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华南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南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群]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华南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外国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介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的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南理工大学于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笔译、日语笔译两个专业方向,其中英语笔译方向授予两年制全日制硕士学位和三年制非全日制学位,日语笔译授予两年制全日制硕士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MTI教育中心主要负责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管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相关工作。中心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汇聚了学院翻译和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指导教师30余人、兼职指导教师6人,其中教授/译审15人,副教授16人。导师团队具有丰富的翻译教学与实践经验,迄今已出版译著近百部,主编翻译教材10余种。本学位点的教学设施完善,已建有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实训室1间、同声传译室1间、商务实训室1间,配备多种国内外主流CAT软件,为MTI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MTI教育中心立足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以《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参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MTI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翻译专业技能,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合作教学平台。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MTI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心主任:朱献珑(兼)
 
中心秘书:陈一楠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学部介绍

外语专业研究生教学部始建于2013年3月,主要负责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以及相应的课程教学及毕业学位审查等。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具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博士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及省级优秀教师5人。
 
    外语专业研究生部团队成员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近五年来,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0余项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到校科研经费近1000万;发表SSCI、A&HCI 、CSSCI来源期刊论文近100篇,发表的国内外核心期刊包括 Learning & Instruction, Discourse & Society,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System, Lexico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等,出版著作50余部。
 
本部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较为完整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四个学科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跨文化与翻译研究、以及国别与区域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涉及英、日、法、德等语种,集中于文体学等语言本体的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材编写、语言测试等语言应用问题(两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文体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等。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与优势在于运用文体学、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等理论探究不同语言中的文体、语法构式的异同点及建构机制,并研究二语学习者对一系列英、汉语语法构式的习得情况。“外国文学”主要涉及英、美、日、法、德等外国文学史、外国作家与作品、西方文化思潮以及文艺美学研究。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主要在于运用当代文艺理论分析外国小说、诗歌和戏剧等,聚焦于福克纳、哈代、狄金森、拉金等作家与作品的研究,在理论探究、文本分析与作品译介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文艺美学方面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研究,集中于文学与历史性、文学的伦理性以及文学中的主体性研究。“跨文化与翻译研究”涉及话语与文化传播研究、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本学科方向注重运用文化理论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探讨中外文化的异同、文化语境重构机理,研究如何在全球视野下开展跨文化与翻译研究,推动中华文化外译成果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国别与区域研究”是依托我院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培育出来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其特色与优势在于依托现有的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各种委托课题,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致力于印度洋岛国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发挥学术研究、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功能。研究内容包括印度洋岛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宗教传媒、语言文化、自然资源、对华交流等,尤其关注印度洋七岛国---斯里兰卡、毛里求斯、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留尼汪、塞舌尔和科摩罗。
 
本部始终秉承“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宗旨,培养了一大批外语高端人才。近年来,学科队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始终压实做好各项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近5年,毕业研究生308人,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其中21%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硕导简介: 
 
http://sites.scut.edu.cn/sfl/1334/list.psp
 
       http://www.scut.edu.cn/admission/
 
 
 
研究生教学部主任:雷霄
 
联系方式:flxlei@scut.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部介绍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部主要负责全校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含工程博士)、学术硕士研究生以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工作。
 
教学部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7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全部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含博士学位3人);所有教师都有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英语国家攻读学位、进修和访问等经历;是一支年龄结构层次合理、老中青相结合、充满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教学部和美国、英国等外教派出机构合作,每年聘请优秀外籍教师9至10人专职担任各项教学工作。外教的加盟,增强了教学部的教研实力;中外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融合,有力促进了我部教学水平的提高。外籍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和能力,促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部每年为全校上千名博士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和汉译英等三门重要课程;为全校几千名硕士生开设综合英语必修课,每年春季学期还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实用英语写作、学术交流英语、雅思英语、托福英语、新闻英语、英美文化和英文电影欣赏等九门公共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进一步满足了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近年来,教学部成员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学校教改项目3项,重点课程建设 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多篇;撰写专著3部,主编教材10本;三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人;第六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人,校优秀教师2人。
 
主 任
 
李英垣
 
(flyyli@scut.edu.cn)
 
