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群]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华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地理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广东省特色专业。GIS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航空航天遥感、测绘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兴学科。本专业以培养信息化、智慧化时代迫切需要的现代地理空间信息高新技术人才为宗旨,传授地理信息系统、航空航天遥感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宽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测绘、交通、水利、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医疗卫生、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互联网、移动定位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高校、研究院从事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除开设学科导论、地球概论、地图学、测量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等地理学科类平台课程外,还开设线性代数、地理信息数据库原理、遥感数字图象处理、空间信息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GPS原理与应用、环境遥感、数据结构、数字地图制图、遥感地学分析、数字高程模型与三维建模、GIS设计与开发、空间分析与应用、土地信息学、高级程序设计(C++语言)、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数字摄影测量学、WEBGIS、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专业的教学特色之一,除进行课程室内实验、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见习和实习外,还组织进行空间数据处理与建库、遥感应用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课程模块综合实践。
主要培养专业扎实、技能娴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科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规划、国土、城建、资源、旅游、经济等政府部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和管理、决策咨询工作。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应用技术等基本工具类课程,还有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研学、城市与乡村地理学等基础理论类课程,还有建筑设计、详细规划、村镇发展规划、规划管理法规、Auto-CAD规划制图等应用类课程。此外,还有每学期的配合讲授课程安排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类课程,高年级安排综合实训和专业见习,重点培训学生的规划作图与文本编制能力。知识全面、应用灵活,适应广泛,突出城乡建设规划是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主要培养专业扎实、技能娴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国土、规划、资源、环境、地籍、旅游、房地产等政府部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和管理、决策咨询工作。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应用技术等基本工具类课程,还有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类课程,土地利用与规划、生态与景观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不动产评估与管理、资源与规划管理法规等应用类课程。此外,还有每学期配合讲授课程安排的实验、观测和实践实习类课程。高年级安排综合实训和专业见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土地资源与环境景观生态规划是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主要培养专业扎实、技能娴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中学地理教师。主要开设学科导论、地球概论、地图学、测量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环境学概论、中国区域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应用统计学等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专业传统的教学特色之一,除进行室内实验、教育见习和实习外,还组织学生赴省内、外进行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等课程野外实习。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前身是1933年8月成立的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的博物地理系,1941年8月成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史地系,1947年2月成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地理系,1951年10月成立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52年11月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相继并入,1982年10月改称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是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具有优良的声誉。
以首批“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和“第四纪研究功勋科学家”等称号获得者曾昭璇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在丹霞地貌、台湾地理、珠江三角洲发育、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珊瑚礁地貌、综合自然地理、广东省地名、南海诸岛地名、广东自然区划、广东地貌区划、广东农业区划、植物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等方面取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我校地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近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双一流”、省部共建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院现有教师79名,其中94%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63%以上的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和进修经历。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其中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和省级培养对象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1人,广东省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人,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人及副秘书长2人,广东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1人,“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在读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总人数近1300人。
学院现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二级学科)和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十一五”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课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1个,广东省大学生实践基地(研究生和本科生)4个。学院拥有“泛珠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越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自然资源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科研平台等,以及广东省三维地理环境虚拟仿真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本院主编、出版的学术期刊《热带地貌》面向全国发行。
近年来,我院教师致力于热带与亚热带地貌与环境演化、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海岸地貌、区域经济与城乡规划、植被生态、社会文化地理、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更路簿》与南海诸岛地名、海绵城市、国土空间规划、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院教师先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学院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越南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英国the University of Chester、爱尔兰the University of Cork College、美国the University of Oregon、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和越南河内国立自然资源与环境大学在学生交换和合作研究等领域签订或达成了协议或意向。多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已赴上述学校或其他海外高校进行交流。
目前,我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特别是华南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地理专业人才。近5年来,已毕业千余名本科生和3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名列学校前茅。研究生与本科生在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Quaternary Research、The Holocene、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Boreas、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ensor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和《地理学报》等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逾50篇;多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专业学位硕士优秀论文和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30余人获“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全国和各类省级竞赛屡获大奖。
面对“双一流”、省部共建和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具有悠久历史的地理科学学院正焕发着青春与活力,积极与世界接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地理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胡伟平介绍:
胡伟平,副教授,GIS专业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地理、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房地产经济、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城市化与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景观地理等。1988至1992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至199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读研,获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学位;1998至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读博,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参加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经济与规划高级培训班;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空间分析中心做访问学者。1995至今,历任华南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讲授《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科学》、《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等课程。2004年6月曾任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2010年1月起,兼任加拿大McMaster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空间分析中心访问副教授。主要兼职有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旅游休闲与全球变化委员会发起人与通讯会员、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中国注册土地估价师、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员、中国环境遥感学会会员、中国土地学会会员、广州市政府绩效评估专家,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lthGeographics期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旅游景点等评审人。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地理、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房地产经济、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城市化与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景观地理等。
