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西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西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师范大学考研群]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的介绍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功能型低维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功能薄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软凝聚态材料和稀土氧化物材料四大特色研究方向。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8名,讲师8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3名。其中,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是一支结构合理、充满生机的研究队伍。该学科拥有自行设计的三室磁控溅射沉积系统、激光脉冲沉积系统、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表面形貌仪和高效凝胶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为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本学科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和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Phys.Rev. Lett》《J. Appl. Phys.》、《New J. Phys.》、《Thin Solid Film》、《Appl. Surf. Sci.》、《Physical Review E》、《J. Mol. Catal. A》、《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81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5部和申报专利2项。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92人。教师中有教授24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7人。有“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津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山西省三晋学者2人、青年三晋学者1人,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3人,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1人,教育部高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3人,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已建成磁性材料教育部创新团队、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山西省创新团队、物理化学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山西省优秀导师团队、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等多个研究教学团队。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介绍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前身为1958年晋南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生化科,1978年化学系独立建系,2001年改建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院现有化学系、材料系和基础化学系。
学院现有化学、材料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原子与分子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化学学科是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本科实验室是山西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有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先进永磁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47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63人。
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92人。教师中有教授24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7人。有“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津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山西省三晋学者2人、青年三晋学者1人,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3人,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1人,教育部高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3人,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已建成磁性材料教育部创新团队、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山西省创新团队、物理化学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山西省优秀导师团队、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等多个研究教学团队。
目前,学院已形成以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协同育人相结合,“本、硕、博”多层次,“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新格局。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余项。在《NatureCommunications》、《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先进材料》和《物理评论快报》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30余篇。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及其他省部级各种奖励10余项。申请专利6项,出版教材、著作10部。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人才培养,培养具备化学与材料科学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连年取得好成绩,在全国高等师范学院化学实验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教育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山西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大赛中均获佳绩。近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应届毕业生有近50%考取中科院和985院校等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部分学生已成长为国家级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