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厦门理工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厦门理工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厦门理工学院考研难吗] [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院] [厦门理工学院考研群] [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学费] [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辅导] [厦门理工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光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领域简介
光学工程学科覆盖了光学信息处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技术,光电检测,激光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全息技术、薄膜和集成光学、应用光学、环境光学、智能检测与控制、光机电一体化、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等研究方向,其中厦门理工学院光学工程学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和应用型学科。
光学工程是研究光的自然属性的一门学科,涉及光学、电子学、光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化学、材料、量子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智能制造、计算机技术等前沿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学科。
光学工程的研究领域包括:光电检测,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纤传感、弱光与红外热成像、微光机电系统、环境光学、智能检测与控制、光机电一体化、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光学仪器、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学校、研究所,尤其光电类企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行业或职业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3)掌握所从事行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和担负行业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
(5)可胜任本领域的相关的工作;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三、研究方向及简介

1.应用光学(培养单位: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
该方向呼应厦门LED照明、光伏和平板显示等千亿支柱产业链对光电人才的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LED照明器件及系统、光电系统集成、光电显示技术、光学设计及二次配光;薄膜光伏器件及系统,太阳能光伏材料;显示材料及器件、发光材料与器件、光存储材料与器件;固体激光器及技术。
2.光电信息技术(培养单位: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
该方向结合国家对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立足厦门光电信息产业、通信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光电探测技术;光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技术等;红光探测技术、数字微镜技术、电路设计、单片机技术;通信信号与处理、5G通信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水声通信技术、智慧城市与家具等;集成电路设计及工艺、模拟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存储芯片设计、光通信芯片设计等。
3. 环境光学(培养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方向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引起的生态环境、资源(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以环境光学系统性分析、环境光谱学、环境光学遥感监测、高分辨激光光谱、激光同位素和环境光催化等光学技术为手段,将其应用在环境系统性分析、环境生物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研究中。如环境光学过程识别及系统性模拟、环境污染物检测、光谱学/光化学污染机理、环境复合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灾害性环境污染(如气溶胶、城市光化学烟雾等)形成机理过程分析及模拟研究等。
4. 光学材料与器件(培养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研究方向对接福建省光电和电子制造等行业的需求,开展新型高效稀土发光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应力发光薄膜材料、光电器件的设计与组装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氮氧化物稀土荧光粉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稀土发光粉末的涂敷技术、LED芯片与器件的设计与封装技术;研究设计新型稀土发光薄膜的合成制备方法,开发高性能稀土发光薄膜,探索其在超薄显示器、薄膜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开展光无源器件、LED器件等光电器件关键工艺的研究以及LED照明灯具与车灯的研究和开发。
5. 智能检测与控制(培养单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该方向包括光电系统优化与模式识别、光电检测与智能控制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等3大研究方向,紧密对接福建省(厦门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以服务智能检测、智能控制和智能电器等产业为宗旨,培养掌握智能检测和智能控制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和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与光电系统优化与模式识别、光电检测与智能控制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相关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6. 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培养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该方向结合国家对新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立足厦门和海西的信息产业,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数据分析、医疗图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智能推荐等理论与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缺陷检测与软件测试理论;面向大数据的智能信息处理、高维数据降维、基因选择理论;面向大数据的不确定性度量理论及群智能算法优化理论;设计分布式软件测试及软硬件协同测试方法;嵌入式体系结构及其优化方法、无线传感网络感知理论与方法、基于云计算的时空大数据处理技术、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等。
7.光机电一体化(培养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根据国家和福建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结合海西经济区重大发展需求,凝练成光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开发、光学精密制造技术、激光测试与激光加工技术、机器视觉与光电检测技术等4大研究方向。重点开发光电器件微喷射与电纺直写3D打印技术,微结构光学元件及模具超精密加工技术,飞机蒙皮涂层大功率激光清除技术研究,基于视觉识别的印制电路板表面激光高精度清洗关键技术研究,基于CAM的个性化树脂镜片复合加工工艺及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红外成像的低警觉驾驶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中厚板焊接机器人和异构件抛光机器人系统优化集成与应用,激光与干冰环保清洗装备开发已形成产业化。

