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温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温州大学研究生招生] [温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温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温州大学考研难吗] [温州大学研究生院] [温州大学考研群] [温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温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温州大学研究生辅导] [温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建筑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专业
 
 
 
 
  【学制】
 
  四年
 
  【历史沿革】
 
  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84年,2007年被评为温州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2014年入选“十二五”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2017年入选浙江省本科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温州大学最具就业竞争力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三年后就业薪酬稳居全校所有专业前列,2019年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浙江省海涂围垦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市建筑节能减排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大学智慧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师资条件】
 
  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共50人,教职工队伍中有国家“优青”获得者、省“杰青”获得者、省“QR”获得者、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省“151人才”、省教坛新秀、省教学技能奖获得者、温州市杰出人才、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温州市“551人才”、校“瓯江特聘教授”、校“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一批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区域经济,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工程建设需求,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执业资格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等相关行业独立承担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成为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方向】
 
  建筑工程方向、桥梁与隧道方向、工程管理方向
 
  【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桥梁工程、建筑结构抗震、工程项目管理。 
 
  【就业去向】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了国内外基建市场的蓬勃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木工程行业将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近年来,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万科、碧桂园、绿地、恒大、中国金茂、上海建工集团、中建四局、浙江建工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或大型国企。学生考研质量高,被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
 
 
 
 
建筑学专业
 
 
 
 
 
  【学制】
 
  五年
 
  【历史沿革】
 
  建筑学专业成立于2000年,2007年开办五年制本科建筑学专业并于2010年通过浙江省新专业验收。2012年建筑学专业作为“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开始“三位一体”招生,是本校毕业生起薪最高的专业之一。
 
  【师资条件】
 
  建筑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共18人,既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又有理论基础扎实建筑学博士、硕士;同时每年外聘近10名从事一线设计工作,10年以上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
 
  【硬件资源】
 
  研究机构: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地域建筑研究所、乡村文化礼堂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实验室:木工坊、建筑模型室、视觉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特色工作室:和谐城市工作室、浙南民居研究工作室、绿色建筑工作室、建构工作室、文化创意工作室等特色设计工作室。工作室采用多导师负责制,辅导高年级学生从事实际工程创作与研究,组织低年级学生入驻参与观摩学习。
 
  专业教室:由一至四年级构成大型工作坊式专业教室,每位学生拥有独立学习创作空间。毕业班学生单独设立设计教室。
 
  【培养目标】
 
  建筑学本科专业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五年全日制教学,专业主干课的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一对一”方式,构建以职业建筑师教育为基础,以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为外延的完整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体系,培养具备项目前期策划、建筑方案与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施工现场服务等能力,能从事设计、研究、策划、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特色】
 
  温州大学建筑系从创办以来,逐步从温州的历史、地理、人文及自然特点上总结并形成自身的三大专业培养特色——地域文化、山水建筑、广域思维。我们通过设置各类特色理论与实践课程、多年级“传帮带”的设计工作室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最终在五年本科培养中,让学生掌握温州的地域文化并进行当代转译,掌握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关系处理和综合利用,并初步建立对建筑设计的广域思维。
 
  五年制培养采用“1+3+1”模式,分“1年级建筑设计基础入门阶段”、“2-4年级设计系统化阶段”、“5年级专题研究阶段”,分层分类培养。
 
  主干设计类课程采用师徒辅导模式,严格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要求,以1:12的师生比进行“一对一”课程辅导。
 
  【主干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室内设计与装饰装修材料、园林与环境景观设计等等。
 
  【专业实践】
 
  美术素描与色彩实习、古建筑测绘、建筑认识实习、建筑工地实习、建筑设计院实习、毕业实习等。
 
  【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建筑设计院所、城市规划院所、景观建筑设计院所、房地产开发部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项目开发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温州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上海华东院、绿城设计院、悉地国际、日清设计等全国知名设计院及设计事务所;万科、碧桂园、中国金茂等大型房产集团。学生考研质量较高,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学院校录取。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国际化专业简介

温州大学土木工程国际化专业
发表时间:2020-03-20 编辑:高圆 浏览量:558次 分享到: 
     
 
 
undefined 
 
   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土木工程国际化专业自2016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已有国际化教育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达50%以上,海外背景教师100%。目前我院共有国际在读生90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大多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已有2名硕士生毕业。分别由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指导。目前国际学生的英文和中文水平同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他们目前已经很好的融入了温州大学建工学院这个大家庭中,享受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吸取着专业知识,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本科教学目标、项目特点和核心课程 
 
项目名称:土木工程(国际) 
 
授予学位:工程学士学位 
 
模式:全日制 
 
学制:四年 
 
本项目由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办学,致力于培养精通汉语和英语,熟悉中国文化,热衷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基础理论、实践训练、创新设计等多个环节培养,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能力,主要在房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管理和投资开发等部门工作。 
 
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地质、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工程估价。 
 
undefined 
 
二、研究生教学目标和特色 
 
项目名称:土木与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国际) 
 
