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师资力量]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联系方式]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的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体育与军事教学部体育专硕初试学校体育学参考]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景德镇陶瓷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难吗]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排名]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群]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学费]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结合地方和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技术、云计算及应用技术、生物大数据处理技术三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
应具备与本学科相近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并具有扎实的数据分析基础知识和文献综合能力,对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研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选拔方式按教育部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的相关实施办法执行。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对照学校理学(或工学)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类,总学分32-35学分。学位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不低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特长、爱好等共同确定,学分不低于14学分。应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具体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见附表。

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
18
1
1
考试

 

 
3
英语读写
120
2
1-2
考试

 

 
4
英语听力
60
1
1-2
考试

 

 
5
英语口语
60
1
1-2
考试

 

 
6
数值计算方法
40
1
1
考试

 
7
多元统计分析
40
2
1
考试

 

 
8
统计推断及理论
40
2
2
考试

 

 
9
大数据导论
40
2
1
考试

 
10
人工智能
40
2
3
考试

 

 
11
云计算技术
40
2
2
考试

 

 
12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40
2
2
考试
13
数据可视化技术
40
2
3
考查

 

 
14
软件设计方法与工具
40
2
1
考查

 

 
15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细化与应用
40
2
3
考查

 
(十选
五)
16
第二外语(日语)
60
1
2
考查

 

 
17
数据库概论
40
2
3
考查

 

 
18
信息安全
40
2
3
考查

 

 
19
商务智能
40
2
2
考查

 

 
20
社交网络分析
40
2
3
考查

 

 
21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40
2
2
考查

 

 
22
图形图像处理
40
2
3
考查

 

 
23
生物信息学
40
2
2
考查

 

 
24
算法设计与分析
40
2
2
考查

 

 
25
数学模型及方法
40
2
3
考查

 

 
26
模式识别
40
2
3
考查
其它环节
专业综合训练

 

 
4

 
   

 
教学实践

 

 
2-4

 
   

 
社会实践

 

 
3-4

 
   

 
学术报告及文献阅读

 

 

 

 
   


四、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配合导师的指导和平时检查。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综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1、学习年限
脱产硕士生学习3年,在职硕士生学习3-5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毕业设计不少于半年。
具体是: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学完所有课程学习,第2学期、第3学期安排助学,协助导师辅导实验、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第4学期进行论文开题前的调研;第五学期可安排到有关企事业进行实习;
2、中期考核:第4学期(四月份)就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业务学习与实践能力进行中期考核;
3、论文开题:第4学期(五月份)进行;
4、论文答辩:第六学期(六月份)进行;
5、学术活动:第五学期参加一次校的学术研讨会。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为32-3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8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硕士生入学时如在某方面未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理论或实践水平,应预修或补修有关课程,通过自学或听课方式在学习相应主修课程前将预修课学完,预修课程不计入课程学分。
六、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按照该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出发,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学习课程的总学时、学位课、非学位课、补修课、学习方式和时间、考核方式和期限、教学实践、学位论文选题范围、文献阅读和学位论文写作等做出安排。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制订完毕,报学校备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引导和教育。研究生必须积极参加形势与任务的教育活动、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
七、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可采取助研、助教、助管、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其中助教可采取:1、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2、指导实习;3、讲授和辅导一门课或部分章节;4、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助教的工作量硕士生必须达到60学时,成绩评定采用“通过”或“不通过”两级制,指导教师还需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写出详细评语,成绩通过记2个学分,该学分不记入课程学分,为申请学位必备学分。
八、发表论文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如是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发表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为申请学位必备条件。
九、毕业设计
硕士研究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这是体现硕士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密切结合课题研究方向,注意各自的特长,考虑到研究内容、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等因素,毕业设计应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独特性。须通过送到外校进行盲审通过及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方能参加答辩。
学术学位研究生论文以研究为主,专业为辅,要求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要求体现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
毕业答辩期间,进行公示,并完成所有毕业论文交接,接收社会监督,否则将不予办理毕业手续。
十、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选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
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后,要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两部分,文献阅读和选题工作一般从第三学期开始,第四学期举行选题报告,开题报告需经院系组织的开题答辩会议通过。
论文的选题必须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有一定的意义,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教研室、行业企业的帮助下独立完成,学术学位研究生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进行评审和答辩,答辩合格者,并进行公示,接收社会监督期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
专业培养方案经学院审核,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执行。专业培养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至少执行一届。确需调整的提出报告,经学院、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dztcxy/yjsy_26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