四、领域范围

光学工程领域的专业特征比较突出,主要包括:光学仪器、光电材料、光电技术、光电检测、光电信息传输与处理、光纤通信与传感、平板显示器件和系统、微光机电系统、环境光学、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光机电一体化、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 
五、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 光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培养模式为双导师制,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形式包括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以下统称为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 光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符合厦门理工学院提前毕业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修业年限最少不得低于2年。在学校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内若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可适当延长修业年限,但最长一般不超过6年。
3.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需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应主要在校内完成,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可以在企业及其实习单位完成。
4.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实习可以在企业、设计单位、相关行业行政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展开。
六、课程及培养环节设置
(一)课程学习、必修环节与专业实践学分要求:
1.全日制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限定性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2.非全日制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限定性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鼓励非全日制学生使用网络慕课平台,选修网络课程。
3.国际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中国概况和汉语类课程不少于8学分、专业类课程不少于13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国际留学生以完成导师课题来替代企业实习来获得专业实践学分,相关课题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题研究完成后研究生需攥写课题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专业实践学分。
(二)课程框架及必修环节设置
1.公共学位类课程:不少于7学分。
(1)政治理论课程:不少于3学分
A、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学时,2学分。
B、限定选修: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选1,研究生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表的要求至少应选修其中1门,16学时,1学分。
C、国外留学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学习要求,可根据学校国际合作处的相关文件另行制定。
(2)外语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
A、公共外语(英语听说、英语读写),48学时,3学分;
B、专业外语,16学时,1学分;
C、达到一定外语水平研究生可申请免修公共外语类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入学之前三年内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550分以上(含550分);
‚入学之前三年内参加雅思考试,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
ƒ入学之前三年内参加TOFFL考试,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
国外留学研究生的外语课程免修要求,可根据学校国际合作处的相关文件另行制定。
2.基础理论课程(必修):不少于6学分。
(1)本领域研究生至少应修一门数学类课程,不少于32学时,2学分。具体课程要求详见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表。
(2)专业技术课程:不少于2门,不少于4学分。
3.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不少于7学分。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研究方向自行选取感兴趣的专业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领域选课。
4.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包括工程伦理、创新创业课程和人文素质类课程等,可选课程清单详见《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5.必修环节:7学分
(1)专业实践:4学分。
(2)其它环节:3学分,包括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等。
6.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各研究方向所在学院确定。
7.鼓励研究生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使用网络慕课替代课堂授课,每名研究生可选修不超过总学分要求1/3的网络课程,我校网络慕课平台地址及推荐课程详见附件。
(三)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表:
应用光学、光电信息技术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附表1;
环境光学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附表2;
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附表3;
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附表4;
智能检测与控制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表5;
光机电一体化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附表6;
国际研究生课程设置详见表7;
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详见表8;
研究生网络课程详见表9。
七、学位论文工作
具体要求详见《厦门理工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和《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送审及答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
八、其他
本培养方案适用于2019年秋季入学的光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

表1应用光学、光电信息技术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非全)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不少于15学分)
公共课
 
思政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必修(2学分)
自然辩证法 16 1           限定选修(2选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外语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必修(4学分)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英语 16 1          
基础理论课
 
 
数学课程 数值分析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          
专业基础课 高等光学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数字信号处理 32 2          
LED基础理论及应用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4学分)
 
光电材料与器件 32 2          
检测技术 32 2          
图像处理 32 2          
先进微电子器件 32 2          
高等集成电路设计 32 2          

 

 

 

