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兰州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兰州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群]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兰州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复试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据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初试参考书目: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复试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复试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培养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了解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在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并能够在学校、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宣传、党政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期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意科研训练。
本专业学制三年。第1—3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3学期末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开题,第4—6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三、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农村问题研究(详见下表)。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与
中国现代化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两次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建国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等。
中国近现代
农村问题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村改革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与社会变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等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
    五、选题开题
开题报告按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开题报告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3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研究课题或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必须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方案及进度安排;现有工作基础;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应该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六、中期考核
参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为了考查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科研情况及毕业论文设想,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淘汰或分流。
七、学位论文及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撰写者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本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并体现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字数一般为4~6万字,第5学期末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整篇论文从绪论到结论部分复制比不得超过20%。严禁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捏造、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或所引用资料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八、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达到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并接受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专人按照规定,对硕士生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科研作风、学习成绩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不含增刊、内刊、副刊)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用稿通知)。硕士生在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由本专业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进行双盲评审(校内外各1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校外专家担任,答辩人导师原则上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合格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M021001 第一外国语 180 5 1,2 考试 外语学院 19学分
M020000 学位英语   0 2 考试 外语学院
M011019 中国共产党历史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4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64 4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课 M152001 信息检索 16 1 1 考试 图书馆 8
学分
M0120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17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15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1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课 M013047 中共党史专题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
学分
M013023 中国近现代农村问题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3022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9 实践活动   1 5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学分
M005005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演讲、会议,专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等)(注:不少于8次)   1 3,4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4 论文答辩   0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1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补修
课程
M01401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计入总学分
M014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要求 总学分 34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0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方法,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并进行科学分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了解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在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并能够在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宣传、党政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期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意科研训练。
本专业学制三年。第1—3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3学期末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开题,第4—6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三、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详见下表)。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与实践
本方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主要研究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性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研究,即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指导下,研究高校学生、教师及其他人员等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引导与处置等问题。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
    五、选题开题
开题报告按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开题报告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3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研究课题或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必须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方案及进度安排;现有工作基础;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应该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六、中期考核
参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为了考查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科研情况及毕业论文设想,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淘汰或分流。
七、学位论文及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撰写者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本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并体现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字数一般为4~6万字,第5学期末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整篇论文从绪论到结论部分复制比不得超过20%。严禁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捏造、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或所引用资料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八、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达到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并接受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专人按照规定,对硕士生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科研作风、学习成绩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不含增刊、内刊、副刊)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用稿通知)。硕士生在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由本专业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进行双盲评审(校内外各1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校外专家担任,答辩人导师原则上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合格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附:思想政治教育(030505)学术型置及分要求
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M021001 第一外国语 1800 5 1,2 考试 外语学院 19学分
M020000 学位英语     2 考试 外语学院
M011020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4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64 4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课 M152001 信息检索 16 1 1 考试 图书馆 8学分
M01204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43 政治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1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1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课 M01304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学分
M01304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3038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9 实践活动   1 5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学分
M005005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演讲、会议,专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等)(注:不少于8次)   1 3,4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4 论文答辩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1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补修
课程
M014017 中国共产党历史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计入总学分
M014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要求 总学分 34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的人才。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和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具备独立开展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期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意科研训练。
本专业学制三年。第1—3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3学期末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开题,第4—6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详见下表)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与途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研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国外社会主义思潮比较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
    五、选题开题
开题报告按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开题报告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研究课题或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必须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方案及进度安排;现有工作基础;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应该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六、中期考核
参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为了考查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科研情况及毕业论文设想,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淘汰或分流。
七、学位论文及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撰写者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本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并体现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字数一般为4~6万字,第5学期末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整篇论文从绪论到结论部分复制比不得超过20%。严禁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捏造、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或所引用资料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八、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达到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并接受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专人按照规定,对硕士生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科研作风、学习成绩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不含增刊、内刊、副刊)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用稿通知)。硕士生在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由本专业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进行双盲评审(校内外各1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校外专家担任,答辩人导师原则上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合格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学术型置及分要求
