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宁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 [宁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宁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宁夏大学研究生院] [宁夏大学考研群] [宁夏大学研究生学费] [宁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宁夏大学研究生辅导] [宁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2020年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调剂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一、参加复试考生
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筛选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且收到复试通知,并经考生本人确认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
二、复试方式
2020年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
、复试日程安排
(一)系统测试时间: 5月25日。
(二)资格审查:5月25日。
(三)复试时间安排:
5月26日英语面试。
5月27日专业课面试。
、资格审查
5月25日前请考生在云考场中上传复试附件材料,学院选派专人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者不予复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之前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否则不予复试。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

  1. 具体材料包括:
    1、初试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
    3、往届生提供学历学位证;
    4、本科阶段成绩单;
    5、往届生提供学信网出具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境外学历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书;
    6、应届生提供学信网《学籍在线认证报告》;
    7、所在单位出具的政治思想素质与道德品质考核表;
    8、宁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附件1);
    (二)对考生身份的审查
    学院运用“人脸识别”“认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对考生身份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新生入学时,须用复试录像比对所有录取考生,再次核查考生身份,一旦发现替考,立即取消入学资格,并上报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处理。
    (三)复试准备
    1、按照学院复试要求准备好软件、硬件、网络等条件和考试环境。保持电话通畅,如报考时填报的电话不再适用,应提前联系复试学院。
    2、选择相对安静、无干扰、光线适宜、网络信号良好、需具备有线宽带、WIFI、4G网络等至少两种网络条件,相对封闭的房间独自参加网络远程复试。
    3、考生须查看学院复试通知中远程复试平台和应急备用平台要求,考生按要求提前熟悉操作,复试前按复试学院的安排进行测试,以保证复试正常进行。
    4、面试采用双机位。主机位使用1台带有摄像头、麦克风的笔记本电脑,并下载安装最新版Chrome浏览器。考生本人正对主机位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戴帽子、墨镜、口罩等。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副机位要求从考生侧后方45°、1至2米处拍摄,需全程清晰显示考生和主机位屏幕。关闭移动设备录音、录屏、直播、外放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将复试学院紧急联系电话加入手机白名单,在电话拦截规则中选择拦截除白名单以外的所有来电,杜绝其他电话呼入。复试过程中,副机位麦克风和扬声器保持静音,仅开启摄像头功能。
    若考生没有准备笔记本电脑,可使用台式电脑,并配备摄像头和麦克风(不得使用耳机)。
    远程复试平台:云考场。
    应急备用平台:腾讯视频(备注:腾讯会议双机位要有2个注册账号)。
    副机位手机请使用安卓系统手机。
    按照学院复试通知要求,考生应积极配合做好复试前测试工作。
  2. 复试为差额复试
    2020年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院 类型 分专业计划 推免生 实际招生数
信息工程学院 学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 3 13
、复试科目
复试专业课面试科目:《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
、其他说明
1、我校及学院以网站、电话、邮件、短信、各通信平台方式公开或发送的相关信息,均视为送达,因考生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考生自负。
2、参加复试的全日制考生需缴纳复试费100元/生(宁价费发【2017】7号)。第一志愿参加复试的考生请于5月27日完成缴费,复试费缴费方式见附件2。已缴纳者如因个人原因未能参加复试,我校不予退费。
3、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进行,具体方式另行通知。
4、心理测试:调剂考生请于5月31日下午14:00——18:0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心理测评使用手册见附件3。
5、宁夏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网络复试考场规则见附件4。
复试同学请加入2020级研究生复试QQ群(946299655),验证信息请填写考生姓名+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吴老师 0951-2061974。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20年5月22日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简介

