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农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作物领域培养方案
作物领域培养方案
为做好作物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确保质量,根据教育部教研〔2009〕1号、国务院学位办〔2009〕23号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有关要求,特制定《农学院作物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
作物领域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相关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作物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作物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 作物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3.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全日制作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国民教育系列应届和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或本科同等学力)。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一) 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基地实践研究不少于1年。
(二)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作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突出对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的特点。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含实践研究及报告6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作物领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农学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一)课程学习
见附件
(二)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等。
六、学位论文
(一) 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二) 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项目设计、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应用基础研究等。
(三) 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行业或相关领域应用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7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七、毕业与学位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得硕士专业学位。
作物领域培养方案
学院名称 | 农学院 | 研究生类别 | 硕士 | 学科、专业代码 | 470101 | |||||||
一级学科名称 | 作物学 | 二级学科名称 | ||||||||||
学习年限 | 一般为2年,其中从事实践研究不少于12个月。 | |||||||||||
学分 | 课程最低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含实践研究及报告6学分)。 | |||||||||||
研究领域 | 作物 | |||||||||||
课程设置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公共课 | sz021001 | 硕士第一外国语 | 3 | 48 | 秋 | |||||||
公共课 | sz021002 | 自然辩证法 | 2 | 32 | 秋 | |||||||
公共课 | sz021003 |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 2 | 32 | 秋 | |||||||
公共课 | sz021004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 2 | 32 | 秋 | |||||||
公共课 | sz021005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 2 | 32 | 秋 | |||||||
领域主干课 | SZ001001 | 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 | 2 | 32 | 秋 | |||||||
领域主干课 | SZ001002 | 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 2 | 32 | 秋 | |||||||
领域主干课 | SZ001003 | 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 | 2 | 32 | 秋 | |||||||
领域主干课 | SZ001004 |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 | 2 | 32 | 秋 | |||||||
选修课 | sz021010 | 农业推广典型案例分析 | 2 | 32 | 秋 | |||||||
选修课 | 在全校开课范围内选修相应学分 | 3 | 秋 | |||||||||
培养环节及要求 | ||||||||||||
培养环节 | 要求 | 时间安排 | ||||||||||
1.思想政治教育 | 在学期间 | |||||||||||
2.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 | 按照学校有关要求 | 在学期间 | ||||||||||
3.读书报告 | 按照学校有关要求 | 开题论证前 | ||||||||||
4.开题论证 | 同学校要求 | 第三学期前 | ||||||||||
5.申请毕业前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同学校规定 | ||||||||||||
6.补修课:以同等学力和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至少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3门。 课程名称:农作学 作物育种学 种子生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作物学的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学发端于1932年,是近代西北地区最早的作物学科。赵洪璋、沈煜清、李振声、宁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学科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八十多年来,数代科教人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科于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陕西省创新团队3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室16个;近4年来,主持各类项目300余项,到位经费1.6亿元,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5项,审定品种47个,发表SCI论文240余篇。
一、定位与目标
学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立足西北旱区,面向国家粮食主战场,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和小杂粮等旱区作物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力争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作物学科,其中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旱作农业和小杂粮研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优势与特色
小麦遗传育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中心研究,2014-2015年小麦研究领域通讯作者发文量、JCR 期刊特征因子前10%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小麦品种选育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西农979为全国第三大主栽品种。
旱作农业研究特色鲜明。率先开展的“旱作农田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等方面研究,丰富发展了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近年来提出的“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旱地秋覆盖春播”、“旱作农田集雨种植”等技术,在北方旱区广泛应用,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于长期研究积累,开设了“旱农学”课程,并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学科平台体系完善。本学科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以及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并建有6个试验站、45个示范园,形成了以实验室(工程中心)、站、基地、示范园体系完善、层次分明、功能衔接、室内外、校内外网络化的学科支撑平台。
学科团队结构合理。1999年通过校院(所)科教体制融合,组建了一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推广示范三位一体,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学科队伍,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与科研训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坚实宽广专业知识的学术精英为重点,同时大力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领军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近4年来,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85人,硕士研究生425人。
四、学科方向设置:以国家粮食安全和旱区农业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为基础,凝练了5个学科方向:
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开展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育种的基础理论、作物高效育种方法与技术和优良种质资源发掘的研究。
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技术:开展作物杂种强优势组合形成的基础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作物分子生物学基础:开展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和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的研究。
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开展高效农作制度、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生理生化机制和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开展农业区域发展与规划和循环农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五、国内外影响
1、学术影响
本学科先后选育了90多个小麦品种,代表品种有碧蚂1号、小偃6号、丰产3号,陕农7859、小偃22和西农979,引领了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作物育种学》、《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影响了数代学子;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旱作农业和小杂粮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根系研究装置2015年入选美国土壤学大百科全书;2012年牵头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筹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小麦生物学创新平台”;创办的《麦类作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西北农业学报》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2、毕业生质量
