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东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东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理工大学考研群]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东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专硕培养方案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5203
一、学科简介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应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于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2001年本科招生;二级学科硕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于2004年开始招生;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学科于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2年开始以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于2010年得到教育部批准,于2011年开始招生。该学科相应本科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在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数据采集及专业评估中,山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连续四年获得山东省仪器仪表类专业评估第二名。2012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辐射专业。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1人,讲师1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近5年来,承担原国家973项目3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1项,企事业合作项目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高水平论文2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9项。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能够在各自技术领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培养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仪器仪表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
4.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管理部门、仪器及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仪器仪表工程(一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2个研究方向:
1. 精密仪器及机械
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交叉方向)
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2-4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少于33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7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及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经考试成绩及格(不计学分),方可申请答辩。学生选课人数达到4人或以上,方可开课。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答辩,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研究生应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经导师同意后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由本学科5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2.中期筛选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及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可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终止学籍,做研究生肄业处理。中期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3.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助课,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教学实践时间累积不少于1个月,结束后由导师安排考核并写出考核评语,考核通过即获得1学分。
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入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到研究生实习基地或研究协作单位开展研究和实践训练活动等。委托培养、大学本科毕业于相关专业且在相关行业工作一年以上或因本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专业实践的研究生,须经导师、学院同意,研究生院审核后可申请免修专业实践。
4.创新创业
完成下列4项中的2项,即获得创新创业2学分:
①进行3个月出国学习或学术交流;
②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③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④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未达到学术交流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 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考核通过起至硕士论文答辩前)。
4.按照《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论文答辩要做到严格要求、公正、公开。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  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熟练运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信息检索与利用、数值分析、工程伦理、知识产权与学术规范
综合能力 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原创精神,能够综合运用精密测量、测试及控制系统设计、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等相关技术,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矩阵理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精密测量技术、现代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现代光电测试技术
研究方向 精密仪器及机械 以精密机械、电子学、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基础的融合为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具有精密机械设计、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理论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精密测量技术、现代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现代控制理论与仪器系统设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掌握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测试方法,以现代测试技术及控制理论、现代传感及信息融合技术、现代信号及信息技术等为理论基础,开展现代检测技术、智能测试仪器、虚拟仪器技术与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测控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 精密测量技术、测控总线技术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与仪器系统设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领域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5201
一、学科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56年,199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10开始招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2013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获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八五”至“十三五”期间连续6届山东省重点学科,学科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进入B-档,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在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中,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合格,在2018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6人。拥有外聘院士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5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并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4-2018年,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46项,企业委托项目17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89件。
机械工程学科立足山东省机械制造业,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等领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有效解决上述领域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学科前沿的综合视野,掌握解决机械工程相关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等相关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工程实践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
4.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制造测试、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3个研究方向:
1.机械设计及理论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机械电子工程(缺少交叉方向)
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3-5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少于33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7学分,不高于30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或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课程选课人数达到6人或以上,方可开课。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答辩,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并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研究生应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经导师同意后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由本学科5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2.中期筛选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及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可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终止学籍,做研究生肄业处理。中期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3.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助课,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教学实践时间累积不少于1个月,结束后由导师安排考核并写出考核评语,考核通过即获得1学分。
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入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到研究生实习基地或研究协作单位开展研究和实践训练活动等。委托培养、大学本科毕业于相关专业且在相关行业工作一年以上或因本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专业实践的研究生,须经导师、学院同意,研究生院审核后可申请免修专业实践。
4.创新创业
完成下列4项中的2项,即获得创新创业2学分:
①进行3个月出国学习或学术交流;
②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③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④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未达到学术交流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 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考核通过起至硕士论文答辩前)。
4.按照《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论文答辩要做到严格要求、公正、公开。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  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 研究生英语、工程伦理、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知识产权与学术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科技英语写作
综合能力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原创精神,能够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等相关技术,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数值分析、、矩阵理论、有限元法、优化方法、数理统计、Precision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机构分析与综合、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及理论 掌握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现代测试分析与数据处理、CAD等知识;熟悉传感和自动控制、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械创新设计、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应用于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提高机械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机构分析与综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学、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设计、机械产品CFD分析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掌握数控技术软、硬件设计,数控装备设计开发,数控加工技术等知识;掌握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技术和信息管理、信息集成等原理,并与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相结合;掌握特种加工原理、工艺、电加工工艺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熟悉特种加工设备的特性、控制系统原理以及对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工艺,并将以上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理论与技术、表面工程技术与装备、先进研究方法(机械)、金属切削理论、模具设计制造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 熟悉掌握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熟悉机械制造业信息化、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并进行有机融合,并综合研究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和应用中,凸现出机械产品具有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微型化等科技含量和特色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理论及应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原理与设计、现代控制理论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4
一、学科简介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应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于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2001年本科招生;二级学科硕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于2004年开始招生;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学科于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2年开始以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于2010年得到教育部批准,于2011年开始招生。该学科相应本科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在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数据采集及专业评估中,山东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连续四年获得山东省仪器仪表类专业评估第二名。2012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辐射专业。
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1人,讲师1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近5年来,承担原国家973项目3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1项,企事业合作项目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高水平论文2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9项。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能够在各自技术领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从事理论和实验研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
4.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管理部门、仪器及装备制造企业培养精密仪器、精密机械、计量技术、测试与传感器技术、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2个研究方向:
1. 精密仪器及机械
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交叉方向)
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2-4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少于34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者,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及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经考试成绩及格(不计学分),方可申请答辩。学生选课人数达到4人或以上,方可开课。培养方案中需设置1-2门全外语授课课程(外语类课程除外),要求学生选修1门。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经导师同意后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由本学科5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2.中期筛选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及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可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终止学籍,做研究生肄业处理。中期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3.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本科课程教学、辅导工作或指导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工作。教学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工作量,结束后由导师写出考核评语,考核通过即获得1学分。
专业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专业实践。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安排至少1个月的时间(一般可以利用寒、暑假)到生产、设计研究单位进行实践训练,也可以参加结合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或实验室等工作。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且经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4.创新创业
完成下列4项中的2项,即获得创新创业2学分:
①进行3个月出国学习或学术交流;
②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③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④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未达到学术交流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论文答辩要做到严格要求、公正、公开。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  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熟练运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英语、口语、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综合能力 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原创精神,能够综合运用精密测量、测试及控制系统设计、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等相关技术,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数值分析、数理统计、矩阵理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精密测量技术、现代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现代光电测试技术
研究方向 精密仪器及机械 以精密机械、电子学、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基础的融合为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具有精密机械设计、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理论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精密测量技术、现代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现代控制理论与仪器系统设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掌握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测试方法,以现代测试技术及控制理论、现代传感及信息融合技术、现代信号及信息处理技术等为理论基础,开展现代检测技术、智能测试仪器、虚拟仪器技术与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测控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 精密测量技术、测控总线技术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与仪器系统设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
一、学科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56年,199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获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八五”至“十三五”期间连续6届山东省重点学科。学科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进入B-档,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在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中,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合格,在2018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6人。拥有外聘院士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5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名,并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4-2018年,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46项,企业委托项目17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89件。
机械工程学科立足山东省机械制造业,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等领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有效解决上述领域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学科前沿的综合视野,培养能够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等相关技术,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
4.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制造测试、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3个研究方向:
1.机械设计及理论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机械电子工程(交叉方向)
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2-5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少于34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不高于30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者,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及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学生选课人数达到6人或6人以上,方可开课。
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并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经导师同意后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由本学科5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2.中期筛选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及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可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终止学籍,做肄业处理。中期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3.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本科课程教学、辅导工作或指导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工作。教学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工作量,结束后由导师写出考核评语,考核通过即获得1学分。。
专业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专业实践。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安排至少1个月的时间(一般可以利用寒、暑假)到生产、设计研究单位进行实践训练,也可以参加结合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或实验室等工作。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且经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4.创新创业
完成下列4项中的2项,即获得创新创业2学分:
①进行3个月出国学习或学术交流;
②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③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④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未达到学术交流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按照《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论文答辩要做到严格要求、公正、公开。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  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研究生英语、口语、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科技英语写作
 
