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德语专业介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介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翻译硕士英语口译(MTI)介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师资介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介绍]

吉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大学排名] [吉林大学考研群] [吉林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正文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严谨守道、担当奉献、博专结合,合作引领”的文博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有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宽广的职业视野和专业技能、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善于合作、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具备在各级各类博物馆、文物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公安等部门从事文物、博物馆管理、研究及教学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文物保护、鉴定与管理、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对外服务项目策划、管理与运营、田野发掘、遗产保护与规划、文物执法等方面技能训练,具有从博物馆主要业务及管理工作、田野发掘、遗产保护与规划、文物执法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掌握上述专业领域涉及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吉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国内该领域创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办学经验丰富,且实力雄厚。人才培养目标理应以此为基础,在学校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下有所提升、致力于特色构建。二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将面向文物博物馆各主要业务及行业管理部门,绝大部分学生5-10年后将逐步成为所在领域的中坚力量,担负保护、管理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社会使命,良好工作作风、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三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未来将会有多元化的工作面向,需要有超强的工作适应性。博专结合将是打造超强的工作适应性的必然选择。依托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强大专业优势和职业声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本专业本科生全面能力培养具备坚实基础。四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所从事工作团队合作要求高。合作意识与能力不可或缺。在国际化趋势日益深入的今天,勇于和善于合作也是与国际接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快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所必需的。同时,吉林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立足于为国家培养“拔尖” 和创新人才,在合作中要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
二、业务培养要求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考古、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及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2.掌握田野考古基本技能;
3.具备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文物与博物馆管理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与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熟悉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实务操作要求;掌握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掌握陈列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
核心课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教育学、藏品管理学、博物馆陈列与设计、中国考古学(包括旧石器——宋元考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田野考古实践教学B、博物馆实践教学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依托考古学学科优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欧美博物馆史、藏品研究、公众研究、陶瓷研究以及博物馆
实践教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特色鲜明。
专业方向:包括文物学、博物馆学、遗产管理与保护等3个专业方向。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历史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50学分。其中,各类课程教学达到13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6学分。
3.完成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ilindaxue/yanjiushengyuan_26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