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介绍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湖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能源动力授权点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中医授权点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新闻与传播授权点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中医学授权点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林学授权点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食品科学与工程授权点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2021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北民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北民族大学考研难吗]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民族大学考研群]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北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介绍正文

新闻学专业是湖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主干专业之一。1994年开办新闻学专科专业,2015年开办新闻学本科专业。借助文学与传媒学院优势学科集群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一级学科硕士点提升人才培养层次。2017年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传播事业需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具备全媒体新闻采编制作与传播能力且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影像拍摄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伦理与法规等。
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主要实践环节:新闻业务课程综合技能训练、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3人,助教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2人。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1项、湖北省民宗委文化研究课题2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湖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湖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专业特色:新闻学专业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本专业教学团队在把握新闻传播业态和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目标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积极探索,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日渐形成了适合本专业发展的特色道路。
1. 开放办学。(1)与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共享师资,能充分满足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2)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实力强劲的兼职教师队伍,既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又有来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恩施日报传媒集团的业界精英投身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一线。
2. 立足实务。(1)借助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文艺创作与传播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两大省级实践创新平台,并与恩施日报传媒集团共建全媒体混合工作室,再加上学院现有的电视编辑、平面媒体编辑、新闻摄影、新闻演播厅、虚拟演播厅等12个实验室,充分保障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与特色化培养。(2)吸纳业界优势师资,强化专业技能教育的实操性。自2016年迄今,本专业已连续三年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千人计划”项目。通过专业教师到新闻单位挂职交流,新闻单位委派编辑记者到校执教,打通了学界与业界交流渠道,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效果明显。
3.平台构建。(1)借助校内资源,既优先保障基础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升级,又充分依托校园文化媒体与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大部分学生任职于院报、电视台、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等校媒平台,并逐步成长为引领正确舆论、传播健康文化、构建学校形象的中坚力量。(2)联合业界精英与优势资源,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拓展校地校企合作领域,密切产学研深度支撑与融合。现已形成立足湖北、辐射全国且合作稳健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
4. 项目依托。(1)充分借力各种人才培育专项项目。现已组建“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组织专班力量对有进取意识、有责任担当、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育。(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参与多学科赛事,既让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不断提炼、在创新竞争中积累经验与信心,又敦促专业教师主动跟进,进行教研教改,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学生成果:自2015年至今,本专业学生在《中国民族报》《恩施日报》及中国大学生网、恩施新闻网等各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800余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2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7项;获湖北省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招生就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计划招生人数40人。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类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采编、文化传播、舆论监督、文化产业等工作。另有部分学生将通过考研、留学等形式继续深造。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hbmzxy/yjsy_25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