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方案]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介绍]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研究生调剂预报名的通知]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联系方式]

湖南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湖南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农业大学排名]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群]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正文

公共管理 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位授予标准
 
 
 
一、学科概况与学科方向
 
(一)学科概况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公共管理学科主要以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公共管理的权力、结构、过程、功能、行为、规则及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公共组织、公共价值与伦理、公共经济、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内容。公共管理既研究抽象理论,也研究具体问题,并努力将二者结合起来。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2003年获批公共管理硕士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1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资格。
 
本学科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8人、博生研究生导师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人才计划10人。本学科队伍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85.7%,获得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教师占51.4%。
 
本学科拥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中心、南方粮油2011协同中心三大国家级平台,“农村公共危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省级优秀教学实践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和“中国农村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近5年来,本学科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9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获省优秀学位论文、省部级优秀论文奖38篇。
 
本学科围绕国家与地区发展战略,设置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县乡政府绩效、农民健康发展、农村公共危机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努力推动公共管理学与农学、畜牧学、资源环境学等校本优势学科交叉发展,形成农村公共管理学科特色。
 
(二)学科方向
 
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客观规律的科学。本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地方政府治理与创新、非营利组织管理、政府数据治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土地政策与村镇规划、教育行政等。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主要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基金及其管理活动的发展历程、内容、项目分类和社会功能,揭示社会保障活动的体制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本学科方向主要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农民健康与公共卫生服务两大重点领域,重点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
 
3.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的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的科学。本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科技政策、教育行政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等。
 
4.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是研究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的科学。本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村镇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等。
 
5.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
 
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是研究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突发事件演变规律、应急管理资源配置、社会力量组织动员、安全科学与防控技术、危机信息系统与网络舆情、应急公共政策等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本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灾害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农村社会风险管理与心理干预、应急公共政策与法规等。
 
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培养目标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把握公共管理学基本理论构架和公共行政思想发展轨迹;具有良好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社会调查技术,学会观察现实中的各种公共管理现象,正确思考公共管理问题的本质;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能够成为掌握先进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具备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专门人才。
 
3.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素养。
 
(二)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具有从事本学科理论或实践工作的专业精神、才智、涵养和创新意识;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将它迁移到其他工作领域;注重对研究规范和方法的掌握。
 
2.学术道德
 
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劳动权益。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严守学术诚信,所有引用和参考都应该注明出处,出于任何目的都不能随意篡改研究数据。
 
(三)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的能力。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公共管理硕士生学习的时间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毕业或者延长学习时间。硕士生核心课程应涵盖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组织行为学(或组织理论)、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等中级阶段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培养单位还应提供一些具有职业特点的课程,以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实践工作的需求。
 
通过课程学习和其他研究训练,硕士生应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能够使用各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如SPSS、STATA、 NVIVO等;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四)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学生应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中、外文文献的检索和查询技巧,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通过研读文献和实践等渠道,增进对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
 
2.科学研究能力
 
硕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的潜力或基本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硕士生应能基于管理实践和理论思考,提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特定问题进行理论和逻辑分析,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硕士生应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硕士生应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善于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能够用理论指导实际行动,独立完成研究过程的各个必要环节,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解决问题。
 
4.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能力是指表达自己学术见解和观点的能力。为了获得这种能力,硕士生应能利用各种媒介、通信技术和信息手段,搜集信息,并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以清楚明白的方式表达和传递出去,善于倾听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实现有效的交流。
 
5.其他能力
 
硕士生要注重个性与全面发展,在学习与创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规范性要求
 
论文选题应符合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公共管理理论是实践发展的需要,突出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特征。论述和推理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通顺而准确;写作格式规范;引用材料的出处完整而准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论文格式规范,引用数据和引文标注出处;(2)核心学术概念界定明确,结构合理,表达准确;(3)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使用得当;(4)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应予以说明。
 
2. 质量要求
 
论文能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对于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抽象,提出自己分析问题的研究设计。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对问题进行细致研究,论证过程要合理,逻辑推理要严密,研究结论要经得起推敲。论文应体现出写作者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4万字,论文格式严格按照学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执行。
 
3.成果创新性要求
 
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方面,运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使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在读期间,须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署名第一,学生署名第二,在SSCI、SCI、CSSCI(含拓展版)期刊公开发表公共管理领域相关论文1篇。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nau/yanjiushengyuan_25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