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兰州交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兰州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群]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辅导] [兰州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马军党教授简介

马军党,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完成省、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在兰州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蔡中宏教授简介

蔡中宏,男,汉族,1966年出生,甘肃省庆阳人,中共党员,兰州大学哲学学士,西北师大教育学博士。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1990年起担任兰州铁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团总支书记、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2002年任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2006年任社会科学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2009年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2015年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先后兼任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共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甘肃省高校精准扶贫智库(农村治理与扶贫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项目专家、兰州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园丁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6项;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10部;指导硕士生30名(留学生2名)。
 
许鹏奎教授简介

许鹏奎,男,1955年7月生,甘肃榆中县人,现为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许鹏奎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课题有:(一)主持完成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之一,《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主持完成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之二,《催生拔尖创新人才:甘肃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点》。(二)主持完成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模式及发展趋势》。(三)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证问题的对策研究》。(四)主持完成兰州交通大学科研立项课题4项。(五)参与完成省、部、地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一部,教材1部。在《民族教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广东工业大学学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理工高教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次,中国铁道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次。现在研的课题有:1.甘肃省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甘肃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麻艳香教授简介

麻艳香,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或法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参加工作至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2部,出版著作1部,参编著作1部。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厅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课题1项。参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甘肃省科技项目1项、兰州交大研究生团队教改项目1项。教学方面承担过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生实用美学》、《公关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和研究生《当代国外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的讲授。主持获得过甘肃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品课程”和“精彩一课”奖;主持获得过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参与获得过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获得过甘肃省教育厅全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奖。获得过兰州交通大学“教学优秀”、“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教学名师”和“优秀研究生任课教师”奖。获该专项教书育人奖。
邮箱:mayanx@mail.lzjtu.cn
 
刘慧明教授简介
 
刘慧明,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甘肃礼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兰州大学法学硕士。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兰州交通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顾问,甘肃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尤其关注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司法动态,学术兴趣为刑事法学和法理学。近年来,在《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科学管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甘肃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教育与职业》《兰州学刊》《甘肃理论学刊》《西部法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刑事政策研究》《法学要论》《WTO与知识产权》《经济法》等著作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他课题10余项。科研成果5次获得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励,另获兰州交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北京大学优秀访问学者等荣誉称号。
 
柳德玉副教授简介

柳德玉,女,1970年6月出生,福建寿宁人。现为兰州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和高校德育研究。
1994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5年9月在北京卫生学校学生科工作。1995年9月至2001年9月在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学院任团总支书记兼辅导员,1996年被评为兰州交通大学优秀辅导员,1997年被评为兰州交通大学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路优秀团干部"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全脱产在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
柳德玉副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教学的管理研究工作。先后在《教育评论》、《教育探索》、《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3项,2008年主持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2006年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2010年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王永斌教授简介

王永斌,汉族,1971年8月生,甘肃民勤人,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教授。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教育史。
主要科研项目奖励:
1.《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2010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2.《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二等奖;
3.《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甘肃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构建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甘肃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科研项目:
1.2006年主持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学校创新体系与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2.2007年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升高校对甘肃科技创新贡献力的对策研究》;
3.2007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4.2010年主持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甘肃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能力建设研究》;
5.201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30年的中国经验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光明日报》(理论周刊),       2005-4-5  .      
2.《关注现实问题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6-12-4  .
3.《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品格与大众化诉求》,《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9-7-14  .
4.《学术对话何以可能——关于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9-8-4  .
5.《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江苏高教》,2007(4).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年第9期全文复印.
6.《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教育与现代化》,2007(1),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6期转摘.
7.《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学习化社会建设》,《甘肃社会科学》,2004(4).
9.《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原创性策略研究》,《江苏高教》,2009(4),被《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年第5期转载,1-1.
10.《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高校科技创新的新使命》,《科技管理研究》,2008(8).
11.《教育科学研究30年: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2.《知识社会学视域中的教育知识生产》,《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3.《服务学习:美国公民教育的实践依托》,《中国德育》,2011(6).
14.《"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分布研究》,《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3).
15.《孔子"有教无类"主张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
16.《研究性教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型》,《教学研究》,2010(4).
1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创新的根本使命》,《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
18.《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轫、传播与影响》,《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9.《研究性教学的价值与意蕴》,《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2),1-1.
20.《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李艳红教授简介
 