综合能力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原创精神,能够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等相关技术,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数值分析、、矩阵理论、有限元法、优化方法、数理统计、Precision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机构分析与综合、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及理论 掌握现代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现代测试分析与数据处理、CAD等知识;熟悉传感和自动控制、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械创新设计、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应用于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提高机械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机构分析与综合、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学、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设计、机械产品CFD分析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掌握数控技术软、硬件设计,数控装备设计开发,数控加工技术等知识;掌握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技术和信息管理、信息集成等原理,并与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相结合;掌握特种加工原理、工艺、电加工工艺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熟悉特种加工设备的特性、控制系统原理以及对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工艺,并将以上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理论与技术、表面工程技术与装备、先进研究方法(机械)、金属切削理论、模具设计制造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 熟悉掌握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熟悉机械制造业信息化、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并进行有机融合,并综合研究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和应用中,凸现出机械产品具有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微型化等科技含量和特色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理论及应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应用、传感器原理与设计、现代控制理论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503
一、学科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成立于1998年,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2012年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2018年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项目重点专业群。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0%。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淄博市“英才计划”人选1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近10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及横向课题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授权发明专利25项。本学科依托“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现代金属材料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支撑学科特色和内涵发展。
在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形成了以先进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材料改性技术和增材制造等特色研究方向。本学科始终以共性技术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形成原创性应用技术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面向自动化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自动化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1.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掌握材料加工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等工作。
3.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以及健全的人格。
4. 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材料加工工程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制造测试、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4个研究方向:
1. 先进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
2. 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
3. 材料改性技术
4. 增材制造(交叉方向)
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2-5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不少于34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不高于30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者,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及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经考试成绩及格(不计学分),方可申请答辩。培养方案中需设置1-2门全外语授课课程(外语类课程除外),要求学生选修1门。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研究生应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经导师同意后于第三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由本学科5人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2.中期筛选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是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及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期筛选考核合格,可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考核不合格者,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终止学籍,做研究生肄业处理。中期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3.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本科课程教学、辅导工作或指导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工作。教学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工作量,结束后由导师写出考核评语,考核通过即获得1学分。
专业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专业实践。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安排至少1个月的时间(一般可以利用寒、暑假)到生产、设计研究单位进行实践训练,也可以参加结合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或实验室等工作。完成专业实践环节且经考核通过后,即获得1学分。
4.创新创业
完成下列4项中的2项,即获得创新创业2学分:
①进行3个月出国学习或学术交流;
②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2次;
③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并获奖;
④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
未达到学术交流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要求组织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论文答辩要做到严格要求、公正、公开。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毕业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
4.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机械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附表1:研究方向简介

