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福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 [福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福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福州大学研究生院] [福州大学考研群] [福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福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福州大学研究生辅导] [福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外国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研究生教研室介绍

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占教师总数的11%;副教授4人,占教师总数的44.4%;讲师(中级)4人,占教师总数的44.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44.4%;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44.4%
师资队伍建设
3年,超过半数教师参加全国各类学术研讨会、调研会和暑期培训班;1名教师赴英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培训,1名教师赴新西兰进行为期一年的国家留学基金委访学项目。
教学教改成效
积极进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分类教学,技能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并行,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和学术交流能力。开设综合英语课程,以及法律英语、商务交际与市场营销、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学术英语写作、文献阅读、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等10门专题课,深受学生欢迎。每年承担全校近2千名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公共英语教学,为校研究生培养做出了贡献。
科研成效
3年,教研室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论著1部,获得省社科、省教育厅及校人才基金、校科技发展基金和校社科扶持基金等科研和教研项目16项;横向项目资金20万。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介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11年开始招生,下设英语笔译、英语口译2个专业方向,以著名翻译公司为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2015年获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翻译硕士专业具有明确定位,关注培养学生的口笔译实践素质、实践综合能力以及翻译职业要求的道德素养,努力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的口笔译人才。
MTI专业学位教育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案例教学为载体,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MTI配备有口笔译专任教师约15位,专任硕士生导师约20位,定期聘请一线资深翻译专家讲座。MTI专业任课教师常年被省政府和省译协聘为特邀外事翻译。在校生参加“韩素音翻译奖”、“全国口译比赛”等翻译竞赛,全国口笔译资格证书考试均取得优秀成绩。
拥有专业口译实验室1间、同传实验室1间、TRADOS终端的自主语言实验室1间以及其他先进仪器设备。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介绍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介绍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14年开始招生,学制三年。主要有日本文学与比较文学,日本语言与文化等研究方向,将文学理论、日语教育与教学理论、日语语言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及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日本文学、中日文学比较、中日文化比较、日本语教育及相关领域。通过研究相关理论发展史、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成果,吸收借鉴日本文学、比较文学以及日本语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加强中日理论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与进步。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探索精神与理论分析能力,强调培养学术问题意识与独立判断能力。核心课程包括:日语语言学、比较文学论、日本近现代文学、日本古典文学、话语与传播研究、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日语教学法研究。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介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12年开始招生,学制三年。主要有跨文化话语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等研究方向,主要借鉴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关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科发展,将当代语言学、文体学、批评话语分析、翻译学、外语教育与教学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方法及最新成果应用于与语言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重视前沿理论探索,突出跨文化话语、翻译修辞与传播、外语教学方法等研究。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探索精神与理论分析能力,强调培养学术问题意识与独立判断能力。主要核心课程:CDA、语用学、中国翻译史、翻译理论与实践、TESOL、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介绍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生,学制三年。主要有文体学、西方文论、英语文学等研究方向,关注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发展,重视前沿理论探索,强调文本研究;突出以现代文体学、广义修辞学、跨文化话语等理论视域,将文学话语置于社会历史与跨文化语境中,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修辞生成、跨文化传播等文学与文化问题,追索文本的思想史与学术史价值,探讨文学文本深层意义,探索文学发展内在规律与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探索精神与理论分析能力,强调培养学术问题意识与独立判断能力。主要核心课程:文体学、语义学、西方文论、批评话语分析、英美文学。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介绍

 (一)英语系
教授:潘红(博士)陈小慰(博士)钟晓文(博士) 苏翊翔
副教授:陈玉  陈建华  甘振翎(在读博士) 吴永昇(在读博士) 李碧芳  陈卫斌
郑萍  戴力芬 张慧仁  余梅娴  朱天文   郭立红  叶长缨  赵婧(博士) 林菲
郑晓岚(在读博士)黄淑琼(博士)
讲师:李金云(博士)沈杏轩(博士)郑丽钦(博士)殷贝(博士)张玮(博士)
叶颖(博士)付磊(在读博士)余 艳(在读博士)何爱香(在读博士)
范彩霞  胡昊  陈春珠  王雅慧  施维  唐志高  朱志娟
外教:Elisaveta Stefanova Draganova,Michael Edward Stiegelmar(博士)
(二)日语系
教授 :潘秀蓉(博士)
副教授 :金玉花(博士)徐冬梅(博士)葛茜(博士)陈玉泉
讲师:林涵  张炳阳  赵志群  陈优玲  左江  陈银娣   何美玲
黄莺(在读博士)陈晓隽(博士)
外教:IKEZAWA MITSUHIRO(池泽充弘),KUROOKA YOSHIMASA(黑冈佳柾 博士),
(三)德语系
副教授:史节(博士)
讲师:朱谅谅(博士)  王晓霞  高方然(在读博士) 黄行洲  张晓露  吴倩
外教:Rudolf Rainald Runge,Giuseppe Sergio Presta
(四)公共外语教学部
1、公一教研室
副教授: 苏蓉 赵焄  傅少华  陈平 王小航  胡碧晖  吴燕琼  林一枝
讲 师:郑颖峰 谢柳春(在读博士) 杨植 汤英莎  陈雯  周聪慧
念爱萍 蔡云琴  李瑾程  刘燕  叶青  黄小涓  林淼  林敏华  沈燕琴 
赵阶彬(在读博士)  谢雁冰  邓萍  杨玉文  谢玉姣  梁美荣
2、公二教研室
副教授:王平  周春秀  郑文 饶晓红   许美珍   徐朝晖
讲 师:蒋炎媄 杨海晓 俞秀红  方蓉 李卫航  郑青虬 周洁  詹津  林群
胡慧玲  林雪萍  邓建芬 林建冰  姚玲  王茜  朱颖莉  绳薇  张天飞
张双江  俞婷婷 陈艳鹃 张夙群 王斌传(博士) 吴周娜
3、公研教研室
教授:林继红(博士)
副教授:周淑瑾  张莹  陈静(博士) 涂秀青
讲师:王冰 黄丽清  王建丰(博士)
外教:Samuel Lester Doe,John Eric Downes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与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心。现有英语、日语、德语三个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与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点(含笔译方向、口译方向)。
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外语教研室以及1981年成立的外语系。1978年招收英语专业专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1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2年设置日语专业本科,2005年设置德语专业本科,2010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2013年获批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19年设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硕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 人;另聘请8名外教到院任教,并特聘14位校外客座教授。
学院教研条件先进,学习环境优雅,拥有语言实验室7间,其中数字语言实验室5间、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笔译实验室1间。
学院本着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原则,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学院在跨文化话语研究、文体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外语教学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研究特色。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科研和教学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爱国情怀、国际视野。
学院依托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A&HCI和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1篇,出版专著译著25部,为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编撰中英双语《你好,福建!》文化礼品书。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鼓励师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已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著名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或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学术合作交流活动。学院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每年均邀请国(境)外学者来学院交流和讲学,并构建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始终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在思政教育、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逐步形成了具有外语学科特色的思政工作品牌。凭借深厚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学生志愿者在福建博物院、各类大型国际会议、外事活动中提供陪同口译、交替传译等翻译服务,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学院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的校训,顺应福州大学“创建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创业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教学科研并重,努力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为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