(不少于10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太阳能光伏 32 2           根据实际需要,不低于7学分
固体光谱学 32 2          
现代半导体器件 32 2          
光通原理与器件 32 2          
薄膜物理学 32 2          
光学设计 32 2          
嵌入式控制系统 32 2          
光纤传感技术 32 2          
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 32 2          
信号检测与估计 32 2          
现代通信技术 32 2          
信息论 32 2          
光谱分析技术 32 2          
半导体器件仿真 32 2          
模式识别 32 2          
激光原理与应用 32 2          
  公共选修课(含工程伦理、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公共课程设置表) 选修,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
必修环节
(7学分)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1           必修(3学分)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讲座20次) 1
专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 4     必修(4学分)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限定性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数字电路》、《工程光学》、《模拟电路》
 
 

表2环境光学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非全)
类别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 公共课学位课 思政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必修(2学分)
自然辩证法 16 1           限定选修(2选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外语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必修(4学分)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外语 16 1          
基础理论课 数学课程 数值分析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          
专业基础课 检测技术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6学分)
城市水文学 32 2          
环境微生物学 32 2          
光电材料与器件 32 2          
高级仪器分析 32 2          
光化学与光催化 16 1          
高等环境化学 32 2          
非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 专业技术课 光谱分析技术 32 2           选修,不少于7学分
环境工程前沿 16 1          
同位素水文学 32 2          
水处理理论与工程 32 2          
激光原理与应用 32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2 2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32 2          
大气污染控制与环境光学 32 2          
环境遥感与生态制图 32 2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 32 2          
公共选修课 含工程伦理、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
 
必修环节
(7学分)
专业综合实践(不少于6个月) 4     必修(4学分)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修(3学分)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20次) 1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0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其他必修环节3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表3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非全)
类别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 公共课学位课 思政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必修(2学分)
自然辩证法 16 1           限定选修(2选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外语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必修(4学分)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外语 16 1          
基础理论课 数学课程 数值分析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          
专业基础课 材料现代分析技术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6学分)
材料科学导论 32 2          
薄膜材料与技术 32 2          
固体物理学 32 2          
光电材料与器件 32 2          
 
非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
专业技术课 检测技术 32 2           选修,不少于7学分
功能材料 32 2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32 2          
半导体材料与制造技术 32 2          
纳米科学与技术 32 2          
先进材料制备技术 32 2          
LED基础理论及应用 32 2          
公共选修课 含工程伦理、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
必修环节
(7学分)
专业综合实践(不少于6个月) 4     必修(4学分)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修(3学分)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20次) 1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限定性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材料科学基础》、《微电子学概论》。
 
 

4、智能检测与控制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非全)
类别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学位课 公共课学位课 思政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必修
自然辩证法 16 1           限定选修
(2选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外语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必修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外语 16 1          
基础理论课 数学课程 数值分析 32 2           限定选修
(2选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          
专业基础课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32 2           限定选修
(2选1)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应用 32 2          
光电信号视觉处理 32 2           必修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32 2          
非学位课 专业技术课 光电检测技术 32 2           选修
(10选3)
电网络理论 32 2          
智能电器与智能电网 32 2          
电器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工程电磁场数值分析 32 2          
嵌入式控制系统 32 2          
PLC控制技术 32 2          
光通信原理与器件 32 2          
激光原理与应用 32 2          
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 32 2          
实验课 基于MATLAB/电气CAD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32 2           限定选修
(2选1)
电力电器试验技术 32 2          
公共选修课 含工程伦理、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必选)、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
必修环节 专业综合实践(不少于6个月) 4     必修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修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20次) 1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0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其他必修环节3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表5、图像工程与视频处理培养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非全)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不少于15学分)
公共课
 
思政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必修(2学分)
自然辩证法 16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外语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必修(4学分)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英语 16 1          
基础理论课
 
 
数学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专业基础课 数字图像处理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计算机视觉 32 2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4学分)
 
物联网应用技术 32 2          
深度学习基础 32 2          
粗糙集理论与应用 32 2          
统计学习理论 32 2          
云计算 32 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32 2          

 

 

 