李艳红,女,博士,教授,现任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2008年6月聘任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心理学专业;1999年获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女性心理学》、《教育原理》等课程。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及教师教育研究,近年来在《西北民族研究》、《民族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高等理科教育》、《中国学校卫生》、《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10)、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8)、天水市科技局项目软科学项目(2008)各一项。曾获天水市园丁奖(2002);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一项(主持2003);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两项(主持2004、2010);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主持2008);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第二完成人2004,2008);并入选2008年“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天水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天水师范学院“青蓝人才工程”人选。
苏星鸿教授简介
 
苏星鸿,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甘肃庆阳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导。
苏星鸿教授先后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和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习,分别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高校理论战线》、《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甘肃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电化教育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了《全球化对中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等专著和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甘肃省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甘肃省社会科学项目1项。

乔梁教授简介

乔梁,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陕西省佳县人,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毕业,现任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主任、党总支书记,国家体育总局兰州交通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兼任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社会学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运动队(员)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参与完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课题1项;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6篇,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6部。
 
杨宗仁教授简介
 
杨宗仁(1969—),男,汉族,甘肃通渭人,获教育硕士学位,兰州交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高教管理和民办教育研究。
近年来,主要在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甘肃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研究和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或参与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兰州市规划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两部。


    刘华荣副教授简介
 
 刘华荣,甘肃文县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先后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甘肃省“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2017年甘肃省第二届思政课教学能手大赛第一名;2018年甘肃省第四届青年教师竞赛思政组第五名。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甘肃省社科基金、厅局级社科项目基金,出版专著《儒家教化思想研究》、《新农村新生活系列民谣读本》二部,论文及咨询报告10余篇。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农村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等问题的研究。电子邮箱:35141846@qq.com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生导师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杨思信教授简介