副主任
 
谭小兵
 
(tanxb@scut.edu.cn)     
 
程  杰
 
(chengjie6393@sina.com)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创建于1985年,原名大学英语教研室。大学英语教学部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以及负责全校教学、测试、网络建设、英语氛围建设的责任教授6人;现有教师54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另聘请外籍教师10人。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教学团队。
 
大学英语教学部负责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课教学,承担全校英语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学任务。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大胆探索和实验新的教学模式,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首家开发大学英语教学光盘。近年来,团队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计并实施了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全校大学英语的基础阶段课程均在数字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人机比11:1。网络课程和网上学习辅导资源网站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天候、立体化的网络英语学习环境。
 
  在提高和完善英语学习环境的同时,学院还注重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和水平,从2002年起,分期分批安排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赴美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教师培训,每年暑假都有近一半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国内参加相关教材的教师培训;自2000年起,已举办多次大学英语教师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网络教育技术培训班,绝大多数教师都接受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近年来,团队成员担任主编或副主编为大学英语各阶段教学出版的教材总数达20册。秦秀白教授任总主编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得国家精品教材(2009)。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五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次,编写国家级精品教材一部,2003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列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2008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2016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7年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介绍

西语系的前身可追溯到1985年创建的华南工学院外语系第二外语教研室,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框架下,经由第二外语教学部、西语教学部发展至如今的西语系。作为外国语学院和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组成部分,本系一贯遵循“教学优先、兼顾科研”的核心原则,始终将课堂教学摆在首位,且不断借助教研与科研课题深化教改,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
 
 
 
一、本系教师构成
 
本系现有教师7名,全部具备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历结构上,包括3位博士、1位在读博士、2位硕士、1位学士;职称结构上,包括2位副教授、5位讲师。
 
二、近年成果奖励
 
近3年,本系教师发表权威核心论文4篇(2A、1B、1C),主持省级课题6项(省质量工程1项、省哲社3项、市哲社2项),主编通识教材1部,出版译著1部,1人次获本科教学“南光奖”。与此同时,通识课“日语初级”和“西班牙语初级”获慕课立项。
 
三、近期目标愿景
 
1.系内所辖通识课,实现慕课平台覆盖化、教材编写自主化、考试改革实用化。
 
2.人均年均发表至少1篇D类论文。
 
3.全系年均省部级课题立项数在1项以上。
 
 
 
联系人:王玉静
 
联系方式:flwyj@scut.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邮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介绍

为顺应中日经济合作新时期的人才需求和新世纪国际化发展需要,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华南理工大学于2003年正式组建日语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日语专业除了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设有日语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MTI笔译方向)。
 
日语系拥有一支学术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教学、科研以及实践并重的教学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1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外教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8名,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日本社会与文化、翻译和日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有赴日留学或合作研究的经历。日语系每年都会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学,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日语专业本科学制4年,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和汉语功底、具有一定的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学理论修养、具备人文或自然科学某一领域专业知识技能,并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翻译、教学、实务、管理等实践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开设了系列特色课程,主要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学术论文写作、日语听力、日语阅读、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日汉口译、日汉笔译等。日语专业学生必修第二外语为英语,从二年级开始,可以辅修或选修我校理工类、管理类和人文类中自己感兴趣的本科专业课程或攻读第二学位。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日语系除了鼓励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以外,同时积极创建本科生交流项目,鼓励学生赴日本各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主要交换大学包活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国立首都大学东京、金泽大学、法政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等。
 
日语系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课程设置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部分构成。同时,还开设数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迄今为止,日语系共培养本科毕业生超过200多名,就业率接近100%。日语系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去向主要为国内外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院、国家机关、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跨国公司、日本企业、外贸公司等,从事教学、研究、翻译、贸易、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媒体、出版、对外交流等工作。
 
 
 