1.学科的定位与目标
学科建设定位:本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面向国家和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建设目标:优化师资结构,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术方向,打造科研平台,培育学术创新团队,显著提升计算机学科专业水平和整体实力;突出地方特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争取科研项目,贡献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推进实质性国际合作,提升学术影响力;推动学风建设,营造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
2.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1)学科专业层次较齐全
本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2)学科队伍稳定、学科方向明确
本学科已建成由34人组成的学术梯队,平均年龄45岁左右,结构合理。其中硕士生导师16人,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博士13人,在读博士6人,7人有博士后及海外学习经历,均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是一支团结协作、勤奋敬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
本学科学位点各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高,学生就职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就职单位包括国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国际知名企业和各中大型企业等。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获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4)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面向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宁夏地区的重点发展领域,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等新方向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解决信息化建设问题。
3.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4. 学科方向设置
(1)信息系统工程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支撑,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及其在云计算、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研究内容包括Web信息、物联网信息交互、供应链及生产流程分析与建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与系统集成、企业建模与仿真、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及实际应用研究。
(2)计算机网络与普适计算
本研究方向以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新技术探索与多技术集成相交融为研究特色,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及普适计算理论与相关应用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在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安全、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传感和物联网、移动计算和智能空间等方面,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开展多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新技术探索。
(3)并行分布处理与高性能计算
主要研究并行分布处理技术、算法、方法和工具,包括:并行计算模型、并行分布算法设计与分析优化、并行分布式计算架构下的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及并行分布机器学习算法研究、并行分布编程、集群计算技术、多核和GPU异构并行技术、云计算技术、图形图像并行处理等。
(4)数据库与数据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获取、表示、存储、管理;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的大数据管理;智能信息检索。具体内容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表示、信息抽取、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大数据存储、信息检索及知识发现等。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及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5)图形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图形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目标的表达和描述等及模式识别方法、虚拟现实、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及少数民族文字处理技术等。解决多维图像的海量存储与高维计算以及目标识别等应用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6)软件方法学
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软件学科。主要涉及指导软件设计的原理和原则,以及基于这些原理、原则的方法和技术。狭义的也指某种特定的软件设计指导原则和方法体系(如软件形式化方法)。其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设计正确的软件和高效率地设计软件。
5. 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近三年每年毕业生就业率是100%(含考取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国内软件企业、电信、银行、保险、医疗、政府机构、学校、军事国防等企事业单位。另外,部分计算机硕士毕业生考取了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学院与Google公司合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本科课程建设,通过与亚马逊公司合作,进行云计算师资培训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吴素萍,1965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并行分布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高性能计算、并行图形图像处理及三维重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宁夏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子项目等等。

毕利,1968年生,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工程。主研内容:数据挖掘与信息系统集成技术。2013年参加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宁夏制造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2013BAF02B05)的高级计划排程子项目的研究与开发,2014获得《Google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支持。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云计算环境中Web服务组合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以制造业为例》应急管理项目支持。近年公开发表论文十几篇。2016年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冯锋,生于1971年12月,教授,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物联网技术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项,宁夏高教项目1项,自治区级质量工程1项;编著教材3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6篇)。

赵军,1971年生,教授,博士,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宁夏电子商务协会委员,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系统工程、企业计算实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区科技攻关项目3项、企业合作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

高玉琢,1961年生,教授,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加拿大纽布伦斯威克大学访学,长期从事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著作三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杨军,1972年生,教授,博士,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先进网络与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EI检索12篇,软件学报1篇);宁夏首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自治区“互联网+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大数据分析+宁夏产业发展服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团队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

刘立波,1974年生,教授,博士,博士后;目前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研究,强调多学科和不同背景领域交叉,立足于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研发。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鹏,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2008年毕业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后任职于华为、上海西门子等IT企业。研究方向包括视频编码传输,媒体分析与理解,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等。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十多项。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委员。
 

刘进锋,男,1971年生,教授,博士。本科: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前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GPU并行计算,目前兴趣在机器学习领域。科学素养不错,项目论文不多。