(不少于10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32 2           根据实际需要,不低于7学分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应用开发 32 2          
模式识别 32 2          
自动化测试技术 32 2          
智慧城市导论 32 2          
社会感知与城市计算 32 2          
微波遥感 32 2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应用 32 2          
空间大数据处理与应用 32 2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32 2          
智能技术实战与产品化 32 2          
新型地理信息工程 32 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32 2          
卫星遥感技术 32 2        
  公共选修课(含工程伦理(必选)、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公共课程设置表) 选修,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
必修环节
(7学分)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1           必修(3学分)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讲座20次) 1
专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 4     必修(4学分)
全日制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限定性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表6光机电一体化方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非全)
类别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6
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 公共课学位课 思政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必修(2学分)
自然辩证法 16 1           限定选修(2选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外语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必修(4学分)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外语 16 1          
基础理论课 数学课程 数值分析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2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2 2          
专业基础课 光电检测技术 32 2           限定选修(不少于6学分)
数字信号处理 32 2          
弹塑性力学 32 2          
机械制造工程学 32 2          
传感与测控技术 32 2          
机电液控制技术 32 2          
非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 专业技术课 激光原理与应用 32 2           选修,不少于5学分
机器人技术 32 2          
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 32 2          
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 32 2          
机械系统动力学 32 2          
嵌入式控制系统 32 2          
CAE技术 32 2          
专业选修课 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战略 16 1           选修,不少于2学分
新能源客车设计 32 2          
车辆电气与电子技术 32 2          
汽车动力与传动技术 32 2          
材料科学导论 32 2          
纳米科学与技术 32 2          
公共选修课 含工程伦理(必选)、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不少于2门,不少于3学分
 
必修环节
(7学分)
专业综合实践(不少于6个月) 4     必修(4学分)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修(3学分)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20次) 1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0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其他必修环节3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7国际留学生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1 2 3 4 5
学位课 汉语类课程 中国社会概况 32 2         必修
汉语口语 64 4         限定选修
(不少于6学分)
初级汉语口语 64 4        
汉语听力 64 4        
初级汉语听力 64 4        
汉语阅读 64 4        
初级汉语精读 64 4        
汉语写作 64 4        
商务汉语视听说1 64 4        
汉字文化 32 2        
报刊阅读 32 2        
跨文化交际 32 2        
英语
课程
英语读写 32 2         选修
(母语为英语的国际研究生可免修)
英语听说 16 1        
专业外语 16 1        
非学
位课
数学
课程
数值分析 32 2         必修
专业课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应用 32 2         选修
(不少于6门,不少于11学分)
电网络理论 32 2        
电器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智能电器与智能电网 32 2        
MATLAB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16 1        
光电检测技术 32 2        
图像处理 32 2        
光通信原理与器件 32 2        
高电压绝缘技术 32 2        
数字信号处理 32 2        
高等光学 32 2        
现代半导体器件 32 2        
光电材料与器件 32 2        
光电检测技术 32 2        
图像处理 32 2        
半导体器件物理 32 2        
信息论 32 2          
太阳能光伏 32 2        
固体光谱学 32 2        
光通信原理与器件 32 2        
光纤传感技术 32 2        
激光原理与应用 32 2        
公共选修课 含工程伦理、创新创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详见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国际生可以以完成导师课题替代企业实习获得专业实践学分) 4       必修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修
论文中期检查 1        
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20次) 1
国际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学分,其中汉语类课程不少于8学分,专业课和选修课不少于13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
 
 

