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河南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与复试安排] [河南大学医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硕士推免生方案] [河南大学医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硕士推免生方案] [河南大学医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硕士推免生方案] [河南大学医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医学院药学院导师]

河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河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河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 [河南大学考研群] [河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河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河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河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正文

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创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知识创新、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著名学者如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等曾先后在此执教,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学子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及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含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合作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91人(含校外合作导师32人,其中职业导师11人),教授、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各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黄河学者4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2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5人,河南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人,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大奖赛获奖者5人,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担任全国性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者7人。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各级横向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6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 
 

    学院设有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孙子兵法>解读》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代史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3个河南省重点资助一级学科,中国史和考古学科是河南省特色优势学科群“黄河文明学科群”重要支撑学科。考古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目前,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600余名。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以色列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部省共建河南省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以色列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宋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封市与我院共建的宋文化研究院以及一批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
学院办公室位于明伦校区古色古香的博雅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在明伦校区9号楼,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藏有中外文图书20余万册,民国以来报刊杂志700多种;藏有《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全宋文》、《民国丛书》、《丛书集成》等大型套书;拥有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申报》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库、中国类书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为师生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学院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主要服务于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并免费对外开放。



院徽
  
    历史文化学院院徽整体上与校徽保持一致,其一脉相承体现出历史文化学院的归属性;该院徽图案为正圆形,外圈内容为学院中英文规范名称,内圆为院徽基本形,两圆同心,体现学院精诚团结的凝聚力;外圈与内圆为中国红,具有中国特色,饱含热烈与生机;中间“史”字为篆书体,突显学科特色,展现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厚重感;院名下方的水浪,线条极富动态,融会贯通,象征位于黄河岸边、中原文化与文明发祥地的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源远流长。
    院徽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院特色,凝聚人心,激励教师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是学院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的浓缩。历史文化学院作为河南大学的院系之一,其院徽设计必须整体上与校徽保持一致,体现其一脉相承性,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系县学院文化底蕴和学科魅力,其设计必须融入历史厚重感和专业特色。就其视觉感染力来说,设计要求结构简洁,色彩鲜明,庄重美观,易于识别,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各项宣传和组织工作。
 

院旗
 
    院旗同院徽一样,是一个学院的标志,集中展示一个学院的学科特点、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徽成型的基础上,院旗的设计要坚持与院徽保持协调一致性的原则来进行,充分体现时代感和文化积淀。在视觉感染力上,设计要简洁明快、清晰大方,色彩鲜明,具有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我院院旗,以中国红底色铺陈,中置院徽,象征我院办学理念,也体现出我院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旺盛蓬勃,充满热情与活力,具有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主体院名置于院徽下方,采用经典行楷繁体,集严谨与灵动于一体,收放有度,并附有英文译名,在兼顾文化积淀的同时,体现我院的时代感与融会贯通的精神。总之,院旗的设计与院徽保持了高度的协调一致性,充分体现了我历史院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enu/yanjiushengyuan_25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