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河南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河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河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河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河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动物科技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专业简介

一、学科基础
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学科是在兽医学学科下将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与遗传性疾病结合起来设置的二级学科。目前,可开展生物活性分子的筛选、表征与工业化制备,生化反应工程,分子遗传与抗病育种,微生物应用研究。该学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兽医学的学科内涵;可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提供研发平台;可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企业等单位培养高级专业应用性人才,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方向
1.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在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建立了动物源性抗菌肽分离、纯化、特征分析技术及活性检测方法,研究了牛和鸡血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源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技术,创建了高通量表达抗菌肽的串联基因表达方法。
(2)利用功能性生物活性分子编码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或标记基因,在猪瘟全长cDNA的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构建了猪瘟标记基因工程疫苗株,建立了鉴别猪瘟强弱毒株的多重RT-PCR方法。对奶牛γ-干扰素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
2.动物分子遗传与抗病育种
(1)在分子遗传病的分析、电子仿真与应用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科研优势和特色,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研究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改进了多元回归关联分析法;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研究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建立了由表型和基因型关联分析的神经网络仿真模型,对样本容量、学习速率和输入神经元数对神经网络预测能力的影响研究,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表型值预测。
(2)系统地研究了动物的抗病性基因——非特异免疫系统的CC、CXC型细胞因子基因、抗菌肽及溶菌酶基因、补体系统的CD59基因、细胞凋亡系统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基因,阐述了这些基因在抵抗细菌及病毒入侵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了它们在动物育种方面的意义。
三、学科优势
(1)人才优势:本学科现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现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9人。
(2)平台优势:本学科具有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性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省级本科教学试验示范中心等多个重要的科研平台。其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保证本方向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本学科先后获得河南省创新型科研团队、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
(3)技术优势:五年来,本学科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技厅等多部门的科学研究课题7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和著作10部,获得科技厅、教育厅等成果10项,申请专利2项,获得科技成果鉴定5项。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兽医生物工程专业简介

兽医生物工程学科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该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本学科设有兽医生物制药工程、兽医微生态开发应用、兽医基因工程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利用纳米生物技术,开发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制专门用于防治畜禽疾病的纳米药物制剂,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2)将微生态制剂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复合型专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深入开展微生态制剂等生物制品对畜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3)研制针对畜禽重大传染病病原的基因工程抗体和新型疫苗,开发专门针对影响畜禽生产的重大疫病的多肽、蛋白质和核酸药物产品,进行兽医临床诊断、被动免疫预防和兽医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
本学科依托动物科学学院的省级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中心和动物科学学院中心实验室以及河南科技学院实验中心,长期从事兽医生物制药、微生态制剂开发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技厅等多部门的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和著作20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科技成果鉴定5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本学科利用先进的兽医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兽医生物工程技术产品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必将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绿色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兽医学专业简介

临床兽医学二级学科创建于1951年,是河南科技学院优先发展学科,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多年来,学科紧密结合河南省畜牧业生产实际,把握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凝练和提升研究方向。目前,本学科设有动物营养代谢与中毒性疾病、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动物繁殖性疾病与胚胎工程等3个研究方向。在猪瘟病毒重组标记疫苗株的构建及鉴别体系的研究、动物疫病防治的生物制品研发、氟化物对软组织损伤研究、奶牛的快速高效繁育体系和转基因动物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本学科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人。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6人。其中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学科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动物医学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依托本学科成立了河南省高校动物病毒病防控与药残分析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五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6项,经费111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46篇,SCI、EI、ISTP收录31篇;参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
临床兽医学科与国民经济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密切相关。河南是畜牧业大省,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临床兽医学二级硕士授权学科,将打造临床兽医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及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可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河南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专业简介

河南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设立在动物科学学院。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权。
一、学科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胡铭钧教授为主的研究组开始从事畜禽病毒病的研究工作,曾在鸡IBD的防治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目前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狂犬病、猪瘟、鸡免疫抑制病等重要病毒病,在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检测、疫苗、综合防治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积淀和特色。在免疫检测方面主要进行了畜禽疫病抗原和抗体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及食品安全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先后研制成功了鸡IBDV、鸡NDV快速检测试纸条和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鸡IBDV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些为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向
目前,该学科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
1.动物传染病学与分子病原学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畜禽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重要疫病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检测、疫苗、综合防治等。在动物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某些研究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2.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分子标志与遗传机制,动物病毒保护性抗原的B细胞抗原表位的免疫识别机制、动物病毒的感染机制与免疫机制、畜禽重大传染病和食品安全领域主要残留物的免疫检测、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系以及病原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3.畜禽免疫病理学
该研究方向以动物疾病的发病机理、免疫机理以及动物营养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研究为基础,从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畜禽多源性感染的发病机理及免疫机理,从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动物营养、感染、免疫与疾病的关系。
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23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
三、研究成果
经多年的研究,研制成功了鸡IBDV、鸡NDV快速检测试纸条和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和动物大肠杆菌病防治新型兽药“9381杀灭剂”。“鸡IBDV快速检测试纸条”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省级成果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69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技术力量
本学科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现有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博士后5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有硕士生导师5人。该学科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设备,有细胞工程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等。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基础兽医学专业简介