8、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表
公共学位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必修 32 2.0 第一学期  
2 英语读写 必修 32 2.0 第一学期  
3 英语听说 必修 16 1.0 第一学期  
4 专业英语 必修 16 1.0 第一学期  
6 数值分析 选修 32 2.0 第一学期  
7 Numerical analysis(全英文授课) 选修 32 2.0 第一学期  
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选修 32 2.0 第一学期  
9 自然辩证法 选修 16 1.0 第一学期  
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选修 16 1.0 第一学期  
公共选修课
1 工程伦理(网络课程) 必选 16 1.0 第一学期
2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 选修 16 1.0 第一学期
3 研究生综合素质养成与实践 选修 32 2.0 第一学期
4 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5 中外美术鉴赏 选修 32 2.0 第二学期
6 茶与生活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7 桥牌入门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8 闽南风俗谈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9 古典音乐鉴赏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10 古典诗词鉴赏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11 汉字书写艺术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12 公共关系礼仪实务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13 创新方法应用与实践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1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16 1.0 第二学期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工程领域简介

光电工程领域简介
 
   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源于2003年设立的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和2005年设立的数理系,为促进学科及专业的融合及发展于2012年11月由两系相关专业重组而成。下设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工程系、微电子系、基础教学部、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其中正高8人、副高级职称23人,高级职称占比为50%;博士、硕士以上学历教师58人,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为94%。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并有多名教师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等。
    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包括光电工程方向、应用技术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五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312人,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为闽台合作“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其中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6年福建省全部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排名第4;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并成为福建省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首个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学院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和内涵提升,近年来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学院拥有福建省“光学工程”重点学科、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教育厅“集成电路与系统产教融合创新”工程中心、厦门市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校创新方法研究所、校企合作三道汽车电器设计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省、市、校企合作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
学院目前拥有福建省省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省级光电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拥有全校唯一的福建省省级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学院还拥有四个专业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共38间近4000M2,设备总价值共5800余万。其中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SOPC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均获得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助。
学院秉承我校“以产业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精神,着重培养厦门光电产业所需应用型人才,学院目前已经和厦门冠捷科技、厦门宸鸿科技、厦门通士达、集顺半导体、厦门天马微电子、厦门电气硝子、厦门优讯等众多光电二十几家相关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基地,为光学工程领域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创造优越的企业培养条件。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工程系、微电子系、基础教学部、基础及专业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94人,含专任教师67人,教辅人员1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10人、副高28人、校聘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占比63%;博士、硕士以上学历教师62人,占比93%。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数24人。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省、市及校企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1500万余元,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主持编写省级标准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多篇。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的介绍

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起源于2003年设立的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和2005年设立的数理系,为促进学科及专业的融合及发展于2012年11月由两系相关专业重组而成。下设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工程系、微电子系、基础教学部、基础及专业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94人,含专任教师67人,教辅人员1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10人、副高28人、校聘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占比63%;博士、硕士以上学历教师62人,占比93%。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数24人。
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包括光电工程方向、应用技术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五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368人。其中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6年福建省全部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排名第4;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并成为福建省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首个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2018年通信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2018年光学工程省级应用型学科建设获省教育厅立项;教育部授权“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2019年工程硕士学位点以光学工程领域招生。学院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和内涵提升,近年来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学院拥有福建省“光学工程”重点学科、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教育厅“集成电路与系统产教融合创新”工程中心、厦门市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校创新方法研究所、校企合作三道汽车电器设计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省、市及校企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1500万余元,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主持编写省级标准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多篇。
学院目前拥有福建省省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省级光电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福建省省级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拥有四个专业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共40间近4200㎡,设备总价值共5800余万。其中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SOPC(可编程线上系统)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均获得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助。
学院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转型之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其成为在电子信息、光电、通信、微电子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保持在95%以上,就业专业相关度高,出国出境、考研升学比例及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同时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逐年增加,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高校电子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以及福建省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厦门理工学院微电子学院于2016年12月为厦门及海西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而成立,秉承我校“以产业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精神,着重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一线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维护、厂务管理、品质管理、芯片及系统测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高起点、高质量办学,该学院与联芯集成电路(厦门)制造有限公司、台湾鼎天基金会合作,采用“卓越工程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并与三安集成电路、凌阳华芯、芯群半导体、厦门优讯、厦门迅芯等众多厦门市集成电路重点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