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福建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福建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福建师范大学排名]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群]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正文

地理科学学院肇始于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之史地专科,至今,地理学科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1952年福建师范学院始建地理系,1958年成立中科院华东分院福建地理所(1964年更名为福建地理研究所);1970年(文革期间)系所均被迫停办;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复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后增设旅游系和土地与城市系)和地理研究所;1999年8月,由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组建地理科学学院(2004-2009年,旅游学院挂靠在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学院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百年地理,薪火相传。学院以国家地理学科发展战略为导向,强化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发挥闽台毗邻的地缘优势,凸显湿润亚热带区域特色,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与技术支撑。数代师大地理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得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登上新台阶,已成为居全国高师同类院系前列、在我国东南部地区起学科辐射作用的地学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机构。地理学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三轮(2012年)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九名,地理学、生态学在全国第四轮(2017年)学科评估中分别进入B+、B-的行列,同年,地理学进入福建省“高峰学科”建设行列。
目前,学院形成比较完备的学科和支撑体系。拥有地理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教学(地理)等8个硕士点;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含闽台合作项目)、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含闽台合作项目)、生态学等5个本科专业和1个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下设地理学系、资源与城市规划系、地球信息科学系、生态学系、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建设办公室等5个教学工作单位。
学院建设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支撑平台。教学支撑平台有国家级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理科实践教育基地),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综合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支撑平台有省属公益类事业法人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局)、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森林碳计量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福建省野外科学研究站、闽江河口湿地福建省野外科学研究站、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平台;校属城乡规划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所,旅游研究所、全球变化研究中心、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编辑部、福建省地理学会、自然资源学会、天文学会、生态文明研究会、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挂靠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34人,其中有拥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双创计划4人、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9人,教授研究员)4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5人。杨玉盛教授领衔的“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地理过程”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于201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人文地理学科带头人朱宇研究员连续5年入选世界著名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被聘请为担任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世界城市报告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陈志彪教授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1人。
近5年获973计划课题、973前期研究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国家发改委赠款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总经费近2亿元;近年来,学院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承担了福建省资源与环境五年计划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福建省生态功能、主体功能区划,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研究,福建省重点港湾海域使用规划,全省土壤污染大调查,海洋资源价值绿色评估及其应用,福建省林业保护利用规划,福建省生态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横向课题任务,合同经费近1亿元。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fjsfdx/yjsy_253655.html