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深圳大学
Add研究生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关于《081400土木工程考研 》我们搜集了部分081400土木工程考研 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可提供有偿的081400土木工程考研 专业研究生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考研网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培养目标: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了解;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学科方向:
    1、结构工程
    (1)大型复杂建筑结构的体系创新与应用理论。
    (2)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稳定、断裂、疲劳工作性能的研究。
    (3)结构数值分析与仿真。
    2、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结构控制和健康诊断。
    (2)工程结构抗震与工程防灾安全性评价。
    (3)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
    3、岩土工程
    (1)岩土材料基本性质与本构模型研究。
    (2)常见地质灾害发生发展机理与防治策略研究。
    (3)地下空间开发的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4、桥梁与隧道工程
    (1)桥隧检测、加固技术与可靠性分析。
    (2)桥隧工程仿真分析。
    导师队伍:
    目前学科团队5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3人,讲师10人,国家接触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培养对象2人;深圳市优秀教师1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2人。学科人员梯队中境外留学博士 21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占学科总人数40%;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博士学位 47人,占学科总人数84%。
    学术带头人邢锋,教授、博导,国家杰青获得者,基金委评审组成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学术带头人傅学怡,教授、博导,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英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协会中国分部主席。
    学术带头人杜宏彪,教授,获省部级技术进步奖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地震工程。
    学术带头人韩宁旭,特聘教授,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总学术顾问,RILEM和FIB委员,国际混凝土联合会委员,荷兰混凝土技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带头人李大望,教授,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总技术负责。广东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获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荣誉。
    学术带头人隋莉莉,教授,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决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学术带头人寇世聪,教授,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获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澳门特别行政区杰出发明奖。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由学位课、选修课及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课程设置中强调深专业、熟应用、能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以工程为主导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学科发展依托广东省/深圳市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联合深圳建工集团、泛华建设集团、为海集团等校企联合实验室以及校外合作单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基地。同时,学科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美国Missouri科技大学、荷兰Delft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