类  别 培养目标 支撑课程
综合素质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等工作。 研究生英语、口语、自然辩证法、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综合能力 掌握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表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凝固理论与技术、表面技术、材料热力学
研究方向 先进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
 
熟悉铝、镁、钛等轻质金属及高性能钢铁的特性,掌握各种合金制备与加工技术,如材料凝固过程控制技术、塑性成形技术、连接技术等,掌握各种合金材料成分、组织及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能运用合金现代材料加工理论,对材料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及优化,为高性能材料及其制备提供理论支持或技术指导。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液态成形新技术、先进塑性成形工艺、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冶金传输原理
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 掌握材料液态成型、塑性成型、连接成型和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设计及加工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流场、相变过程、凝固过程的模拟技术等;能根据模拟结果优化制造工艺,为新材料的制备及新工艺的实施提供指导。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先进塑性成形工艺、液态成形新技术、有限元法、冶金传输原理
材料改性技术 掌握不同的工艺方法,使材料的整体或者局部成分与组织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使金属材料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强度与韧性或者其它性能得到提高或改善。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体视学原理、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增材制造 了解增材制造用粉体特性与制备方法,掌握增材制造设备与工艺及关键技术,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高品质材料和产品,建立增材制造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导论、增材制造技术、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体视学原理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开设时间最久、办学历史最长、学科实力最强的重点专业之一,于1976年设立并于当年招收培养本科生,迄今为止已有43年办学历史。本专业所属机械工程学科目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并获批为山东省“一流学科”;拥有“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机械基础实验室、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山东省品牌专业(2008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2010年)、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2013年)、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核心专业(2016年)和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建设核心专业(2018年)。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师资队伍共6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3人,讲师19人,高级实验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钱江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师德标兵1名,博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72%,19人具有半年以上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近5年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十余项,其中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介绍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山东省运动训练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的多维教育理念。专业在智能装备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机器人技术、机电液网控一体化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共有师资1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人,其中1人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本专业师资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500余万元,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介绍

 本专业建设依托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机械基础实验室、山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且拥有4个模块专业实验室,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各类教学科研仪器原值5000余万元。
   目前师资队伍共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讲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领军人才”1人,入选“淄博市英才计划”1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70%,20人具有半年以上的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本专业教师在绿色铸造工艺与装备、表面防腐处理、金属增材制造、高性能轻质合金设计与制备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8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介绍

 机械设计系共有教师2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程摩擦学、自润滑耐磨材料、机构数字化创新设计、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机床误差性能测试、精密加工、动力学分析等。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主要承担本科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技术基础》等机械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机械设计方向的部分专业课程,应用通用化机械零部件设计问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造型人才。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介绍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拥有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省光纤通信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
 拥有各类校内实验室7个(3200余平方米),与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耐火材料检测中心、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福瑞德测控系统有限公司淄博格尔齿轮有限公司、山东佰测仪表有限公司等14家企事业单位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5400余万元,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本系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正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15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