河南科技学院基础兽医学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设立在动物科学学院。2004年以来基础兽医学科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招生,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2010年取得硕士学位授权。本学科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现有研究人员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有硕士生导师4人。该学科。现有由兽医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等构成的基础兽医学研究平台。
基础兽医学科经过60年的沿革与发展,已形成了3个特色鲜明研究方向。
分子病理学与卫生病理学 本研究方向发现了IBDV、CSFV配体蛋白与靶细胞受体结合的线形多肽表位和鸡IBDV上存在线性中和性B细胞表位,并鉴定出VP2蛋白线性表位6个,VP3蛋白线性表位2个,同时鉴定出鸡NDV B细胞表位2个,并研制出了鸡IBDV、猪旋毛虫、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
动物生理与营养性疾病本研究方向的重点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进行微量元素硒等的添加以及通过补硒等来预防慢性氟中毒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从理论上提出了氟化物对软组织损伤的新观点,从诊断上革新了传统的毛(发)、骨骼诊断指标,从防治上采取了氟病硒防措施,研制了长效释放硒弹,采用枯草高氟期补饲黄豆,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的方法,大大改善了牙齿质量,防止了新生齿脱落,降低了死亡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组织结构与发病机理 该研究方向带头人多年对兔脑炎原虫的生物学特性、兔脑炎原虫所致病变的病理组织学、免疫及分子病理学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兔脑炎原虫的有性增殖的特点,阐明了兔脑炎原虫引起脑、肾组织的病变形成过程等。
学科曾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获得成果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等;获得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289篇,被SCI、EI、ISTP收录8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科在研项目共31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项等;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合计368.60万元。
经多年的研究,研制成功了鸡IBDV、鸡NDV快速检测试纸条和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和动物大肠杆菌病防治新型兽药“9381杀灭剂”。“鸡IBDV快速检测试纸条”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省级成果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69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邮编:453003
联系电话:院办 0373-3040718
团委 0373-3040364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简介

动物科学(畜牧)专业创建于1992年,199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该专业现有营养与饲料教研室、动物生产教研室、遗传育种教研室。本专业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通过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建设,突出专业课的主导地位,强化专业实践技能及动手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学科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活跃、气氛浓厚的学术队伍。严谨科学的学风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历届毕业生已成为河南省畜牧业的主力军。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看,一是素质高,二是能力强,社会满意率达97%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1 0%已担任行政领导职务,25%已成为企业中的骨干力量,20%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有的已成长为高级职称、研究生导师,如华中农业大学的胡会芳等。
历届毕业生有2 0 0名正在攻读研究生或已获得学位,其中有3 0名在攻读博士或已荻得博士学位。学院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高年级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坚持常年举办院士、专家、学者、教授学术报告会制度;与企业家联合建立科研创新专项基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立项1 4项,经常进行院校交流,在校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5余篇。2 0 0 4年以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带头人王自良教授,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并为山西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学术骨干贺永惠、刘长忠、苗志国等博士,分别为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该学科已积累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条件。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简介

 动物医学专业创建于1 9 4 9年,1 9 8 7年升格为本科专业,1 9 9 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 0 0 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该专业现有基础兽医教研室、临床兽医教研室、预防兽医教研室。本学科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兽医病理学、动物免疫学)、1个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动物疫病防控)、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动物病毒病防控)和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依托本学科成立了河南省高校动物病毒病防控与药残分析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科研平台。
该专业主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加大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近5年来,该专业的科研团队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等省部级1 1项。发表科研论文2 0 0多篇,其中SCI、El、ISTP收录2 3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顼,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2 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药学专业简介

动物药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新增专业,2014年开始正式招生。动物药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动物药学方面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将具有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适应性强,能在动物药品和动物生物制品部门研发、生产、营销、兽药管理与执法、兽药教育及相关部门从事研究、生产、管理、执法监督、教学与推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动物药学专业坚持基础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动物药品和生物制品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专业课主导地位,强化校企合作,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动手能力。
动物药学专业现有兽医药理实验室、中草药实验室、残留检测实验室和兽药研究所。依托本学科成立了动物病毒病防控与药残分析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动物病毒病防控与免疫检测省院士工作站、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
动物药学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硕士学位教师5人,其中省级优秀教师2人,6人次被评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多人曾获学校和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已形成职称、学历、年龄、学位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和师资队伍。
动物药学专业注重学科队伍建设,凝练研究方向,明确科研目标任务,利用先进实验设备和手段,提高科研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该专业的科研团队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0项,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河南省杰出人才、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等项目立项57项,发表论文4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著作28部,专利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鉴定12项。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检验检疫专业简介

动物检验检疫专业创建于2009年,2010年开始招生。动物检验检疫专业培养具备动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各级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物疫病检验检疫、动物源性食品检测、有害物残留检测、人畜共患病控制及动物疫病的防治、进出境动物与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食品加工的卫生管理与检验、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动物检验检疫专业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专业课的主导地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动手能力培养。
该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高级实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教育厅学术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已形成职称、学历、年龄、学位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和师资队伍。
本学科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兽医病理学、动物免疫学)、1个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动物疫病防控)、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动物病毒病防控)和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依托本学科成立了河南省高校动物病毒病防控与药残分析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动物疫病和残留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残留物免疫检测研究室、动物疫病检验快速检测研究室、饲料安全检测研究室三个专门研究室以及细胞工程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两个公共实验室。
该专业主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加大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近5年来,该专业的科研团队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等省部级11项。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3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