授予学位:工程学硕士学位 
 
模式:全日制 
 
学制:三年 
 
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面向未来,适应科技进步,以国际工程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为宗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人才。 
 
培养国际学生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开阔的工程视野,具备国际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建筑师等执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体系;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国内外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中文,能够顺利阅读和准确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熟练运用各种分析、计算、实验等方法创新性的开展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具有独立从事较复杂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研发能力和工程集成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的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岩土工程 
 
(2)结构工程 
 
(3)防灾减灾工程 
 
(4)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 
 
undefined 
 
三.留学生文化项目 
 
为了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将提供一系列汉语课程,包括:汉语基础、汉语阅读、汉语书写、中国概况等。另外,为使外国留学生尽快适应在温州的生活,本学院将配备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伴读。 
  
四.申请要求和咨询: 
 
1、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持外国有效普通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 
 
2、相当于中国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3、英语能力好。 
 
4、申请截止日期:每年7月31日 
   
温州大学外事处留学生办公室  
 
邮箱:admission@wzu.edu.cn   
 
电话:0086-577-8659-6061  
 
传真:0086-577-8659-8029 
 
网址:http://wsc.wzu.edu.cn/ 
 
地址: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南校区行政楼602室  
 
邮编:325035 
  
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国际化教育办公室 
 
网站:http://cece.wzu.edu.cn/Col/Col237/Index.aspx 
 
邮箱:admission@wzu.edu.cn   
 
电话:0086-577-86689606  
 
传真:0086-577-86689611 
 
地址: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建工学院7A410室  
 
邮编:325035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点简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概况
发表时间:2016-04-15 编辑:高圆 浏览量:2711次 分享到: 
     
 
 
 
 
 
本学位点科研实验室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科研设备总值达4500余万元,拥有GDS双向振动三轴试验系统、GDS空心圆柱扭剪仪、大型动荷载模型实验箱等国际先进试验设备。 
 
  undefined 
 
师资队伍: 
 
现有从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专职教师4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60%以上的专职教师具备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等国家级注册资质。现有高级职称兼职教师20人。 
 
科研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 
 
浙江省滩涂围垦与岩土工程技术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温州市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创新团队
   
团队带头人:
    undefined
蔡袁强教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大学校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基金、973前期预研项目等重大工程建设科研课题5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培养博士12名、硕士30余名。   
 
教学、科研平台:  
 
浙江省海涂围垦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温州市建筑节能减排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形成了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结构抗风抗震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建筑节能减排与绿色工程材料开发三个特色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在内的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厅级及横向科研项目82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3700余万元,获各类科研奖项15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项。 
 
undefined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师资

  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博士29人。教师中拥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QR”人才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浙江省杰青1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3人次、第三层次2人次,温州市杰出人才1人,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温州市“551”人才13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1人、浙江省教学技能奖获得者1人。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84年,目前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2个系,建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绿色建筑与结构工程研究所、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及房地产研究所共5个研究所;拥有浙江省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海涂围垦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市建筑节能减排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温州大学智慧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浙江省滩涂围垦与岩土工程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温州市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土木工程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8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611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228人,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生118人,留学生91人。
  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博士29人。教师中拥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QR”人才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浙江省杰青1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3人次、第三层次2人次,温州市杰出人才1人,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温州市“551”人才13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1人、浙江省教学技能奖获得者1人。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转型、创新驱动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装配式建筑工业化、BIM技术、海涂围垦、绿色建筑等未来智慧建造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建立学院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积极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院率先在学校里成立学生科研协会,有组织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近三年来,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5项、校级学生科研项目81项。学生参加了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浙江省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BIM算量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学会级学生竞赛奖项13项;省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136余项。 
  学院建设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和区域特点,形成了软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减灾防灾与防护工程、绿色建筑与结构工程等三个特色研究方向。近五年来科研经费达4420余万元,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31项;省级项目15项,其中,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60余项,其中重大横向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191篇,其中SCI收录110篇,EI收录43篇,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59项,美国专利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目、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专利优秀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学院与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温州市瓯飞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组成海涂围垦及其生态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战略联盟,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浙江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保障。以横向课题为载体,为企业等解决技术难题或提供关键技术30余项,包括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预测及沉降控制技术、大面积吹填淤泥复式真空预压处理技术、吹填软土区桩基水平承载力设计方法、海涂围垦新模式等。实验室成果转化、转让、推广达24项,其中课题转化、推广18项,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近12亿元。研究成果已广泛的应用于温州欧飞水闸软基处理、瓯飞起步区围垦、温州状元南片围垦软基处理、瑞安市丁山二期垦区地基处理、神华国华印尼爪哇7号燃煤发电工程厂区地基处理、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工程软基处理、德清通用航空机场软基处理、温州市域铁路S1线软基处理、绍兴市地下轨道交通软基处理等重大工程中。
 
 
 
 
                                 发布部门:学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