系主任:李博
 
系副主任:李晶
 
电话:87111495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介绍

英语系是华南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文科系部之一,创建于1985年,主要负责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后改名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1995年面向全校开设英语专业辅修班,1999年开设“3+2”双专业、双学位班。 2003年设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2010年增设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英语系具有雄厚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22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6名,获得博士学位的14名,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厅级教学奖3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英语系长期设有科技英语专业,根据社会需求从2014年开始招生商务英语专业,学制4年。旨在培养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特点,以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国际商法)等学科为基础,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的专业排名,我院商务英语专业2016年在全国197家院校中排名第2,2017年在全国235家院校中排名第5。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英语系鼓励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同时积极创建本科生交流项目,鼓励学生赴境内外大学学习和交流。主要交换项目包括:1、国内本科生交换项目:与国内“985” 工程大学实施本科生交换计划,为期半年至一年;2、国际本科生交换项目:与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台南大学、高雄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交换本科生,为期半年至一年;3、本科生国际化教育合作项目:如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2+1+1”项目,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拉克罗斯分校合作“2+2”双学位项目,与英国知山大学合作“2+0.5+1.5”项目。
    英语系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受到欢迎和好评,连续几年在广东省高校同类学科中就业率排名第一。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国内外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院、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大型国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从事教学、研究、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媒体、出版、对外交流等工作。
    系主任:蔡金亭
    副系主任:荣榕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华南理工大学4号楼
学院邮箱:scutb19@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一、学院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其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外语教研室及成立于1985年的外语系。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面向全校开设英语专业辅修班,1999年开设“3+2”双专业、双学位班。199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后改名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并于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设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成为广东省继中大和广外的第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也是全国理工科大学中较早设立二级及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校;2010年增设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点,2011年开始招收英语笔译方向翻译专业硕士生,2014年开始招收日语笔译方向翻译专业硕士生。
 
外国语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最早的三大文科院系之一,担负着本院商务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点、第二外语以及全校本科、硕士、博士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西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外语专业研究生部、MTI教育中心、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部、外语培训中心、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华南理工大学考点以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卷点。
 
外国语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在编教职员工116人,其中教师104人,党政干部及教辅人员12人。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博士39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进修的经历,另有外籍教师2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及省级优秀教师5人。
 
学院2016年在校全日制学生478人,其中本科生369人,硕士研究生109人。
 
二、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外国语学院基于985大学平台,发挥珠三角地区高度发达的经济优势,致力于保持省内一流,建设国内知名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高水平外语人才。
 
目前,“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如下4个学科方向: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集中于语言使用与语境、语言机制与认知两大方向,包括:文体学、话语分析、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心智哲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及二语习得。2)英语语言文学主要集中于英美小说与诗歌、英美文化两大方向,包括:文学史、作家与作品研究、西方文论、文学对比、比较诗学;文化批评理论、后殖民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等。3)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与技术两大方向,包括:英汉对比研究、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机器辅助翻译、口笔译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4)外语教学主要集中于教材编撰、教学方法两大方向,包括:外语词典与教材编写原理、外语教学软件开发;外语教学法、语言测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等。
 
外国语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善于抓住先机,积极开拓进取,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1)围绕外语教学与语言习得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组建了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主编了系列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主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引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在国内开拓创立了英语文体学。秦秀白教授是我国该领域的开创者,推动西方文体学进入我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拓宽了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视野。3)长期主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华南阅卷点的阅卷工作,获得了大量测试数据,促进了对考试信度与效度的深入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测试专家,积极参与了国家与广东省各类大型英语考试的命题及阅卷工作。4)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四年来,本院学术队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到校科研经费506万;发表SSCI、A&HCI、CSSCI来源期刊论文60篇,出版著作30部。
 
