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黄冈师范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
[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黄冈师范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黄冈师范学院考研难吗]
[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黄冈师范学院考研群]
[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学费]
[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辅导]
[黄冈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是以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应用化学学院为依托组建的省级重点学科。以该重点学科为依托的专业有:“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制药工程”和“应用化学”六个本科专业,并涵盖三个校级重点在建硕士点。经过3年来的重点建设,本学科现有专职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5人。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46篇,其中24篇分别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专著8部,出版教材3部。获省部级科研奖9项,省级教学(教材)成果奖16项。2003-2005年共支配科研经费251.7万元;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项,科研经费达315.2万元。近5年来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7人,已授予硕士学位2人。现有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1380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 173 台(件),仪器设备值达2020万元;中外文藏书6.5万余册,中外文专业期刊109种。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3个相对稳定且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依次为:特种资源植物的评价、保护与利用、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天然药物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研究,三个方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充分体现了学科间渗透与交叉的特点。学科点自建立以来,已经为湖北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出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受欢迎”的科研、教学、生产与管理骨干。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2012年批准立项建设的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坚持针对鄂东特殊区位优势和特色农林特产品资源优势,谋求鄂东农林特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鄂东地区“三农”建设,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支持;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工作中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历史渊源。
本学科团队由49人组成,现有教授 18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 17人,19人为硕士生导师、2人为博士生导师;学科成员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人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黄冈市学术带头人;学科成员中有1人担任国际期刊副主编,在国内学会中有2人担任学会理事长、2人担任副理事长、5人担任常务理事。
近5年来本学科共承担了182项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79项,在研科研项目总经费990.6万元。近5年来,取得36省部级科技奖励项,其中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725篇,其中有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27;获发明专利8项;出版《银杏栽培学》、《植物根系发育》、《鄂东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研究》等专著、教材48部。有10多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本学科主要包括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1)植物代谢调控与种质资源改良,方向负责人程水源;
2)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向负责人钟玉林;
3)林特资源产品开发,方向负责人项俊;
4)农业水土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方向负责人金卫斌。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植物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90104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植物遗传改良、植物生产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农业设施技术、园林设计与养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产品提取与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在农业、林业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的能力,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质量监督检验、园林设计与园林管理、生物制药等部门或企业从事管理、新品种繁育与推广、生产技术服务、林特产品开发、农产品质量管理、园林设计与管理、植物资源开发和生物制药等方面从事生产管理、技术服务、销售经营工作的能力。
主要专业方向:植物药物开发与生产、园林及设计、现代农业技术。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以培养广泛的适应能力为主,同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按照植物药的开发与生产、园林及设计、现代农业技术三个专业发展方向,根据学生志愿和人才市场需求形势进行选择和调整,实行弹性化培养模式。也就是说,本方案提供针对三个发展方向的课程设置计划,在前两年年统一开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及少数专业方向课,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选择进入上述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也可以在三个方向课程计划中交叉选课。真正实现个性化培养与广适应能力培养的结合。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标准即可毕业并授予农学学位,颁发“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或“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毕业证书。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培养,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通识性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2、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掌握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科技写作的基本能力;
3、 掌握植物遗传改良及作物育种、植物生理生化及植物栽培管理、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产品收获及储藏加工、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等方面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4、了解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设施技术、农业多功能性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前沿、发展动态、行业需求。了解行业内的政策法规;
5、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总学分159
五、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六、学位课程
现代农业技术方向: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产原理、植物育种学、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
植物药物开发与生产方向: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成分分析、植物产品加工工艺、生物技术药物。
园林方向: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学、园林设计、园林工程。
七、专业教学计划表
附表一、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1)
八、各类课程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附表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 (表2)
一、专业名称、部颁代码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2701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及相关领域中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的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培养,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
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试验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英语、文学、哲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工程技术知识,如化学工程、食品工程原理等;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学科新进展及相邻学科的新知识。
2、能力
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具有食品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控制的能力;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悉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食品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工程实践、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
3、素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55学分。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六、学位课程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价。
七、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附表一、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表一)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
附表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表二)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生物工程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专业代码:083001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该专业产业试点班面向区域内的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校企联合,培养能从事检测、生产、管理、销售和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重应用、强实践、抓创新,突出生物工程在发酵、医药以及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胜任企业需求岗位的能力(产业试点班)。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总学分:153学分
总学分:158学分(产业试点班)
五、授予学位
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七、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工程制图、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程、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八、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统计表(附表二)