教育背景:
1988至1992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2至199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读研,获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8至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读博,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参加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经济与规划高级培训班;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空间分析中心做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5至今,历任华南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2004年6月曾任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2010年1月起,兼任加拿大McMaster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空间分析中心访问副教授。
主讲课程:
讲授《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科学》、《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等课程。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核型都市区路网演进与景观空间格局变迁研究—以广佛为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双核都市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以广佛为例”、广东省软科学课题“广东省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先后参与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示范系统研究”,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共同资助项目“全国地貌资料的数字化集成、更新与共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地理网络的结构测度与演化过程模拟—以交通网络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处理与面向地学分析高分辨率实时成像系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江中下游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空港经济产业布局模式及其规划引导研究”等30多项。
代表性学术著作和论文:
参编《沿海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模式》、《中文Photoshop7.0技巧与实例》、《数字地球百问》等专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获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2年度肇庆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1年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许刘兵介绍:
许刘兵 副教授
个人简况:
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工作。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作博士后研究。2007年晋升副教授。2009年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主要从事地貌与环境演变研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第四纪冰川及其年代学、河流及海岸地貌形成机制及时空演变、地表侵蚀速率等。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野外工作遍及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北美及华南沿海等地。
先后在《冰川冻土》、《第四纪研究》、《地质学报》、《地理科学》、《地理学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Geomorphology》、《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及《Quaternary Geochron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樊风雷介绍:
个人简况: 樊风雷,男,1977-,汉族,山东济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7年考入聊城师范学院地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4年在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环境科学专业),2006年进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GIS系,2008年晋升副教授,2009年聘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员,全国经济地理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遥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城市发展及科学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讲授的课程包括:《环境遥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土地信息学》、《数字地图制图》、《GIS工程》和《3S技术及其应用》。 目前共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863子课题下属课题一项、广东省社科院子课题一项;参与中科院“十五”和“十一五”重大创新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支撑项目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基金2项、国家重大咨询专项1项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项。已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 3篇,EI 4篇,中文核心15篇,会议论文2篇。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付迎春介绍:
个人简况:
女,2006年获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广东省遥感与GIS学会会员,CPGIS会员。主要从事城市碳汇时空演变模拟和高分辨率遥感的应用研究。主讲课程包括《遥感地学分析》、《空间统计分析与建模》、《GPS原理及应用》等。在《遥感学报》、《林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含EI检索)十余篇文章。
1、主持课题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01152):NPP驱动下城市边缘区碳汇时空演变的地理模拟研究。2012.01—2014.12
②广东省教育厅自然基金课题(NO.C10092):东江河流有机碳输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2009.01-2010.12
2、主要参与课题
①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132080):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2004.01-2005.12
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40601084):无控制点多传感器卫星遥感影像联合平差研究,参与。2006.01-2009.12
③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200142):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时空变化自动检测。2002.01-2006.12
3、学术交流 2011.12.The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Security(CIS’2011).Oralreport:SpatialpredictionofdissolvedorganiccarbonusingGISandANNmodelinginrivernetworks.
2008.06Geoinformatics2008andJointConferenceonGISandBuiltEnvironment.Oralreport:AGridFrameworkforIntegrationMulti-scaleVectorandImageryData.
联系方式: fyc266@163.com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1933年创建的勷勤大学博地系,1946年成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地理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南昌大学地理系、湖南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相继并入,组建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2年改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曾昭璇、吴壮达、钟功甫、刘南威、吴正、吴郁文、韩渊丰、卓正大、黄少敏、陈敬堂等老一辈地理学家,在丹霞地貌、珠江三角洲发育、历史地理学、华南沿海风沙地貌、古天文航海、农业区划、区域经济开发、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国区域地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
学院在职教工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馆员1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2人。近年来,朱竑、李保生、周尚哲、徐颂军、钟巍、陈忠暖、肖玲、王为、孙武、刘洪杰、张正栋等教授在文化地理、旅游规划、环境演变、城市地理、区域经济、土地利用与覆被、海岸地貌、植物生态、城市社区、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现拥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专业)和地理教育硕士专业,拥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个本科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土地管理专科专业。学院有两门省级重点课程,“自然地理学”长期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地理科学专业获得“广东省名牌专业”称号。2007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获得“土地规划机构甲级资质”。2008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1995年以来,学院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16项;1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省、部级先进教师称号,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研究专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30余项,各级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0余部,其中《自然地理学》、《中国区域地理》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论文800余篇,多篇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Palaeo-geography,Climatology,Ecology》、《The Holocen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被SCI、EI等世界检索系统收录。
学院另设有热带地貌研究室、旅游研究所、区域和城镇规划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室、港澳研究室和热带地理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学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热带地貌》面向国内外发行。
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正焕发着青春,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地理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