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艺术与审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艺术与审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师资力量]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联系方式] [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的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的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体育与军事教学部体育专硕初试学校体育学参考]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景德镇陶瓷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难吗]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排名]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研群]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学费] [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艺术与审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正文

体育艺术与审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借助学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培养社会发展和行业所需,在体育艺术设计、体育艺术理论、体育艺术审美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各类体育艺术设计创作与研究、体育艺术教育以及体育艺术文化方面的工作,面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中专学校、或自主创业等从事体育艺术文化理论研究、体育艺术产品设计与开发、体育艺术教育、体育艺术创意和体育艺术宣传等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能为大、中、小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与策划。
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
应具备与本学科相近的艺术、体育、考古、文科类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考生应爱好和了解体育,对艺术、体育艺术、体育文化和体育美学等感兴趣,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研素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选拔方式按教育部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的相关实施办法执行。除统一设置考试科目外,同时依据交叉学科的特点,学生也可以选择所涉我校一级学科的任一组考试科目应试。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以及学校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学校研究生课程按照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统一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除了完成上述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必须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参加本学科组织的学术讨论会,参加学术交流与实践环节,完成毕业设计。具体课程体系如下:
四、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体育艺术与审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
学期
适用方向
   
程(共 22 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1-3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1-3
 

 

 
3
英语
英语读写
120
2
1 、 2
1-3

 

 

 

 
英语听力
60
1
1 、 2
1-3

 

 

 

 
英语口语
60
1
1 、 2
1-3

 
专业
基础课
4
中国艺术史
40
2
1
1-3
 

 

 
5
艺术学概论
40
2
1
1-3
 

 

 
6
美学原理
40
2
1
1-3
 

 

 
7
艺术体育赏析与实践
60
3
2
1-3
 

 

 
8
体育人类学
40
2
2
1-3
 

 
专业课
9
体育艺术学
40
2
2
1-3
 

 

 
10
体育美学
40
2
2
1-3
 
选修课( 5 选 3 )
11
运动人体结构
40
2
2
1-3
 

 

 
12
体育史学专题
40
2
2
1-3
 

 

 
13
科研方法(限选)
40
2
2
1-3
 

 

 
14
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40
2
2
1-3
 

 

 
15
体育赛事与艺术
40
2
2
1-3
 

 
选修课( 11 选 4 )
16
现代陶艺设计与创作(限创作类学生)
60
3
3
1
 

 

 
17
体育艺术作品研究与创作(限创作类
学生)
60
3
3
1
 

 

 
18
“ 体育瓷 ” 专题研究与创作(限创作类
学生)
60
3
3
1
 

 

 
19
教育类课程研读
40
2
3
1-3
 

 

 
20
学术论文选读与写作
40
2
3
1-3
 

 

 
21
体育表演、团体操编排与设计
40
2
3
1-3
 

 

 
22
太极艺术与文化
40
2
3
1-3
 

 

 
23
体育文化与陶瓷艺术
40
2
3
1-3
 

 

 
24
艺术品与市场
40
2
3
1-3
 

 

 
25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
40
2
3
1-3
 

 

 
26
陶瓷与文物考古专题研究
40
2
3
1-3
 
其它环节
必修
27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60

 
4
1-3
 

 

 
28
文献研读
30

 
2-4
1-3
 


1、艺术设计与体育文化2、体育艺术美学3、体育艺术史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创作设计相结合,导师指导和相关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后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指定培养计划。对于理论与创作都涉足的学生采取双导师制,由相关学科的导师分别负责不同学科的指导与实践。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配合导师的指导和平时检查。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现场观摩与实地考察的教学方式,综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
1、学习年限
脱产硕士生学习3年,在职硕士生学习3-5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毕业设计不少于半年。
2、课程设置及学分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为32-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8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硕士生入学时如在某方面未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理论或实践水平,应预修或补修有关课程,通过自学或听课方式在学习相应主修课程前将预修课学完,预修课程不计入课程学分。
3、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按照该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出发,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学习课程的总学时、学位课、非学位课、补修课、学习方式和时间、考核方式和期限、教学实践、学位论文选题范围、文献阅读和学位论文写作等做出安排。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制订完毕,报学校备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引导和教育。研究生必须积极参加形势与任务的教育活动、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
4、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可采取助研、助教、助管、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专业实践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咨询、社会服务等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体育与艺术、体育与陶瓷结合的社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
教学实践中助教的工作量,硕士生必须达到60学时,成绩评定采用“通过”或“不通过”两级制,指导教师还需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写出详细评语,成绩通过记2个学分,该学分不记入课程学分,为申请学位必备学分。
5、发表论文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如是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发表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为申请学位必备条件。
6、毕业设计(设计方向)
硕士研究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这是体现硕士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密切结合课题研究方向,注意各自的特长,考虑到研究内容、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等因素,作品应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独特性。作品须通过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方能参加答辩。
学术学位研究生论文以研究为主,专业为辅,要求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专业学位硕士以专业设计为主,研究为辅,要求体现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
毕业答辩期间,作品统一上交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并组织展览,毕业生本人需参与展览布置;未参加展出者,将不予办理毕业手续。
7、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选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
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后,要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两部分,文献阅读和选题工作一般从第三学期开始,第四学期举行选题报告,开题报告需经院系组织的开题答辩会议通过。
论文的选题必须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有一定的意义,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教研室、行业企业的帮助下独立完成,研究生论文字数达到相关要求。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进行评审和答辩,答辩合格者,方可授予硕士学位。
专业培养方案经学院审核,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执行。专业培养方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至少执行两届。确需调整的提出报告,经学院、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jdztcxy/yjsy_26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