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重点学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复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设置]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数据库原理硕士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难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群]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正文

简介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华北电力大学贯彻落实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而成立的学院。学院下设“核工程与核技术”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置,并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并被列入2012年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批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是根据2012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要求,在原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向基础上设置,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博士授予权。 
   
  学院现有一支40人的“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 师资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其专业面覆盖“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所有学科方向;构建了“校内实验+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拥有国家级“核动力工程全范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核电系统仿真机、核电厂虚拟现实与辐射场可视化实验平台、核电厂实物与动态演示实验装置、核反应堆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实验室(包括核反应堆热工测量与控制实验台架、气液两相流测量装置、大容器池式沸腾实验台架、流致振动实验台架、热分层与温度震荡实验台架、乏燃料非能动冷却实验台架、蒸汽发生器流动与传热可视化实验台架)、辐射测量与辐射防护实验室、核电子学实验室、核反应堆材料与结构力学实验室等,校外拥有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合申报的 “国家级核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实习基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实习基地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基地。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特色鲜明,形成了贴近工程实际的“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学院是校企“订单+联合”培养模式的首批实践单位,与中国广核集团等多家电力集团建立了核电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协同的‘订单+联合’大核电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工程教育瓶颈的‘订单+联合’大核电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543人,研究生107人,留学生41人。十余年来,学院累计向我国核工业输送各类核电人才逾2000人。
    学院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主持或参与了 “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60余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1亿元;发表SCI论文200余篇,EI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50余项。学院是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要参与单位、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厂核设计与安全分析软件—COSINE主要参研单位。科研成果获得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一等奖一项、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家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快堆产业联盟成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核电软件工作站成员、欧盟第七框架研究课题中方合作伙伴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全球公募合作项目承担方。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uabeidianli/yanjiushengyuan_25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