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M021001 第一外国语 180 5 1,2 考试 外语学院 19学分
M020000 学位英语     2 考试 外语学院
M011019 中国共产党历史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4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64 4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0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课 M152001 信息检索 16 1 1 考试 图书馆 8学分
M0120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4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1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课 M013047 中共党史专题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学分
M01304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3036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9 实践活动   1 5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学分
M005005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演讲、会议,专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等)(注:不少于8次)   1 3,4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4 论文答辩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1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补修
课程
M01401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计入总学分
M014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要求 总学分 34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和主要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期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意科研训练。
本专业学制三年。第1—3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3学期末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开题,第4—6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三、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和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详见下表)。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和著作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源头,本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研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当代中国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其它国家观的比较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
    五、选题开题
开题报告按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开题报告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3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研究课题或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必须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方案及进度安排;现有工作基础;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应该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六、中期考核  
参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为了考查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科研情况及毕业论文设想,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淘汰或分流。
七、学位论文及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撰写者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本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并体现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字数一般为4~6万字,第5学期末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整篇论文从绪论到结论部分复制比不得超过20%。严禁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捏造、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或所引用资料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八、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达到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并接受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专人按照规定,对硕士生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科研作风、学习成绩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不含增刊、内刊、副刊)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用稿通知)。硕士生在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由本专业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进行双盲评审(校内外各1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校外专家担任,答辩人导师原则上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合格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学术型置及分要求
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M021001 第一外国语 180 5 1,2 考试 外语学院 19学分
M020000 学位英语     2 考试 外语学院
M011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4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64 4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修课 M152001 信息检索 16 1 1 考试 图书馆 8学分
M012039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1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课 M013045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学分
M01304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3042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9 实践活动   1 5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学分
M005005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演讲、会议,专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等)(注:不少于8次)
(注:不少于8次)
  1 3,4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4 论文答辩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1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补修
课程
M014017 中国共产党历史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计入总学分
M014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要求 总学分 34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热点、难点问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外文资料,成为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能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高校辅导员及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期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意科研训练。
本专业学制三年。第1—3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3学期末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并开题,第4—6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三、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详见下表)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 本方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渊源、生态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渊源、理论构架及现实价值,并为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诸如社会管理、社会风险防范、社会阶层分化、新型城乡关系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去阐释和解读,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论证。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
    
五、选题开题
开题报告按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开题报告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研究课题或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必须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方案及进度安排;现有工作基础;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应在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应该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六、中期考核
参照“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为了考查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科研情况及毕业论文设想,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进行淘汰或分流。
七、学位论文及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撰写者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本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并体现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字数一般为4~6万字,第5学期末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整篇论文从绪论到结论部分复制比不得超过20%。严禁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捏造、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或所引用资料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八、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达到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并接受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专人按照规定,对硕士生在学期间的政治思想、科研作风、学习成绩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不含增刊、内刊、副刊)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用稿通知)。硕士生在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由本专业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进行双盲评审(校内外各1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校外专家担任,答辩人导师原则上不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合格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学术型置及分要求
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M021001 第一外国语 180 5 1,2 考试 外语学院 19学分
M020000 学位英语   0 2 考试 外语学院
M011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4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64 4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100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2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非


必修课 M152001 信息检索 16 1 1 考试 图书馆 8
学分
M01203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5 政治经济学专题 16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33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32 2 2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2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 1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课 M01304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4
学分
M013042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3027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13025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专题 32 2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9 实践活动   1 5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学分
M005005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讲座、演讲、会议,专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等)
(注:不少于8次)
  1 3,4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4 论文答辩   0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5001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1 3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补修
课程
M014017 中国共产党历史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计入总学分
M014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   1 综合测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要求 总学分 34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了解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在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并能够在学校、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宣传、党政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简介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与
中国现代化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两次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建国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等。
中国近现代
农村问题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村改革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与社会变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等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方法,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并进行科学分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了解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在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并能够在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宣传、党政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简介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与实践
本方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主要研究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性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研究,即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指导下,研究高校学生、教师及其他人员等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引导与处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