三、外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外国语学院有商务英语和日语2个本科专业。学院按照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综合化,推行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综合计划,在专业教学、文化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自2014年起,本科生的招生以招收外语类保送生为主,并实施导师制,每个学生均配有一名导师,四年全程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学生执行“百本图书阅读计划”、参加“跨洋商务互动项目”(与国外大学生建立联系)、参加学校“百步梯攀登”计划、“学生研究计划(SRP)”计划。学院积极举办100余项具有特色鲜明的校园外语文化活动,如外语戏剧大赛、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外文书法比赛、外文配音大赛、外国文化系列讲座、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能力锻炼。我院自2002年起开始输送学生参与每年两届的广交会现场服务工作。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培养人才的渠道。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签订了3+1(3年在华工学习,1年在UQ学习)学生交流项目,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拉科罗斯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La Crosse)和北卡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签订了2+2学生交流项目(2年在华工,2年在UW- La Crosse),与英国知山大学(Edgehill University)签订了3.5+0.5学生交流项目(7学期在华工,1学期在EU),与日本奈良产业大学签订了3.5+0.5学生交流项目(7学期在华工,1学期在奈良产业大学)签订了留学协议。学院每年选派学生交换到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学习一年,香港岭南大学学习一年,到台湾台南大学、高雄大学学习一学期。学院还与九州大学、首都大学东京、长崎外国语大学、奈良产业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项目。近3年来,共计33名毕业生赴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昆士兰大学、杜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众多国外、境外知名高校深造,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6%。
 
我院培养的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一直为100%,许多进入政府、新闻、世界500强企业单位,他们不仅能从事日常生活翻译、旅游翻译,会议翻译,而且还能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商务口译和笔译。
 
四、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是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每年承担全校一万二千多人的英语教学任务(含5千余人的全英通识课)。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次,省级教学成果奖四次,编写国家级精品教材两部,是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2006)、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团队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我院大胆探索和实验新的教学模式,上世纪90年代,我院在全国首家开发大学英语教学光盘。近年来,团队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计并实施了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近年来,该团队编写出版的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系列教材蜚声于国内高校及外语界。出版了“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等14种国家级规划教材,印数达300多万册,使用高校多达320余所,是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最多的三所高校之一。该系列教材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全校一万二千多学生的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均在数字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天候、立体化的网络英语学习环境。我院加强了英语创新基地的建设,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化英语语言环境氛围。目前我们建立了一个英语创新基地,整合《华工英语学习报》、英语调频台和各种英语竞赛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英语创新实践基地的各项活动中来,通过英语语言环境氛围建设达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水平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创新型学习”。
 
五、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团队负责博士生、全日制硕士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公共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英语及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宣读论文、即席答辩和交际讨论的实际能力。采用交际法的教学原则、互动及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团队编写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程》(研究生英语多媒体系列教材)被评选为2003-2004年度中南地区大学版协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复试方案

  复试程序:
  1.考生于2016年3月23日上午8:30在外国语学院4415室凭复试通知书报到,领取复试流程表;
  2.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应届生须持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大学成绩单的原件及所有复印件;往届考生须持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准考证、大学成绩单的原件(或加盖档案单位红章的成绩单复印件)及所有复印件接受审查,并收取所有复印件;
  3.专业课笔试;
  4.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面试;
  5.通过复试的考生发放《体检表》并按指定时间到校医院体检;
  6.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7.对通过体检拟录取的考生发放以下材料:(1)政审表(2)考生人事档案调档函(只对普通全日制考生)(3)协议书(委培生)
  复试方式:
  1.专业课笔试
  2016年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科目::英(日)汉互译、英(日)语写作。英(日)汉互译为句子与段落的英(日)汉互译;英语写作为字数约300-400字的英文作文。日语写作为字数约500-600字的日文作文。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占复试成绩×40%。闭卷考试,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工具书或电子器件。
  同等学历考生需加试《高级英语》、《写作》两门专业基础课,时间各二小时,各科满分100分。
  2.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面试
  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面试时间每人不得少于20分钟,满分100分,占复试成绩60%。主要内容及形式包括:
  1)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考生对社会关注问题的了解,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3)对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
  4)语言表达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5)兴趣、爱好、特长;
  6)综合素质
  面试重点:考生的英(日)语基本功(如语音、语调、词汇、语法、表达等),对英(日)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教师独立当场打分,并填写《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情况登记表》。
  录取原则:
  1.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研究生录取工作,并严格遵守学校招生办公室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原则和要求。
  2.严格按各专业学生的初试和复试加权总成绩排名顺序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录取及奖学金名额。复试成绩不合格(小于60分)不予录取,思想政治不合格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不予录取。
  3.奖学金分配原则按录取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根据学校下达的指标确定奖学金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