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联系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联系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研友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历年】] [华东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群]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简介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前身是体育系,创建于1951年,是以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的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为基础组建的。1952年夏,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专修科与南京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体育系科合并成立华东体育学院。1972年华东体育学院整体并入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正式恢复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1981年获准设立我国体育学最早的硕士点——体育理论硕士点,1986年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运动生物化学硕士点,1993年获准设立全国首批运动生物化学博士点。1998年华东师大体育系与大学体育部、上海教育学院体育系、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体育系合并成立新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2001年4月,学校批准成立体育与健康学院。2003年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体育理论国家级教学团队、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显示,体育学科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三,在综合性高校位居全国第一。
 
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训练系、大学体育部,现有3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本科生557人,全日制硕士生549人,博士生55人。设有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基地、教育部“校园足球”全国骨干体育教师与校长培训基地、国家级健美操训练基地、啦啦操科研基地、上海市体育教师国际发展中心等机构;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毕业生在体育教育、科研、管理、运动训练或其他行业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现拥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人,行政管理人员11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教授21人,副教授29人,讲师30人,助教4人,实验师3人,45岁以下人员占比为49%,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为57%,博士学位人员占比为43%。整体的师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青年人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享誉全国的著名体育专家黄震、黄柏龄、许豪文等曾长期在学院任教。现任院长季浏教授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组长。2011年以来,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发表SCI、SSCI、CSSCI、CSCD论文600多篇。健美操、啦啦操竞技水平雄踞世界一流,田径项目涌现了多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篮球、排球在上海市比赛中名列前茅。国际交流频繁开展,创办国际会议、引进外国专家、建立海外实习基地、公派留学访学,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的国际交流层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院体育场馆设施先进,拥有4个400米标准田径场(内含足球场)、3座综合性体育馆、1个室外游泳池、1座室内恒温游泳馆,室外还有38片篮球场、20片排球场、19片网球场等,场地总面积达121164平方米。
 
学院始终坚持“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以“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为己任,在教学、科研、体育竞赛、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正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将学院建设成世界一流的体育学院。
 
(数据截至2017年7月)
 
  
 
195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创立
 
1952: 院系拆并成立华东体育学院
 
1980: 正式恢复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
 
1981: 获准设立体育理论硕士点
 
  
 
1982:招收第一届研究生
 
1986:获准设立运动生物化学硕士点
 
1993:获准设立运动生物化学博士点
 
1998:院系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2001:成立体育与健康学院
 
2003:获准设立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5:获准设立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7:运动人体科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2008:教育部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四,获得体育理论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9:体育教育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1:设立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2:教育部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三,在综合性大学排名第一
 
2013:设立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4:担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5: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6:设立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ado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6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