影作品展作品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当代中国画百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水墨中国”首届书画典藏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作品集》,科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艺业千秋》,学苑出版社,2006年;

  《艺海藏珍》,大连出版社,2006年;

  《亚洲书画界人物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作品集》,2007年;

  《马来西亚建国五十周年国际艺术邀请展作品集》,2007年;

  《云南书法精品展作品集》,2007年;

  《中国当代水墨名家》,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中国著名书画名家为奥运喝彩》,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云南九三书画院成立书画展作品集》,2008年;

  《云南省政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聘书画摄影艺术家作品展”作品集》,2008年;

  《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作品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中国画一百家邀请展作品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

  《第二届中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中国画作品集》,大众文化出版社,2008年;

  《走进彝州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画楚雄展作品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论文发表

  《齐白石绘画艺术》,《大理文化》,2000年第2期;

  《现代意识与中国人物画》、《美术界》,2001年2期;

  《清初遗民画家的绘画特点》、《大连学院院刊》,2001年3期;

  《中国岩画的内容与形式》、《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第3期;

  《关于现代意识与云南中国画的思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西洋绘画漫谈》、《大理》,2002年第2期;

  《中国古代书法研究》共6篇,《艺术教育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黄庭坚论画中的禅意》、《艺术追踪》,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年8月;

  《论六法中的气韵》、《云美论丛》,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