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师资概况]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概况] [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学科特色与优势]

广西医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西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医科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医科大学考研群]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辅导] [广西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简介正文

  • 一、基本情况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由大型共享技术平台和9个相关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组成。大型共享技术平台包含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9个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包括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所、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 、及广西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目前生命科学研究院现有正高职称59人,副高49人,博士82人,博士生导师36人,硕士生导师84人,硕士以上学历者占80%以上。研究院人才团队拥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中国流行病学优秀奖专家1人、广西八桂学者3 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3人、广西优秀专家1 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选1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 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及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等。
     
      二、科技服务
      研究院共享技术平台是集科研、教学、临床检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创新和人才孵育平台,为区域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与科技服务。研究院共享技术平台是广西最先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点授予权的实验室。2002年被认定为首批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2005年获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先后依托建设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及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目前拥有价值6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10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场地。拥有四大组学技术平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一个基础医学研究公共平台和一个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能全面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精准医学研究等多学科领域。近5年来,研究院共享技术平台每年接待区(校)内外千余名研究人员进入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实验室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完整配套的实验设备、舒适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区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为区域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院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以高学历、高职称、中青年为主的有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拥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等多个创新团队,拥有以广西第一批院士工作站— “张兴栋院士工作站”等多个院士工作站。 研究院依托科学研究团队及科研平台,形成了以院士工作站、特聘专家、重点学科、创新团队为主的学术团队。
      生命科学研究院近年来科研骨干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及广西区各类科技项目及人才项目等课题共119项,其中国家级以上项目共49项,省部级项目70项,总经费约5342万元。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Molecular Cell、Gut、PLOS Genetics、Human Molecular Genetics、Obesity Reviews等SCI期刊上发表文章169篇,获得国内外专利19项,获得国际学术成果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44项,学术影响力、创新研究能力稳步提升。
     
      四、教育教学
      学院充分发挥大型高端仪器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资源优势,对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设有医学生物信息与技术教研室1个,主编、参编教材6部。目前承担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等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医学实验仪器维护与管理》和《生物信息学》的教学任务,并于2015年增加《Bioinformatics》(全英班)本科生选修课。同时,为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学院对本科生进行实验室开放,形式包括实验室参观开放、科研型开放、专题毕业实习开放和学生科技活动开放。每年接待各年级各专业本科生的参观学习近300人次,指导本科生申报“开放性实验”项目达16项、“科技之星”项目近10项,并获得学校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多名。从2004年起,学院还每年接待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及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实验室完成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目前已接待人数超过80人。对于研究生教育,学院为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实验技术》和《医用电子显微镜技术》3门课程。同时利用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结合最新的前沿技术,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进一步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院每年还接待300余名校内外研究生在实验室完成科研课题,并定期举办《常规实验技术培训班》,为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公共的科研平台。
     
      五、合作交流
      研究院十分重视国际开放合作战略,与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癌症基因组研究中心、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外科研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并形成“求实求新,和而不同”的团队文化。
  •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guangxi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26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