杨思信,1966年8月出生,汉族,甘肃靖远人,1987年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90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获得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得近代文化史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教育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教育与国权:1920年代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主编《中国文化概要》(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民出版),在《文史知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究》、《教育史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甘肃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4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本人独立完成的“近代民族主义专题研究”2000年6月获1998~1999年度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2005年5月获02~03年度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2004年7月获02~03年度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曾于2002年获得甘肃省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成才奖。1990年工作以来至2010年科研情况统计如下:
学术论文:
1.《“建都之争”涉及兰州》,《兰州晚报》 1991年12月5日第3版。  
2.《抗日战争时期的苏联军援与兰州》,《兰州晚报》1992年3月22日第5版。
3.《吴禄贞西游兰州被扣始末》,《兰州晚报》1992年4月3日第5版。
4.《王之佐在兰州的革命活动》,《兰州晚报》1992年5月5日第5版。    
5.《毓贤兰州之死》,《兰州晚报》1992年5月28日第5版。
6.《略述黄兴反清起义的战略思想》,载甘肃省社科联、甘肃省历史学会合编《史学论丛》,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7.《加强教材建设和电化教学,提高革命史教学质量》,《高教论苑》1993年第3期,1993年7月。
8、《辛亥甘军攻陕战争述略》,《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1994年9月。
9.《试论传统夷夏文化观在晚清的蜕变》,《中州学刊》1998年第4期,1998年7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二十世纪初年文化民族主义述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第2期,1999年4月。
12.《民族主义三题》,《祁连论丛》1999年第2期,1999年6月。
13.《民族主义若干理论问题之辨析》,《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1999年11月。
14.《对“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历史考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1999年7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5.《梁漱溟“乡建”运动评价之商榷》,《祁连论丛》2000年第3期,2000年9月。
16.《试论传统“大一统”观念对清末“排满”运动的影响》,《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2000年7月。
17.《略论民国初年的孔教运动》,《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2001年5月。
18.《近代文化民族主义论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2002年4月。
19.《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思潮述论》,《祁连论丛》2002年第2期,2002年6月。
20.《社会公德刍议》,载王凤显主编《德观论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21.《拉克伯里“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2003年5月。
22.《试论东方文化派的中国文化观》,《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2003年5月。
23.《试论大学精神》,《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
24.《西北人才流失的现状、成因与对策》,《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2004年10月。
25.《西北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西北人口》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
26.《人才全球化与我国西北人才资源的开发》,《开发研究》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
27.《“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的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4期,2005年12月。
28.《甘肃省人才竞争力蟊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
29.《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19期。
30.《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1.《试论清末民初政府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2007年12月。
32.《试论清末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演变及其影响》,《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期,2008年4月。
33.《对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历史考察》,《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2008年7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4.《民国教育团体“国家教育协会”考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5.《近代中国教育团体与收回教育权运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6.《国、共、青三党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著作、教材:
1.参编教材《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本人参编0.5万字。
2.参编教材《中国革命史导读》,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本人参编2万字。
3.参撰著作《甘肃近现代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本人参著5万字。
4.参编教材《中国革命和建设史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本人参编4万字。
5.参编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本人参编2.5万字。
6.参撰著作《理想信念对话60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本人参著1万字。
7.参撰著作《以德治国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本人参著1.5万字。
8.参编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本人参编2万字。
9.主编《中国文化概要》,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本人完成12万字。
10.专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共28万字。
11.参编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本人参编2.9万字。
12.合著《教育与国权——1920年代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全书共30万字。
课题:
1.参加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与公共教育政策调整”,本人参与完成子课题“西部地区不同层次人才本地化培养模式研究”(2002~2004),经费2万元,本人完成8万字报告。
2.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收回教育权运动研究”,2008~2009年,经费1万元。
 
曹富雄教授简介

曹富雄,男,汉族,1967年8月出生,甘肃定西人。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任助教,1997年6月任讲师,2002年12月任副教授,2008年8月任教授。2009年7月被聘为兰州市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2010年5月被聘为甘肃省委宣讲团成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近五年来,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在研教育部课题1项。先后获甘肃省干部教育先进个人,甘肃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教学优秀奖、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师德先进个人等多项奖励。
主持完成及在研项目:
1.主持完成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批准号:07XKS001,结项证书号:20100237)。
2.主持在研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思想研究》(批准号10XJA710001)。
学术专著及教材:
1.《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观》(专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1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2/2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2/3
4.《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导论》(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2
主要学术论文: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意识和世界胸怀》,《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1/2
2.《发生学·本质说·价值论: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逻辑建构》,《求索》2010年第2期。2/2
3.《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2/2
4.《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1
5.《从邓小平发展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求索》2009年第3期。2/2
6.《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演变特点》,《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2/2
7.《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求索》2009年第4期。1/2
8.《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1/3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特点视域下的问题解析》,《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2/2
10.《论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1/1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论解析》,《求索》2008年第6期。1/1
12.《邓小平解放思想观的历史和逻辑》,《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1
13.《新农村建设与再造现代乡村文明》,《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4期。1/2
14.《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10期。1/1
15.《科学发展观审视下的现代大学运营理念及其模式》,《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1
16.《和谐社会视野下传统文化的功能解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1
17.《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解读》,《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1
18.《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与方法》,《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1/1
19.《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社科纵横》2006年第9期。1/1
20.《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1/1
2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社科纵横》2006年第8期。2/2
22.《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明——一个文化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3期。1/1
23.《从“经典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反思与重新构建》,《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1/1
24.《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反差现象述评》《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2
25.《从和谐社会视角重新解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科纵横》2005年第5期。1/2
26.《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1
27.《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一个关系问题的方法论断想》,《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6期。1/1
28.《社会主义管理目标与手段——对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重新思考》,《经济管理研究》1997年第3期。1/1
教学及科研成果奖励:
1.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研究报告),2011年1月获“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7
2.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系列论文),2010年8月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7
3.负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获2010年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奖。1/9
4.主持完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观》(专著),2007年3月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1
5.主持完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观》(专著),2006年7月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1
6.参与完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材),2006年7月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2
7.合作完成《发挥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论文),获“2005年全省统战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1/2
其它奖项:
1.2008年6月获兰州交通大学“教学优秀奖”。
2.2007年10月获兰州交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3.2007年4月获兰州交通大学“2005~200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05年6月获“2003—2005年度校优秀共产党员”。
 