王学明,男,1964年1月出生,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2005-2006年英国Southampton Solent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数学系计算机软件教研室主任、(网络)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现任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宁夏全区公务员计算机等级考核系统”、“宁夏中小型制造业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与应用”、“远程教育优势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络服务环境解决方案”等项目,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杜方,1974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北卡中央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管理及数据库技术。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高基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高水平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郭辉,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流程工业过程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方向理论和应用研究,截止目前已主持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SCI、EI检索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史伟,教授,博士。2015-2016年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大数据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文物古迹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尤其是在西夏历史文物数字化保护方面。参与完成多项国基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宁夏高校项目各1项。目前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近年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EI收录2篇),专著1部。

丁志义,1968年生,教授,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软件方法学,计算机基础理论及应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张海燕,1975年生,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计算,推荐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复杂社会网络下的社区发现及演变问题,围绕社会媒体的挖掘问题。至今共公开发表论文15篇,共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2项宁夏高等学校教育项目,主持完成1项宁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主持1项宁夏自然基金项目,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刘昊,198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方向:人脸图像分析、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先后在IEEE T-PAMI、IEEE T-IP等领域权威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共15篇(第一作者T-PAMI长文2篇,CCF A类论文5篇,影响因子总和逾60)。2019年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10人)、第十五届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8年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入选第三批宁夏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工程。担任CCF A类期刊会议T-PAMI/T-IP/CVPR/AAAI审稿人。目前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项目。2018-2019年度指导研究生发表国际高水平SCI/EI论文6篇。


马维军,1981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神经动力学、网络同步与控制,多智能体系统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 4篇,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的审稿人,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

 
葛永琪,1980年生,副教授,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CF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度“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智能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主持或参与了“863计划”、“航空科学基金”、“天脉产业化专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和应用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

 
王恒,博士,教授。宁夏大学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特聘网络安全监督员,自治区公安厅特聘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近五年,先后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高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横向课题12项,曾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安全,电子商务。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行政机构
 
学院办公室 主任:雍莉 电话:2061826  

教学科研办公室 主任:滕秀红 电话:2061974
 
 
学生工作办公室 主任:李密 电话:2061335

社会服务工作办公室 主任:滑斌 电话:2061359                  
 
 
3、教学机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主任:郭辉 副主任:刘昊
 
软件工程系 主任:杜方 副主任:孙莉
 
网络工程系 主任:李贯峰 副主任:刘艳青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心 主任:袁怀民
 
实验中心 主任:尤万庆  电话:2062690 2062176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是宁夏大学为适应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满足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在整合学校相关专业和学科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于2016年5月13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新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应用型转型试点学院,2017年与NIIT(印度国家信息学院)合作办学。
学院现有5个系部,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有1个西部一流建设学科和一流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技术),1个省级云计算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
在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特聘教授1人,自治区信息工程领域客座教授14人。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5人,硕士生导师19人。在校本科生1478人(其中怀远校区719人,中卫校区759人),硕士生125人。
学院教师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32项。成果获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多篇,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较高奖项。
学院现有并行分布处理与大数据挖掘分析、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图形图像与信号处理、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与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等13个研究实验室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校内实训基地。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学院将按照“坚持协同创新,注重资源整合;坚持需求导向,侧重应用研究;坚持前沿跟踪,着眼西部特色”的建设原则,在柔性架构、高效传输、智能融合和节能可靠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力争在先进信息网络的体系架构、业务应用、智能管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形成相关技术一定规模的产业化能力。  
学院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与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一些国家大学或企业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学院2017年开始实施NIIT项目,采用与NIIT合作办学的模式,引进NIIT教育资源和课程体系,采用双语教学和项目式实习实训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毕业生除取得宁夏大学毕业证外,还可获得NIIT认证,提高国际就业能力。
学院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每年有8%左右的学生拿到月薪过万元的薪酬。培养的学生就职于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研究所、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北京核工业研究所、北京软件园等企事业单位,深受欢迎和好评。
面向未来,学院将以“学为学者,工为工匠”院训精神滋养与激励师生,着力打造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应用型转型示范学院。
(数据截止2019年11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