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4000余名,许多已成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骨干。以前农业部副部长路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科杰出人才李立会、著名旱地小麦育种家梁增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为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耀祥等为代表的毕业生,为国家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3、国际合作交流
近4年来,54人赴国(境)外合作交流和攻读学位,40名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每年出访、来访的科教人员30多人次;参与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发展中国家节水农业技术培训班”、“非洲国家旱作农业管理研修班”的授课活动;2012年成功承办了17个国家近800名专家参加的“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大会”;在哈萨克斯坦、埃及、喀麦隆、马里等国家开展了作物良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拓展了学科国际影响的空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师资力量
有教职工216人,其中正高职称47人、副高职称85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96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国家级人才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单卫星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单卫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廖允成 单卫星 陈新宏 于澄宇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单卫星
青年长江奖励计划入选者 陈明训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鲁向平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张改生 杨改河 吉万全 张荣琦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薛吉全
陕西省教学名师 廖允成
陕西省“三秦学者” 单卫星 王中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联系方式
职务 | 人员 | 联系电话 |
院长 | 单卫星 | 87082990 |
党委书记 | 张海成 | 87082630 |
副院长 | 冯永忠 | 87080736 |
副院长 | 郭东伟 | 87082103 |
副院长 | 韩 娟 | 87082603 |
副院长 | 胡宝仓 | 87082106 |
党委副书记 | 吴清华 | 87082960 |
综合办公室主任 | 赵普庆 | 87082845 |
党务秘书 | 廖代卿 | 87082022 |
行政秘书 | 王 成 | 87082406 |
教学秘书 | 孙优优 | 87082205 |
科研秘书 | 潘小东 | 87082854 |
研究生干事 | 顾丹丹 | 87082752 |
对外合作交流秘书 | 孙 晖 | 87082142 |
教学干事 | 张春宏 | 87082205 |
辅导员 | 宋 雪 | 87082409 |
辅导员 | 沙 影 | 87082180 |
辅导员 | 帕尔哈提 | 87082180 |
辅导员 | 杨 华 | 87082180 |
辅导员 | 夏可阳 | 87082409 |
辅导员 | 高雪纯 | 87082409 |
辅导员 | 康 霓 | 87082409 |
办公室人员 | 康建恩 | 87082406 |
办公室人员 | 石引刚 | 87082203 |
成人教育 | 王 虎 | 87082203 |
研究生干事 | 李 浩 | 87082752 |
办公室人员 | 高福利 | 87082436 |
办公室人员 | 陈渭华 | 87082142 |
办公室人员 | 苏 丽 | 8708285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介绍
农学院肇始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农艺系,是1934年学校初设的六系组之一,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学院秉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民本思想和民生情怀,坚守“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初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精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学院现设农学系、植物科学系、种子科学系和实验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五个科教与管理服务单位。有教职工216人,其中正高职称47人、副高职称85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96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国家级人才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
我校农业科学学科最新ESI全球排名22位,达到前0.266‰。学院主建一级学科为作物学,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经过长期凝练,围绕作物学设立了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技术、作物分子生物学基础、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作物绿色高效生产等六个学科方向。
学院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硕士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设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80人,招收博硕士研究生260余人。本科生生源质量稳居学校前列,就业(升学)率达95%以上,6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赴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深造。著名农学家王绶教授、沈学年教授、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喻树迅院士、沈煜清教授、林季周研究员、俞启葆研究员、宁琨研究员、梁增基研究员、薛秀庄研究员、陈漱阳研究员、李璋研究员、王辉教授、李立会研究员、许为钢研究员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耀祥等都是学院师生中的杰出代表。
长期以来,学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杂粮和马铃薯等主要粮油作物和旱作农业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尤其以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旱作农业研究见长。小麦“优质多抗”种质创新和品种创制、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小麦基因组学研究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立足西北开展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研究体系,创立“旱农学”课程,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为我国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引领性的贡献。
学院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等15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办国家核心科技期刊《西北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是陕西省农作物学会和陕西省遗传学会的挂靠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主持完成国家科技奖14项,其中李振声院士的小麦远缘杂交研究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沈煜清教授的全国农业综合区划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宁琨研究员的小麦新品种7859选育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宋卫宁教授团队协同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研究在Science期刊发表,并获评“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学院坚守办学初心,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不断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以“碧玛一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小偃6号”“小偃22”“陕农7859”“西农979”“西农511”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小麦品种,为提升我国小麦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引领了新中国历史上黄淮麦区四次品种更新换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玛一号”小麦,年推广面积最高达九千万亩,创我国单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近年来,学院围绕区域农业发展需求,在全国建立试验示范站36个,有力支撑了小麦、玉米、油菜、杂粮等粮油作物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地方脱贫攻坚的顺利实现。学院专家牵头开展的覆盖一半国土面积的西北乡村类型及特征调查,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持,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学院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戴威斯分校、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等14所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国家“作物抗病育种与遗传改良创新引智基地”、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NWAFU-ICARDA旱区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学校非洲研究中心和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积极拓展教育、科技、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有力提升了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为学校助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学院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一流学院和一流学科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和布局,进一步强化小麦研究和旱区农业研究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引领旱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联系方式
农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它是2000年7月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研究所及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省植物遗传工程育种重点实验室等8个单位组合,成立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研究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联系方式如下所示:
学院代码:001
学院名称:农学院
联系人:李向拓
职 务:研究生秘书
办公室电话:029-8708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