邵璀菊教授简介

邵璀菊,1962年生,浙江江山人。1984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电信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获第二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法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20多年来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经济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大学生成才修养》、《法律基础》、《经济法》、《管理工程学》、《创造学基础》、《合同法》等课程。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博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2005年获兰州交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获兰州交通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先后主编《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学基础》教材2部,参编《法学知识概要》、《大学生成才修养纲要》、《法律基础简明教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新论》、《管理原理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学》等教材6部。2007年主持完成2006年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2010年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在《科学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7篇为CSSCI来源期刊。完成的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甘肃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甘肃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谢亮教授简介

谢亮博士,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四川平昌人,生于1975年10月。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谢亮博士的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和经济史相关问题研究,在当下则着力于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学理论研究,已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篇,其中相关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全文或部分转载。目前正在主持2009年教育部基金项目“非均衡发展中的商路变迁与近代西北商品市场变动(1867-1937)”;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灾荒与近代西北民间赈济(1867-1937)”;博士后课题“政治知识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政治能力建设:以“代表”观念与民国政治秩序重建为中心(1927-1947)”。    
 
吴卫东教授简介

吴卫东,男,汉族,1963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人,教授,现任天水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主编,学校学科带头人,甘肃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水市哲学学会副会长。2008年6月聘任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教20余年,精心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生存哲学专题研究》、《哲学原著选读》等10余门课程,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组织、承担、积极完成各级各类教研、科研课题10余项。《关于生存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系列论文,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2年),《高校“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的探索与研究》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生存之思—当代社会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专著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生存哲学之“人的生存质量”系列研究》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天水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以良好成绩顺利结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先后荣获天水市园丁奖、天水师范学院教书育人奖、甘肃省优秀主编和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
本人将20余年的高校工作和生活经验浓缩为4句话:行政是职责,敬业守则,提高能力,搞好服务;教学是本分,教书育人,快乐教学,提高境界;科研是精神家园,勤奋探索,慰藉心灵,升华生命;幸福生活是基础,创造价值,充盈意义,奉献社会。
 
杨建毅教授简介

杨建毅,男,1967年10月生,甘肃靖远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会员、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哲学学会理事;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等课程;现已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八项,先后在《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动态》、《毛泽东思想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新疆大学学报》、《中州学刊》、《甘肃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合著、参编教材两部,专著一部;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校社科成果奖多项;自工作以来,还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姚丽娟副教授简介

姚丽娟,女,汉族,1975年1月出生,甘肃陇南人。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在西北师范大学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在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10月破格晋升副教授。期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近五年来,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先后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兰州交通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主持完成及在研项目:    
1.2008—2010年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2010—2012年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3.2009—2011年主持完成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研究》。    
4.2011—2013年主持完成甘肃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低碳转型与甘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5.2013年主持在研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兰州市碳承载率研究》。    
6.2013年主持在研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视阈下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7.2012年主持在研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基金项目《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甘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8.2013年主持在研金川公司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金川公司生态化发展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1.《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提升欠发达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以甘肃为例》,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以循环经济推动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3.《产业集群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商业时代》2010年第1期。    
4.《甘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选择与政策建议》,《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12期。    
5.《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战略路径研究》,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6.《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趋势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7期。    
7.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8期。    
教学及科研成果奖励:    
1.2011年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获得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12年主持完成兰州市社科项目《基于产业集群的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研究》,获得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12年获兰州交通大学“教学优秀奖”。
 