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
专业代码:070401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胜任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秉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采取前两年通识培养,后两年分流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按照生物学教育、生物学研究、生物学技术与应用三个方向)的模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功底,熟练的专业基本实践技能,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专业发展潜质,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广泛的适应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培养,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的通识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知识;
2.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掌握一定 的计算机和信息应用技术;
3.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最新研究动态和成就,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生物学教育方向,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6.生物学研究方向,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学的某个分支学科有较深的理解,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实际动手能力,具备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
7.生物学技术与应用方向,具有较为扎实的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总学分155
五、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六、学位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学科教学论(生物学教育方向);生物科学进展与前沿(生物学研究方向);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生物学技术与应用方向)。
七、专业教学计划表
附表一、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1)
八、各类课程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附表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 (表2)
萝卜原产欧亚地区,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栽培和食用萝卜的历史。李时珍说萝卜 “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 ,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此外,萝卜很早就作为药物被广泛使用,并且受到实践的检验和古今中外医学界的认可。
“黄州萝卜”是湖北省黄冈市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常规萝卜品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因其有着“生食甜,熟食香,腌食脆,冬藏春食好煨汤”等优点深受广大民众欢迎。2008年8月,“黄州萝卜”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名优蔬菜,成黄冈市蔬菜产业的一张名片。随着“黄州萝卜”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黄州萝卜”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充分发挥“黄州萝卜”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结合黄冈师范学院及黄冈地方优势,特成立“黄州萝卜”研发中心。面对“黄州萝卜”目前出现的退化现象,该中心旨在促进对“黄州萝卜”全面研究,提高“黄州萝卜”品种纯度,增强“黄州萝卜”抗病性及产量等性状以期最终能唤醒和提升“黄州萝卜”原有的社会经济价值。在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一批批学者的大力推动和积极准备下,在校内外专家关心和支持下,2018年8月湖北省财政厅和科技厅联合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形式批准立项 “地标产品黄州萝卜研发中心”(下简称“中心”) 。
李时珍大健康研究院是黄冈师范学院对接大健康产业建立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健康创新研究平台。聚焦于大别山独有优势品种蕲艾、茯苓、苍术、福白菊、射干、天麻,围绕种质资源评价、优良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产品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产出一批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为大健康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决策咨询。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中医药拔尖人才集聚的高地和智库中心、鄂东中医药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中心。
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以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学科“农业资源利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黄冈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动物学”和“分析化学”,黄冈师范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创新学术团队、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等相关技术平台为核心组建,具备良好的学科团队和实验室条件。主要以大别山区特色生物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为研究方向,在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板栗等经济林木的良种选育、药物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目前已形成以下研究特色:
1. 主要对鄂东大别山特色生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种性鉴定及评价研究;
2. 对湖北省特色经济林木进行分子遗传改良、良种选育、细胞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3. 利用各种森林废弃物开展食用、药用菌生产技术创新;建立食药用菌新品种试种(养)基地,对新育成的食用菌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通过构建新型的食药用菌产业科技创新主体和创业基地,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效益食药用菌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 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理念为指导,结合经济林木绿色栽培技术研究,坚持以防为主,以早防为主,以林业技术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四主”防治方针。针对鄂东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发展开展调查和进行绿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5. 选择本地特色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药物化学、现代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研究天然来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研究并开发天然来源活性成分的食用、药用等新功能。
6. 对种植环境中土壤农残(农药与除草剂)开展微生物降解研究。对经济林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如板栗栗蒲壳、板材加工后污染物、木质纤维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的研究,对有害昆虫开展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资源化转化利用研究。
7. 以板栗、白果、油茶、乌桕、甜柿、核桃等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基本成分的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森林食品质量的影响,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本研究所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团队近3年共承担科研项目76项,获科研经费1492.6万元;获奖成果11项,其中,省、部级 14 项,市、厅级 3 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40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篇。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目前全日制本科学生近800人。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科实力不断提升。拥有:
1个国家特色专业暨湖北省品牌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教学团队;
2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1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专业;
1个湖北省高校“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门省级精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个省级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1个湖北省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
1个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北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生物馆——生物标本馆;
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科教学·生物;
学院坚持人才兴校战略,引进了一批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超过4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达到75%。教师队伍中有“楚天学者”讲授教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还聘请了部分中科院院士、世界知名学者、长江学者、国家名师等为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院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学研究。近5年来,共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论文460多篇,其中SCI、EI、ISTP 收录60多篇;获省部级(政府)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6项。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倾尽心血培养人才,大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学子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实验技能、创业实践、教师技能、科技作品竞赛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每年都在10篇左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在新闻媒体上报道,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广泛认可。学生经过四年良好学风的熏陶、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就业竞争能力显著提高。近5年来,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40%左右,其中考取“211”和“985”高校的比例超过60%,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除考取研究生外,其余的或考取公务员,或走上基础教育岗位,或进入高新技术企业或服务业从事产品研发、工程或工艺设计、销售或管理等工作。
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围绕着“传统学科做强、优势学科做精”的发展目标,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逐步凸显应用性、复合型的办学特色,大大促进了“教学型学院”向“教学应用型学院”的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