徐占元副教授简介

徐占元 ,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政治整合、党的建设研究;参加工作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现承担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政治学原理》的讲授;曾获2016年6月获得甘肃省“如何上好思政课‘N+1’”优秀教师二等奖;2017年9月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称号;2017年10月获得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018年7月获得甘肃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二等奖,获得甘肃省技能标兵。电子邮箱zhanyuanxu@163.com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国以来,我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校把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984年教育部在部分院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1988年在全国部分院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当代中国,本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根本,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十分重视研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及变化的规律,其目的是培养劳动者在社会政治领域与文化领域中的思想信念、思想意识以及思想品质。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中,本学科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学科研究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培养目标: 要求研究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02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0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04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概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科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本学科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
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究
0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0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21人、助教2人,博士13人、硕士31人(含在读博士5人),校内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4人。现有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人、中共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3人、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专家1人、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6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
学院成立以来,获得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3门、“精彩一课”奖7项、甘肃省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课‘N+1’”优秀教师奖3项、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项。获得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立项5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项、甘肃省社科项目17项、其它厅(局)级项目18项。获得科研成果奖28项,其中,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1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和CSSCI期刊发表70余篇。出版专著14部、教材16部。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方式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电话:09314955776 传真:09314955771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校时设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7年成立社会科学部,2000年与经济系合并组建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恢复独立建制并成立社会科学系,2009年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年获准为甘肃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获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学科学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政治方向和办学原则,遵循“育人有教无类、治学百家争鸣”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加强学科学位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了应有作用。
学院成立以来,统一管理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设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4个教研室;有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生课程2个教学研究中心;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法学研究3个研究所和丝路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有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1个甘肃省高校精准扶贫智库——兰州交通大学农村治理与扶贫开发研究中心(2015年)。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21人、助教2人,博士13人、硕士31人(含在读博士5人),校内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4人。现有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人、中共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3人、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专家1人、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6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
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6年)、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5名(留学生3名),已毕业硕士118名(留学生5名)。
学院成立以来,获得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3门、“精彩一课”奖7项、甘肃省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课‘N+1’”优秀教师奖3项、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项。获得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立项5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项、甘肃省社科项目17项、其它厅(局)级项目18项。获得科研成果奖28项,其中,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1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和CSSCI期刊发表70余篇。出版专著14部、教材16部。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备考手册

 为了能让大家更加了解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更好的复习,考研网特地推出了2013年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备考手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院概况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
  
  二、师资队伍
  师资状况
  
  三、招生专业目录
  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初试参考书目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研招参考书 
  
  五、复试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通知
  
  六、调剂信息
  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通知

2015年兰州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调剂复试工作安排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为保证招生质量,我院2015年调剂志愿考生复试实行淘汰机制,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资格审查
  2015年3月27日下午进行资格审查,需审核准考证、学生证、毕业证(应届生提供学生证)等,收取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高校学习期间成绩单及其它事项。

  二、笔试
  时间: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上午8:00—11:00
  科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厅

  三、面试
  时间: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下午14:30—18:00
  内容:相关专业知识50分,英语听说50分。先考查相关专业知识,之后是英语听说,每人面试20分钟。

  四、加试(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均需加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政治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教育学》2.《政治学》;
  时间:2015年3月29日(星期日)上午8:00—12:00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厅

  五、体检
  2015年3月27日至复试结束均可,考生自行前往我校医院体检(空腹)

  六、公布复试结果
  2015年3月30日上午公布复试结果并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确认录取信息。

  201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